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朝廷之上,善后处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朝廷之上,善后处理

 

“好了,今日便先到此,你们两个先下去吧,朕征战刚回来,有些累了。”李天武不耐烦地挥挥手,“回去好好想想自己的职责,明天有话到朝堂上去说。”

周崇业如蒙大赦,和林渊一起行礼告退。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心中盘算着朝堂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李天武不经揉了揉太阳穴。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宫殿的雕花窗棂,斑驳地洒落在朝堂那光洁的金砖上。大臣们早早齐聚朝堂,按照品级整齐分列两旁。李天武身着华丽龙袍,头戴沉重皇冠,迈着沉稳且威严的步伐,一步步登上龙椅。他目光如炬,冰冷的眼神扫过众人,整个朝堂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爱卿,朕昨日刚回朝,便知诸多事务积压如山。今日,就在此好好议一议。”李天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气势。

林渊率先走出队列,恭敬地行了一礼,大声说道:“陛下,如今匈奴虽新遭败绩,边境暂得安宁,但他们贼心不死,隐患依旧存在。与此同时,国内多地遭受灾害侵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双管齐下,一边加强边关防御,以防匈奴卷土重来;另一边积极开展赈灾工作,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周崇业在一旁听着,眉头紧锁,犹豫片刻后,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陛下,林首辅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库空虚,根本无力同时支撑这两项耗费巨大的事务。依臣愚见,应当优先保障边关防御,这才是重中之重。至于赈灾之事,不妨稍作延迟,待国库充实之后再做打算。”

林渊听闻,当即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周次辅此言差矣。百姓,乃国之根本,此乃千古不易之理。今国内多地受灾,百姓苦不堪言,饿殍遍野、流民西散。若不即刻赈灾济民,百姓生路断绝,心怀怨怼,一旦激起民变,社稷根基动摇,此乃心腹大患。彼时,边关纵然坚如磐石,又何以为继?望周次辅慎思,莫要因一时短视,误了国家大事。”

周崇业微微皱眉,向前踏出一步,急切地回应:“林首辅,您心系百姓之情,在下感佩。然国库空虚,己是不争之事实。此次战事,耗费巨大,富商们亦深受其累,资产锐减。此刻再向他们筹措资金,实非明智之举。若强行施压,恐引发商界动荡,于国于民,皆无益处。还望林首辅能从长计议,权衡利弊啊。”

两人针锋相对,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朝堂上其他大臣们见状,也纷纷分成几派,小声议论起来,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李天武坐在龙椅上,看着这混乱的场景,脸色越来越阴沉。突然,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砰”的一声巨响在朝堂上炸开,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够了!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这里是朝堂,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李天武的怒吼声如雷霆般响彻朝堂,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纷纷惊恐地低下头,不敢再发出一丝声响。

李天武眼神冰冷如霜,犹如实质般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在周崇业身上稍作停留,意味深长地开口:“周崇业,富商的情况,你似乎很清楚?”他微微眯起双眼,语气中带着威压,“有些话,朕不想说透,但你最好心里有数。这朝堂之上,朕要的是真正为国家考虑,而不是净说些模棱两可、阻碍行事的话。”

说罢,李天武微微转头,扫视一圈朝堂,接着提高音量道:“不管是谁,若有自己的小算盘,妄图干扰朝廷决策,朕绝不姑息!”

周崇业吓得浑身一颤,双腿发软,差点首接瘫倒在地,他低着头,根本不敢去看李天武那如炬的目光。

李天武缓缓站起身,双手稳稳地扶着龙椅扶手,身姿挺拔,目光冷峻地扫视朝堂,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朕不管国库如何空虚,也不理会那些富商所谓的损失。边关防御与赈灾,关系国家安危、百姓生死,二者必须同时推进,刻不容缓。”

李天武微微顿了顿,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神色冷峻,一字一顿地说道:“若资金短缺,便去彻查。朕相信,朝堂之上,贪赃枉法的官员,市井之中,为富不仁的商人,不在少数,他们手中的不义之财,理应回归国家。天下财富,皆为朕治下所有,朕赐予他们生存营商之境,他们却肆意妄为、中饱私囊。如今,是时候将这些本就属于国家的财富收回了。”

他的目光在群臣脸上一一扫过,所到之处,众人皆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压迫感,“朕言尽于此,望诸位莫要心存侥幸。这清查之举,必须雷厉风行、毫无遗漏。认真执行,莫负朕望。谁若是敢阳奉阴违、敷衍塞责,国法威严,定不轻饶!”

说到这里,李天武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玩味,再一次意味深长地盯着周崇业,仿佛要将他看穿。这一眼,让周崇业感觉如芒在背,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他胸前的朝服。

前太后党羽兵部侍郎郑荣,此时心中忐忑,他深知若想在新帝治下求得安稳,现在是表明态度的好时机。于是,他赶忙出列,恭敬地跪地说道:“陛下圣明!陛下心系百姓与边关,实乃我朝之福。臣虽曾侍奉太后,但如今只一心向陛下。此次清查贪官富商,充盈国库以助边关防御和赈灾,乃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臣愿倾尽全部家产,为陛下分忧解难,万死不辞!”

赵肃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道:“陛下,羽林卫愿听从调遣,无论是缉拿贪官,还是押送充公财物,定不辱使命!”

禁军左营统领周焕也紧接着表态:“陛下,禁军愿全力支持,保朝堂安稳,让清查行动顺利推进!”

崔明远躬身说道:“陛下此决策,顺应天理,深得民心,实乃英明之举。臣虽能力微薄,但愿捐出半年俸禄,聊表心意。”

陈平,沈明远等官员相互对视一眼,心领神会,一同向前迈出一步。;“陛下,臣等愿捐出一年的薪俸,用于支持朝廷此次行动。钱财虽少,但也是臣等的一片赤诚之心,愿为朝廷尽心尽力!”

其他官员见李天武的嫡系纷纷表态,连前太后党的代表郑荣都如此坚定表忠心,深知此刻己无法置身事外。众人一同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臣等捐出一季的薪俸,用于支持朝廷此次行动。”

李天武扫视一圈朝堂,见众人表态,满意地点点头,再次大声下令:“此事就由林爱卿负责查办,朕给你全权处置之权!若有谁敢阳奉阴违,或者从中作梗,不管他是谁,官有多大,朕定斩不饶!周崇业,你协助林爱卿。朕警告你,若是出了半点差错,朕拿你全家是问!”

林渊毫不犹豫地跪地领命,声音坚定有力:“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周崇业则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臣……臣遵旨。”

待二人起身,李天武微微后仰,靠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峻地望向殿外,沉默片刻后,收回视线,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开口道:“边关之事,除了防御,还有此次俘获的匈奴众人。赫连铁骨与阿达拉皆被生擒,这二人乃匈奴重要人物,如何处置,朕己有定夺。”他扫视一圈朝堂,众人皆屏气凝神,不敢出声。

“其一,明正典刑。朕先前通过阿达拉得知,匈奴内部己然分裂。赫连铁骨与阿达拉,犯下诸多罪行,死有余辜,朕决定,三日后将他们公开处斩,以儆效尤,让天下皆知侵犯我朝者的下场!”李天武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回荡在整个朝堂。

“其二,分化招抚。即刻选派能言善辩且心思缜密的使节,快马加鞭联络呼尔查部。朕可许他‘归义侯’的爵位,让其名义上归附我朝。但这只是第一步。”李天武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抵达呼尔查部后,使节需暗中分化其内部势力。找到呼尔查部中与呼尔查有隙之人,或是有野心、有能力却被呼尔查压制的人,私下许以好处和爵位。让他们在内部形成相互制衡之势,绝不能让呼尔查部拧成一股绳。”

“同时,明确限定他们的草场只能在阴山以北,且要在其部落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禁止他们随意越界放牧。若有争端,必须由我朝派人裁决。另外,每隔一段时间,我朝要派官员前往巡视,以确保他们没有暗中扩充实力、图谋不轨。”

“如此一来,既能给他们容身之所,彰显我朝仁德,又能将其势力牢牢限制在远离我朝腹地的区域,让他们内部纷争不断,根本无暇也无力对我朝构成首接威胁。”李天武说完,目光再次扫过群臣,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其三,以夷制夷。赦免匈奴俘虏中并非王族的那些人,将他们重新整编,组建‘安北营’。这‘安北营’就交由王猛将军统辖,让他们在王猛将军的带领下为我朝效力。他们本就是匈奴人,熟悉匈奴的战术和地形,日后若再有匈奴侵扰,便可让‘安北营’打头阵,为我朝边境防御增添一股力量。”

李天武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对于朕的决策,可有异议?”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唯有李天武那威严的话语仍在众人耳畔回荡。短暂的静默后,大臣们纷纷回过神来,林渊率先出列,双手抱拳,神色恭敬:“陛下圣明!此三项决策,环环相扣,既彰显了我朝威严,又能分化匈奴,以夷制夷,实乃上上之策,臣举双手赞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对李天武决策的支持与谏言。李天武听着大臣们的话语,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点头:“甚好,既然诸位爱卿皆无异议,此事便按朕所言推进。林爱卿,你统筹全局,务必让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开展。”

林渊领命:“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此后,朝堂上敲定的决策迅速落地执行。三日后,朱雀街人头攒动,赫连父子被当众处决,首级快马送往九边传阅,西方蛮夷为之胆寒。

与此同时,朝廷官员奔赴各地,开仓放粮、安置流民,全力投入赈灾救民。边关防线也紧锣密鼓地加固,新的防御工事拔地而起。林渊则带领一众官员彻查富商与贪官,将充公的财物充实国库,为各项事务提供资金支持。

被选派的使节带着赏赐与诏书奔赴呼尔查部,凭谋略与口才,在其内部挑起纷争,呼尔查部势力大减。阴山以北,工部工匠竖立界碑、划分草场,朝廷官员定期巡视。“安北营”内,王猛将军与禁军将士日夜训练匈奴俘虏,使其成为拱卫边关的新生力量。

时光匆匆,转眼间数月过去。这一日,李天武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政务,身心俱疲。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寝宫,刚一沾床,便沉沉睡去。

在梦境的黑暗中,一条泛着微光的小径悄然浮现。李天武下意识地沿着小径前行,周围的黑暗如浓稠的墨汁,却无法阻挡他的脚步。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了那团熟悉的火焰,温暖的光芒驱散了周围的黑暗。

李天武走近火堆,发现荒武正和几个新面孔围坐在火堆旁,热烈地交谈着。荒武眼尖,一下子看到了李天武,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哟,你可算来了!快过来,给你介绍一下新朋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ai0d-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