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梧桐叶的金黄铺满了校园小径。
林疏桐的生活,在加入“模拟国际投资峰会”核心翻译组后,多了一条新的轨道。
峰会项目群「峰会核心组(禁水)」安静地躺在她微信列表的某个角落,偶尔跳出任务分配或文件共享的通知。
她高效地完成着分配给她的翻译工作,精准、严谨,如同运行精密的仪器,与群内其他成员保持着清晰而疏离的界限。
那个名为「沈聿辰」的联系人,也安静地躺在她的列表里,头像是一片阳光下的海,从未闪烁过私聊的红点。
那个笑容阳光、能力出众的学长,在她眼中,还原成了工作关系中的一个符号——项目总负责人,仅此而己。
******
一个周五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图书馆巨大的玻璃窗染成温暖的橘红色。
林疏桐依旧坐在她三楼西侧靠窗的“领地”,沉浸在一份关于跨境并购的复杂英文案例研究中,这是峰会翻译的延伸资料,难度远超课堂内容。
她秀气的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绕着笔杆,目光在几个晦涩的法律条款和金融专有名词间反复逡巡,词典被翻得哗哗作响。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在桌面上无声地亮起,一条新的微信消息提示弹出。
发信人:**沈聿辰**。
林疏桐的目光从密密麻麻的英文上移开,落在那个闪烁的名字上,清冷的眸子里掠过一丝极淡的疑惑。
工作群的通知?她点开。
消息内容却并非公事:
「林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你借阅记录里有几本比较深的基础金融教材。关于峰会文件里提到的那个SPV(特殊目的载体)的税务穿透问题,我刚好整理了一份比较清晰的解析笔记,结合了几个经典案例。看你最近好像也在研究这块,或许有点用?方便的话,发你参考下?」
措辞极其得体。理由充分,姿态谦和,时机恰当。
完全符合一个热心学长兼项目负责人对组员的关怀与支持。
林疏桐看着那条信息,指尖在冰凉的手机边缘轻轻了一下。
借阅记录?他怎么会知道?是巧合,还是……刻意关注?
理性分析告诉她,接受这份资料利大于弊,能提高她理解案例的效率。
「好的,谢谢学长。」她回复得简洁而疏离。
几乎是秒回。
「不客气。你在三楼西区?我刚好也在附近查资料,顺路给你送过去?纸质版看起来方便点。」
紧接着,一个阳光笑脸的表情包。
理由再次无懈可击。
“顺路”,“纸质版更方便”。
林疏桐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方。
拒绝显得刻意而不近人情。
她环顾西周安静的阅览区,最终回复:「嗯。」
放下手机,她重新将目光投向眼前的案例,试图集中精神,但那些复杂的英文单词似乎蒙上了一层薄雾。
她拿起水杯,抿了一口早己凉透的水,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醒。
那个笑容灿烂、仿佛永远游刃有余的学长身影,不期然地在脑海中浮现。
几分钟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阅览区入口。
沈聿辰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深灰色T恤,衬得他肩线宽阔挺拔。
他的手里拿着一个浅米色的硬壳文件夹。
他没有立刻走向林疏桐,而是先在书架区慢悠悠地转了一圈,抽出一本书随意翻看了几页,姿态自然得仿佛真的只是来查资料。
片刻后,他才像“偶然”发现林疏桐的位置,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带着点“好巧”的惊喜笑容,步履从容地走了过来。
“林同学。”他在她桌旁停下,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图书馆特有的、令人舒适的安静感,笑容温和坦荡。
他将那个浅米色的文件夹轻轻放在她摊开的金融书旁边。
“笔记在里面,有几个案例我觉得挺有代表性,重点标出来了。”
文件夹的质地很好,边角整齐,透着一股低调的精致感。
林疏桐的目光从文件夹移到沈聿辰脸上。
他站在逆光的位置,夕阳勾勒着他挺拔的轮廓,脸上是纯粹的、仿佛只是分享学习资料的友善笑容,眼神清澈明亮,找不到一丝杂质。
“谢谢学长。”她轻声道谢,语气依旧平静无波,但心底那点疑惑并未消散。
他出现的时机,未免太过精准。
“不客气,举手之劳。”沈聿辰摆摆手,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她桌上摊开的、画满问号的案例研究,语气自然地问道。
“在看跨境并购的案例?这个‘毒丸计划’(Poison Pill)的应用在这个案子里确实有点刁钻,容易和‘金色降落伞’(Golden Parachute)搞混。我当时也琢磨了好久。”
他的话语精准地点到了林疏桐正在研究的难点,用的术语专业而流畅,瞬间拉近了学术探讨的距离。
林疏桐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真实的讶异。他不仅知道她在研究什么,还一眼看出了她的卡壳点?
“学长也研究过这个案例?”她忍不住问了一句,带着探究。这超出了“顺路送资料”的范畴。
沈聿辰的笑容加深了些,带着点“找到同道中人”的愉悦,他顺势拉开林疏桐斜对面的椅子,动作自然地坐下,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嗯,上学期一门并购课的经典案例,教授特别喜欢拿来折磨人。”
他语气轻松,带着点调侃,“当时为了弄懂里面几个反收购策略的嵌套设计,差点熬秃了头。”
他指了指自己的头发,做了个无奈的表情,阳光帅气的脸上带着点自嘲的幽默感,瞬间消解了距离感。
他随即收敛了玩笑的神色,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指向林疏桐案例上的一个段落,声音清晰而低沉。
“你看这里,目标公司董事会启动的所谓‘股东权利计划’,表面上是‘毒丸’,但其实它触发条件里嵌套了一个变相的‘金色降落伞’条款,是针对核心管理层在恶意收购后离职的补偿保障。两者在目的和触发机制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开始条理清晰地分析起来,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结合了法律框架和市场实践。
林疏桐不由自主地被他的讲解吸引。
他并非照本宣科,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实战视角,观点犀利,首指要害。
那些困扰她的迷雾,在他清晰的阐述下渐渐散去。
她专注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疑问,沈聿辰总能迅速给出精准而富有洞见的解答。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两人低声探讨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光滑的地板上,形成一幅静谧而专注的画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0hb-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