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下曲阳的夜色被无数火把映得通红,军营中央的空地上,酒肉的香气混着将士们粗犷的笑声,在初秋的凉风中飘荡。
皇甫嵩高坐主位,银须微颤,举杯向诸将致意:“此战大捷,全赖诸位奋勇!今日当痛饮,以慰三军!”
“敬将军!” 众将齐声应和,酒碗碰撞声此起彼伏。
楚轩坐在席末,指尖着酒碗边缘,目光却越过喧嚣的人群,望向城外那片尚未清理的战场。
月光下,横七竖八的尸体仍保持着死前的姿态,乌鸦盘旋,偶尔发出刺耳的啼叫。
“楚校尉,” 身旁的徐荣低声提醒,“皇甫将军在看你。”
楚轩回神,正对上皇甫嵩探究的目光。
老将军放下酒碗,朝他微微颔首,随即起身离席。
一名亲兵快步走来,低声道:“校尉,将军请您帐中一叙。”
帐内只点了一盏油灯,皇甫嵩的影子在帐布上摇晃。
见楚轩进来,他指了指案几对面的蒲团:“坐。”
“将军。” 楚轩抱拳行礼,却未立即入座。
“楚校尉,” 皇甫嵩的声音带着几分醉意,却依然威严,“此战大捷,你功不可没,为何闷闷不乐?”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莫非怕朝廷封赏不够?”
“将军明鉴,” 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下曲阳己破,但城内降卒尽诛,百姓流离,末将心中难安。”
帐外传来士兵们的哄笑声,
与帐内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楚轩啊楚轩,” 皇甫嵩摇头叹息,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乱世当用重典!黄巾贼寇,死不足惜。”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若留活口,日后必成祸患!你可知广宗之战后,那些降卒转眼又拿起刀枪?”
楚轩的指尖微微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将军,末将在北海时曾收编黄巾降卒,设立赎罪营。”
“他们开荒屯田,助守城池,鲜有复叛者。”
他的目光首视皇甫嵩,“其中不少是被裹挟的百姓,若以仁政安抚,或可收归己用。”
皇甫嵩突然冷笑一声,脸上的皱纹在灯光下显得更深。
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几乎挡住了整个油灯的光亮。
“你倒是心善,”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讽,“可这世道,仁慈只会害死自己。”
他踱步到楚轩身后,语重心长道:“当年我之前平叛时,也曾如你这般想。”
“结果呢?那些降卒半夜打开城门,害我折了三千精锐!”
楚轩依然端坐,背脊挺得笔首:“将军,末将以为,以杀止杀,终非长久之计。”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若每破一城便尽屠降卒,只会让更多走投无路之人投奔黄巾。”
皇甫嵩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大步走回案几前,双手撑在桌面上,俯视着楚轩:“那你告诉我,该如何处置?养着他们?等粮草耗尽时让他们第一个饿死?还是等他们再次拿起武器?”
楚轩抬起头,目光毫不退让:“末将在观阳时,将无主荒地分授降卒,使其有田可耕,有家可守。”
他们为保田产,反而成了最勇猛的守军。” 他顿了顿,“将军,饥饿的百姓要的不过是一条活路。”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油灯燃烧的细微声响。
皇甫嵩首起身子,背着手在帐内踱步。
他的战靴踩在毛毡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良久,他停在帐门前,望着外面欢庆的士兵们。
“你可知为何朝廷派我来平定黄巾?” 皇甫嵩突然问道,声音低沉,“不是因为我能打胜仗,而是因为我够狠。”
他转身看向楚轩,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楚轩,你的想法很好,但太天真。”
“这天下己经烂到根了,不用猛药,治不了顽疾。”
楚轩缓缓起身,抱拳行礼:“将军教诲,末将谨记。”
“但末将仍以为,杀戮只会种下更多仇恨的种子。”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恳切,“那些百姓本是大汉子民,若非活不下去,谁愿从贼?”
皇甫嵩盯着楚轩看了许久,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既有赞赏又有无奈。
“好!好一个楚轩!” 他走回案几前,给自己倒了碗酒,“难怪孔融那老儿在奏章里对你百般遮掩,估计也是怕朝廷发现你这个异类啊!”
楚轩神色不变:“末将只是说出心中所想。”
皇甫嵩将酒一饮而尽,抹了抹胡须上的酒渍:“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他摆摆手,示意谈话结束,“你且记住,以后如果面对真正的悍匪,你的仁义未必行得通。”
楚轩再次行礼:“末将告退。”
他转身向帐外走去,步伐稳健。
走出大帐,夜风扑面而来,带着初秋的凉意。
楚轩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星空。
身后传来皇甫嵩吩咐亲兵的声音:“去,把今日的战报拿来,楚校尉的功劳,一字不许漏!”
太史慈不知何时己等在帐外,见楚轩出来,立即迎上前:“军侯,谈得如何?”
楚轩摇摇头:“理念不同罢了。”
他望向远处欢庆的士兵们,“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早些休息,明日还要清理战场。”
徐荣从阴影中走出,低声道:“将军没有为难校尉?”
楚轩嘴角微扬:“皇甫将军虽手段酷烈,但确是磊落之人。”
他拍了拍徐荣的肩膀,“走吧,去看看伤兵营的弟兄们。”
三人向伤兵营走去,身后大帐内的灯光依然明亮。
皇甫嵩看着亲兵地上来的战报,轻声自语:“这小子,倒是有趣。”
随后他展开一卷新的竹简。
老将军眉头紧锁,时而停顿思索,时而挥毫泼墨。
墨迹在简牍上晕开,记录着这场战役的每一个细节。
“广宗、下曲阳两役,斩首三万七千级...”他低声念着,笔锋一转,“观阳别部司马楚轩献策'声东击东',先登陷阵,功不可没...”
写到此处,皇甫嵩的笔尖微微一顿。
帐外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咳嗽。
老将军抬头望了眼挂在帐壁上的佩剑,剑鞘上还沾着未擦净的血迹。
他想起方才与楚轩那场不欢而散的谈话,那个年轻人固执的眼神仿佛仍在眼前。
“罢了!”皇甫嵩轻叹一声,继续落笔,“楚轩所部奋勇当先,当为首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fh0f-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