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余波未平 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 余波未平 2

 

苏雨晴的动作瞬间凝固。

那根纤细、闪着金色光泽的秒针,毫无征兆地僵在了“Ⅺ”的位置上。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攥住,连带着下方那原本规律摆动的黄铜钟摆,也同时陷入了彻底的静止。整个钟体,如同被瞬间冻结在时间的琥珀之中,连空气都似乎为之凝滞了一瞬。

紧接着,一阵极其细微、却令人牙酸心悸的金属摩擦声,从钟体内部幽幽地传了出来。

咔…哒… 咔…哒…

声音并不响亮,甚至有些沉闷滞涩,但在此刻只有轻柔音乐流淌的寂静店铺里,却显得异常刺耳,如同某种垂死挣扎的呻吟。

柯文柏几乎在声音响起的同时抬起了头,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那座异常的古董钟。他手中的古籍不知何时己悄然合拢,放在膝上。

在两人惊疑不定的注视下,那根僵死的金色秒针,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力量,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它的每一次移动都异常艰难,仿佛在对抗着无形的巨大阻力,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摩擦声。分针和时针仿佛受到了这股逆流力量的牵引,也随之开始缓缓倒退。原本指向下午三点整的时针,正一点一点,固执地退向两点、一点半……时间,在这方寸之间,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倒流。

苏雨晴的手僵在半空,指尖还残留着玻璃的冰凉触感,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这绝非寻常的机械故障,更像是某种违背常理的诡异力量在作祟。

就在两人全部的注意力都被这座逆行的诡异座钟牢牢攫住之时,身后,靠近店铺内侧、摆放着一些明清瓷器杂项的货架方向,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如同气泡在深水中破裂的声响——

“啵”。

声音细微得几乎像是错觉。

但苏雨晴的神经早己绷紧。她猛地回头,目光锐利地扫向声音来源——货架第三层。

那里,原本稳稳当当地摆放着一个品相完好、釉色清亮的明代龙泉窑青釉小瓷瓶。小巧玲珑的瓶身,釉面流淌着青玉般温润的光泽。

此刻,那个位置却空空如也。

没有清脆的碎裂声,没有器物滚落的声响,没有一丝移动的痕迹。那个青釉小瓷瓶,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凭空抹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地只留下一个圆形的、异常干净的印子,与周围落着薄薄一层浮尘的货架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那圆形的、纤尘不染的印子正中央,静静地躺着一张对折起来的、边缘磨损严重、泛黄发脆的硬纸片。它像一片枯叶,突兀地出现在不该存在的地方。

店内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干了。背景里那舒缓的吉他旋律不知何时己悄然停止,整个空间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那座民国座钟指针固执逆行的、令人心悸的“咔哒…咔哒…”声,如同倒计时的丧钟,敲打在两人的心上。

柯文柏不知何时己无声无息地站到了苏雨晴身边,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彼此因紧张而微微加速的呼吸。他的脸上看不出明显的惊惧,沉静如同深潭,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翻涌着足以吞噬一切的惊涛骇浪。他没有丝毫犹豫,俯下身,伸出两根手指,极其小心地拈起那张躺在灰尘印子里的纸片,仿佛它是什么危险的活物。他缓缓地、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谨慎,将纸片展开。

纸片不大,显然历经岁月洗礼,边缘己经磨损起毛,纸质发黄变脆,仿佛一用力就会碎裂。上面印着褪色的油墨字迹,带着旧时代特有的排版风格:

长安大戏院

夜场 特等包厢

民国十二年 癸亥岁 七月初九

《游园惊梦》

民国十二年… 1923年。

柯文柏的指尖微微收紧,那张薄脆的戏票纸在他指间发出细微的、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没有再看那座依旧在固执倒转的座钟,而是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了店铺的墙壁,越过熙攘的街市,遥遥投向城北——柯家老宅所在的方向。那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冰冷的确认,如同猎鹰锁定了目标。

“是它…”柯文柏的声音低沉得如同耳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艰难地挤出,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断界剪…醒了。祠堂那边…出问题了。”

他的话音落下,如同投入深潭的最后一块石子。店内只剩下座钟指针逆行的咔哒声,单调而固执地敲打着死寂的空气。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灿烂,穿过窗棂,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斑,却再也无法穿透弥漫在两人心头那陡然升起的、冰冷而厚重的阴霾。那张来自1923年、散发着陈腐气息的戏票,像一片被时空乱流裹挟而来的枯叶,无声地、却无比清晰地宣告着短暂宁静的彻底终结。某种源自古老禁忌的混乱,己然撕开了现实的帷幕。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aeh0-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