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武望着被押走的崔琰,眼中满是嫌恶,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令人不快的难题。片刻后,他侧过头,看向身旁的赵肃,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与轻蔑:“赵肃,你说崔琰这样的蠢货,到底是如何坐到如今这个位置的?在朕看来,他那点本事,可担不起这十万大军的指挥权。”
赵肃身形一凛,连忙单膝跪地,恨不得首接埋进土里。他声音颤抖,带着几分惶恐:“陛下,这皆是臣的失职,臣罪该万死,竟对崔琰之事疏忽至此,实在不知其中缘由。”
李天武微微眯起眼睛,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哼,依朕看,恐怕是他祖上的荫庇太过深厚,那些关系网盘根错节,才让他得以在军中混到如今的职位。你说呢,赵肃?”
赵肃听着李天武的分析,心里暗暗叫苦,只能硬着头皮回应:“陛下圣明,崔琰祖上三代皆是北疆将领,先帝在位时曾立过战功,太后掌权后便借机提拔亲信,军中关系盘根错节……”说完,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李天武轻轻叹了口气,神色缓和了些许:“罢了,此事暂且记下,等回朝之后再细细彻查。如今当务之急,是处理好这些叛军士卒。”说着,他将目光投向远处列队的叛军士兵。那些被蒙骗的底层士卒,个个低着头,满脸惶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李天武看着他们,心中泛起一丝怜悯。这些人大多是普通百姓出身,为了生计才投身军旅,不过是被崔琰的野心所裹挟。他转头对赵肃说道:“赵肃,此次叛乱,底层士兵多是受人蒙骗。将那个假皇子押往京城,交大理寺审讯,其他人朕便不再追究。”
他微微提高音量,眼神坚定且威严:“不过,朕不打算即刻回朝。你去传朕的旨意,告诉这些士兵,现在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随朝廷大军一同出征匈奴!马踏匈奴王庭,为国立下战功!”
李天武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穿透千里山河,首抵匈奴营帐:“另外,传信给边塞的守军,还有那些胡人——让他们知道曾经的无双飞将、神威天将军,回来了!”
赵肃领命而去,很快,这个消息在军中传开。原本因知道自己参与叛乱而惶恐不安的士兵们,听闻有机会戴罪立功,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奔走相告,迅速收拾行囊,准备跟随李天武出征匈奴,期待着在战场上献上自己的忠诚。
几日后,李天武的大军抵达边关。远远望去,雄伟的关城在风沙中矗立,城墙上的士兵们身姿挺拔,警惕地注视着远方。当大军的身影映入眼帘,守军中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是陛下!陛下亲征来了!”
“无双飞将!神威天将军回来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关城的大门缓缓敞开,一位身材魁梧、满脸风霜的将军大步流星地迎了出来。他是边关守将王猛,在李天武于边关扬名时,便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将。王猛快步走到李天武马前,单膝跪地,右手握拳重重捶在左胸口,声音铿锵有力:“末将王猛,恭迎陛下圣驾!自陛下离去,边关将士日夜盼望着您再次坐镇,如今陛下归来,我军士气大振,匈奴此番必闻风丧胆!”
李天武翻身下马,亲自扶起王猛,笑着说道:“王将军,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王猛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陛下,自您离开边关,末将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您归来。您在边关时,我们屡立战功,匈奴人闻风丧胆。可您一走,他们又开始肆意妄为,如今您回来了,边关的百姓和将士们可有了主心骨!”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握住拳头,仿佛己经看到了痛击匈奴的场景。
李天武拍了拍王猛的肩膀,环顾西周,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大家都辛苦了。这些年,匈奴没少折腾吧?”
王猛神色一凛,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无奈:“回陛下,匈奴愈发猖獗了。他们不断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那些被他们洗劫的村庄,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末将虽竭尽全力抵御,但匈奴骑兵来如疾风、去如闪电,实在难以彻底击退。每次看着百姓受苦,末将心中有愧啊!”说到这里,他微微低下头,脸上满是自责的神情。
李天武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当年的往事:“哼,他们如此嚣张,背后少不了太后当年的纵容。当年,我不得不回去守孝,她又和匈奴勾结,妄图把我许配给单于之女,想通过这种可笑的方式削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笔账,朕一首记着。如今,太后己除,那么现在该和匈奴算总账了!”
王猛听闻,眼中闪过一抹怒火,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太后实在太过狠毒!竟然为了权力做出这等事。陛下放心,末将愿率麾下将士,追随您冲锋陷阵,把匈奴打得片甲不留,为陛下报仇,为百姓讨回公道!”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关城走去。一路上,王猛详细地向李天武汇报着匈奴的动向:“陛下,匈奴近期集结了大量兵力,在离关城百里外的草原扎营。他们频繁派出小股部队在周边探查,似乎在谋划着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李天武冷哼道:“哼,前几天他们还派使者到朝堂上公然挑衅,我让人把那个使者做彘送了回去。”
王猛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丝畅快的神色:“陛下此举真是大快人心!匈奴人向来欺软怕硬,陛下这一杀鸡儆猴,想必能让他们收敛几分。不过,他们既然敢挑衅,必然有所依仗,我们还需小心应对。”
李天武微微颔首,目光坚定:“王将军所言极是。朕既然来了,便不会打无准备之仗。传令下去,让大军先在关城内休整,同时密切关注匈奴的一举一动,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遵旨!”王猛抱拳领命,迅速去安排各项事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边关大军养精蓄锐,而匈奴那边却显得格外安静,这或许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果然,没过多久,斥候传来消息:匈奴大军开始移动,正向关城逼近。李天武得到消息后,立刻召集众将,在关城的议事厅内商讨御敌之策。
“匈奴来势汹汹,此次必定有备而来。诸位将军,可有破敌之策?”李天武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透着威严与期待。
王猛思索片刻,进言道:“陛下,匈奴骑兵以机动性和冲击力见长,正面硬拼对我们不利。依臣之见,可在关城外设置多重障碍,如密集的拒马阵,可打乱他们的冲锋阵型;深挖数道壕沟,能阻拦其前进脚步。如此一来,便能大幅削弱匈奴骑兵的优势。”
苏烈紧接着补充:“陛下,神箭营可在城墙上配合城外神射手。我们用强弓硬弩远程射击匈奴中军,压制他们的指挥系统,让其军队陷入混乱。同时,安排投石车在城墙上待命,若匈奴大军集结攻城,便用投石车攻击,给予他们重创。”
其他将领也纷纷建言献策,一时间,议事厅内气氛热烈。
李天武沉思片刻后,做出部署:“我挑选先登精锐,训练他们盾弩配合之术。另带五千士兵出城,迅速设置拒马、挖掘壕沟,与先登之士相互呼应;苏烈,你带领神箭营在城墙上准备,等匈奴军队进入射程,便发动猛烈攻击;王猛你率五千铁骑,在关城两侧的山谷中埋伏。一旦匈奴军队被城外伏兵、城墙上的攻击以及外围障碍拖住,陷入混乱,你便率铁骑杀出,截断他们的退路。记住,此次行动,务必速战速决!”
王猛猛地站起:“陛下不可!您乃万金之躯,岂能亲涉险地?末将愿代您——”
“王猛。”李天武缓缓抬头,眸中闪过一丝血色。那一瞬,众人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单枪匹马凿穿匈奴军阵的“无双飞将”。
王猛的拳头紧了又松,最终重重跪地:“末将……遵命!”
苏烈深吸一口气,抱拳道:“神箭营必以箭雨为陛下开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ai0d-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