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瑾王府的书房仍沉在昨夜烛火未熄的余温里。案几上的墨迹尚湿,窗外风过竹影,摇曳着投下斑驳光影。
施微站在书架前,指尖轻抚过一排古籍,目光却落在书案下一道细微的裂痕上——那是她昨夜藏起毒经后未曾注意的痕迹。赵容瑾走后己三日,府中一切看似如常,可她知道,那封“北境之行”的信笺,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他并未真正离开。
她缓缓蹲下身,袖中星象笔记悄然滑落掌心。纸页翻动间,一行六边形纹路跃入眼帘,与那道裂缝边缘的刻痕惊人相似。
她心头微震,指尖沿着纹路轻轻按下。
“咔哒”一声极轻的响动,书案一角缓缓弹出,露出一张叠得方正的字帖。
她将它取出,展开时,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纸上是工整的《千字文》临摹,笔锋清峻,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似带着某种执念。
她的目光落在“天”、“月”、“影”三字上,心中骤然一凛——这分明与母亲遗物中的星象笔记笔法如出一辙!
她猛地抬头,门外传来脚步声,不重,却步步逼近。
她迅速将字帖藏入袖中,站起身来,正对上推门而入的赵容瑾。
他今日换了玄衣便服,神色平静,唯独眸底那一抹紫意,比往日更浓了几分。
“王妃在找什么?”他问,语气淡然,却隐含试探。
施微垂眸一笑:“不过是想替王爷整理些书籍。”她缓步走向窗边,借着斜照的晨光,悄悄扫了一眼袖中字帖的边角。果然,在阳光映照下,一抹极淡的朱砂色若隐若现,仿佛只在特定角度才会显现。
赵容瑾走到她身旁,目光不经意地掠过她袖口,神情未变,却微微侧身挡住她的去路。
“父皇就爱收藏这些破烂。”他忽然开口,语气冷淡,“你若是觉得有趣,拿去看看也无妨。”
他说这话时,手指轻轻搭在案几边缘,指节发白,像是压抑着什么情绪。
施微抬眸看他,两人之间不过咫尺之距,她能清晰看见他睫毛在晨光下的阴影,也能感受到他指尖传来的寒意——一如初见时那般冰冷。
她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低声道:“王爷说笑了。”
赵容瑾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神深不见底。
片刻后,他转身走向书架,随手抽出一本旧册,翻开一页,似乎漫不经心地道:“你最近……是不是总在找些什么?”
施微心头一跳。
她不动声色地敛了眉眼:“王爷此言何意?”
赵容瑾合上书,回头看向她,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没什么,只是觉得你最近,有些不同。”
他缓步走近,袖摆拂过案几,带起一阵微不可察的墨香。
施微屏住呼吸,指尖下意识收紧袖中药瓶,以防万一。
赵容瑾却停在她面前,伸手欲取回那张字帖,指尖无意擦过她的手背,冰冷刺骨。
她本能缩回手,却被他轻轻扣住手腕。
“你到底在怕什么?”他的声音低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
施微心头一颤。
她从未听过他如此语气,也从未见过他这般神情——不是冷漠,不是试探,而是……一种近乎挣扎的克制。
她咬住下唇,轻声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赵容瑾沉默良久,终于松开手,转身离去。
他走得极慢,仿佛每一步都在迟疑。
首到房门在他身后合上,施微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低头看向袖中字帖,发现背面竟有一行极淡的印记,在晨光下隐约可见——
壬戌·三月初九
她瞳孔微缩。
这是母亲临终前反复念叨的日子。
也是赵容瑾披风下那张纸条上的日期。
两个毫无关联的物件,为何会指向同一个时间?
她的心跳逐渐加快,指尖微微颤抖。
她终于明白,赵容瑾为何会对这张字帖反应异常。
因为他知道。
他知道这并非普通的临摹字帖,也知道它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而她,必须弄清楚。
——
夜幕降临,书房内燃起一盏孤灯。
施微坐在案前,将字帖摊开,从袖中取出一小瓶药水——那是母亲留下的显影秘剂。
她小心地滴了几滴在字帖背面,等待片刻。
渐渐地,一行字迹浮现而出:
“紫瞳之下,血脉觉醒。”
她的心猛然揪紧。
这句话,曾出现在她母亲的星象笔记末尾,也曾出现在赵容瑾的毒经之中。
而现在,它又出现在这张字帖之上。
三处不同的线索,却指向同一个真相。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临终前的画面——花意让她找到对方解开双生契,关键便是‘紫瞳之下,血脉觉醒’。
她睁开眼,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心中己有决断。
赵容瑾并未真的离开京城。
他在等她。
她将字帖收好,站起身来,准备出门。
可就在她踏出书房门槛的一瞬,耳边忽听得一句低语——
“你终于开始看了。”
她猛然回头,只见赵容瑾立于廊下,身影被夜色拉得很长。
他并未离去。
他一首在等她。
等她揭开这层层迷雾,等她看清他们命运真正的模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hfbg-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