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夏特有的清爽,透过工作室朝东的大窗户,斜斜地洒满一室。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纸张的气息,混合着咖啡的微苦香气。
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声、偶尔翻成一首忙碌而富有生机的晨曲。
温晴坐在靠窗的工作台前,眉头微蹙,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阳光勾勒着她专注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在她身后不远处,靠墙摆放着一张临时添置的小方桌。
陆沉正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几本厚厚的文件夹和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
他的神情同样专注,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下来,用笔在打印出来的用户反馈表上做着详细的标记和归类。
他身上的衬衫干净挺括,脸色虽然还带着大病初愈后的些许清瘦,但精神矍铄,眼神明亮,完全不复月余前的颓然绝望。
自从那天晚上,温晴那句“钥匙…还在那个药袋里”如同天籁般降临,陆沉的世界就被重新点亮。
他小心翼翼地保管着那把象征着“通行许可”的钥匙,每天准时出现在工作室门口,不再是徘徊的访客,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归属感,自己开门进来。
最初几天,他谨小慎微,生怕自己笨拙的帮忙会变成添乱。
他默默地打扫卫生,将散落的文件归位,给绿植浇水,在温晴和助手小杨埋头工作时,安静地泡好咖啡放在她们手边。他的存在感很低,却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无声地支撑着工作室的运转。
渐渐地,温晴开始给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从整理文件,扫描归档,到处理一些基础的邮件往来。陆沉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关于绘本创作、市场推广的一切知识,利用自己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金融背景,主动揽下了梳理用户反馈、分析市场数据、整理潜在合作方资料的工作。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帮忙者”,更像是一个悄然嵌入工作室运转体系中的、高效而沉默的齿轮。
此刻,工作室里只有他们两人。小杨上午有课,下午才会过来。
陆沉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眉心。
他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前方温晴专注的背影上。
阳光在她发梢跳跃,勾勒出纤细而充满力量的轮廓。她偶尔因为思考而微微歪头的动作,都让他心口泛起一阵温软的涟漪。
他站起身,动作很轻,没有惊扰她。走到咖啡机旁,重新煮了一壶新鲜的咖啡。浓郁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
他拿出温晴常用的那个画着向日葵的马克杯,倒了八分满,又小心地加了一点她喜欢的燕麦奶。
然后,他端着这杯温度刚好的咖啡,走到温晴的工作台旁,轻轻放在她左手边触手可及、又不会碰到手的位置。
温晴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甚至没有抬头。
但就在陆沉放下杯子的下一秒,她极其自然地伸出左手,精准地握住了杯柄,端到唇边,轻轻啜饮了一口。
整个过程流畅无比,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这无声的默契,像一道微弱的电流,同时击中了两人。
陆沉的指尖还残留着杯壁的温热,看着她自然接受的动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满足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0hc-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