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南地官道。
在艳阳的映射下,泥土中的水汽逐渐升腾,宛若一个无形的牢笼,压得人喘不过气。
此情此景,也可以用别的话来描述。
“这鬼天气,真是又闷又热啊。”
硕大的马车再次踏上旅程,李昭坐在车厢内,烦躁地扯了扯衣领,神色不悦。
洛汐儿坐在李昭旁边摇着葵扇,面容娇俏,风情万种。
“官人勿恼,奴家给你扇风。”
徐风带着微香拂过,沁人心脾,竟真的驱散了不少闷热。
李昭二人此行,正是要去拜访大乾中军统帅,陆童。
中军,是大乾人数最为庞大的军队,以步兵居多,称之为大乾国之基石也不为过。
这支军队常年驻扎在大乾中部腹地,只听调于乾帝手上的虎符,非皇命不可调用。
而中军统帅陆童,也是继秦王与江老爷子之后,大乾最出类拔萃的将领,以中正不阿而闻名。
因此,此行结果会如何,李昭心中也没底。
望着心情愉悦的洛汐儿,李昭忍不住好奇问道。
“真的要回瀛洲?”
“对呀!”洛汐儿巧笑嫣然。
要回瀛洲,怎么会这么开心啊?
李昭端起放凉的茶水,浅抿一口,又问道。
“此次回去多久?”
“短则半月,长则一月吧。”
“师傅生辰在十月,因此每年这个时候,都得回去一趟。”
闹麻了!
“咳咳——咳咳咳!”
喝着茶的李昭顿时被呛到,连忙放下茶杯,瞪大眼睛望着洛汐儿。
“那你昨晚,怎么说得跟一去不复返一样呢!”
洛汐儿俏皮地眨眨眼睛,微笑开口。
“我不这么说,如何能有跟你单独相处的机会呢?”
说到这里,洛汐儿幽幽叹了口气,佯装神伤道。
“官人西处留情,身边的姑娘一个比一个出色优秀。”
“奴家也只能使些小手段,才能聊解心中的相思之情了。”
尽管李昭早己对洛汐儿这套死出见怪不怪,但这么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在你面前诉说衷肠,心中还是会有所悸动。
心下火热,李昭忍不住伸手将洛汐儿揽入怀中,佯装心疼道。
“就算是做戏,你也不用将如意坊的全部家当都拿出来呀。”
“你我之间的感情,又岂是那些银白之物可以衡量的!”
裴子怡是何等人物,能让她都相信的“小手段”,自然不可能是动动嘴皮子而己。
洛掌柜说归说,但有钱她是真给啊!
洛汐儿靠在李昭怀中,不偏不倚地对上后者的目光,眸中泛着盈盈秋水。
“赈灾也好,修堤也罢。”
“只要是你要做的事,奴家定会全力支持。”
“况且......谁跟你说这是我如意坊的全部家当了?”
李昭闻言一滞,惊诧道。
“不是全部家当?那可是整整五十万两!”
不愧是有名的灰产,果真是暴利啊。
“当然不是啦~”
洛汐儿眨眨眼睛,笑意盈盈。
“这事啊,说起来还得谢谢你。”
“要不是你把靖安侯府斗垮了,我如意坊又怎能将万金楼一并购入,正式成为京城第一赌坊呢!”
“这几个月赚的银两,都快比得上如意坊去年一整年的营收了!”
说着,洛汐儿伸手轻抚上李昭的脸庞,语气带着轻佻。
“好好当本掌柜的小白脸,以后银子有的是!”
这位是真富婆。
李昭扣住洛汐儿纤腰的手紧了紧,低头落下一吻,语气温顺。
“那......还请掌柜的怜惜。”
......
另一边,郁南县。
望着一车车运到江边的石料,县令王洵傻眼了。
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这批石料的质量极高,并非那溃决江堤上的石料可以比拟的。
况且,这么多石料,别说修补,就是建一条新的江堤也勉强够了。
等等,建一条新的?
似是想到什么,王洵大步走到江堤旁,望着泥土中那极深的脚印陷入了沉思。
世子说的话,是真的啊!
王洵身边,九师弟肖均头上顶着一个被刷上黄漆的木瓢,神色庄重地指挥着车夫。
“来来来,石料都先堆在这里。”
“麻烦各位停好车后先去营帐登记一下,将石料的材质与重量都写清楚,谢谢合作!”
紧接着,又有几百名戴着黄色木瓢的壮汉跑到江边,大步走到肖均面前,齐声喝道。
“京城工队,见过工头!”
看到这一幕,王洵再次瞠目结舌,小小的心灵遭受到又一次的震惊。
修堤不在周围拉壮丁,特地从京城运一个工队过来?
秦王世子,这是拿银票当纸烧啊!
如果李昭知道王洵心中所想,一定会乐不可支地炫耀。
本来李锦浩的家底己经够丰厚了,再加上洛汐儿的五十万两,本世子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就在王洵发呆之际,一个黄色木瓢骤然扣在了他的头上。
肖均站在前者面前,面色不悦道。
“王县令,工地危险,没有安全帽不得入内!”
虽然不知“安全帽”为何物,但好像很重要地样子。
王洵把木瓢往下压了压,点头如捣蒜。
“好的工头,我下回一定注意!”
营帐处,裴子怡与沈青青并肩而立,望着不远处的石料与工人。
“裴姐姐,这阵仗也太大了吧。”
沈青青率先开口,语气惊诧。
“这得花多少钱啊。”
裴子怡轻笑一声,语气带着淡淡的嘲弄。
“随他吧,也算是她凭本事赚来的钱。”
那狗男人还能值五十万两,这买卖划得来。
说着,裴子怡轻哼一声,转头往营帐走去。
“没啥好看的,还是进去帮帮易先生吧!”
某个营帐内,易溟伏在台案上奋笔疾书,双目己攀上细碎血丝。
而他的两旁,左边是堆积如山的账本,右边,则是复杂的江堤图纸。
易溟缓缓抬眸,望着营帐内的卷宗,最终还是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怪不得师傅常说,对谋士而言,主公才是最好的老师。
自从入了秦王府,在下学到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0ifb-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