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夜市华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夜市华光

 

夜幕如墨,南市夜市却亮如白昼。千万盏琉璃灯在穹顶交织成流动的星河,符咒燃烧的青烟裹着灵食香气在人群中穿梭。姜婆婆的"萤星小筑"摊位前,新挂的蝶翼花灯随着晚风轻轻摇晃,洒下细碎的淡紫色光斑。

"快看!那家摊子又有新花样了!"扎着灵玉发簪的女修拽着同伴快步走来。三个木桶揭开的瞬间,围观人群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左边木桶里,夜光五香凉粉在阴影中泛着点点星光;中间的木桶盛着淡紫色的紫星安神汤,表面漂浮的银丝藤随着热气舒展;右边的木桶里,"流光蝶影饮"正诡谲地变换色彩,时而如晚霞般瑰丽,时而似星河般璀璨,偶尔还腾起丝丝白雾。

"婆婆,来碗会变色的饮品!"虎头虎脑的孩童踮着脚,将铜钱拍在木桌上。姜婆婆笑着舀起一勺,粉紫色的液体倒入竹碗的刹那,在灯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孩童惊得张大嘴巴:"会发光!还变蓝了!"这话立刻引来更多好奇目光,队伍眨眼间排到了三丈开外。

"这位仙长,您昨日预定的安神汤。"小丫将盖着荷叶的竹碗递给灰衣散修,对方揭开碗盖,药香的气息顿时散开:"好!正是我突破时需要的!"他爽快地丢下一锭银子,"明日再备三碗,赏钱翻倍!"

人群中,不少人举着攒好的竹碗挤到摊前。"姑娘,我集齐十五个碗了!"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擦着汗,胸前用藤条串起的竹碗晃得叮当响,"按规矩该减三文钱吧?"。

毛毛今日格外神气,立在摊位最高处的竹架上,翅膀间夹着写有"竹碗回收,环保惠民"的小木牌。每当有顾客投来好奇目光,它就昂首发出清亮鸣叫,逗得几个孩童围着它又笑又跳。

"这凉粉越嚼越香!"带着面纱的妇人尝了口夜光凉粉,眼中满是惊喜,"里面加了银丝藤?还有回甘!"她身旁的老者则捧着安神汤频频点头:"入口绵柔,药香却不冲,老婆子喝了定能睡个好觉。"

亥时,三个木桶己见了底。回家后,姜婆婆数着木匣里的铜钱,手都微微发颤——除去成本,今日竟赚了西两三百五十文!更让人欣喜的是,竹碗回收计划成效显著,木桌上堆叠的旧碗己有近百个。

小丫躺在床上突然转头对姜婆婆说:“婆婆,咱们卖主食吧!把今天的炖菜装进竹筒饭里,肯定受欢迎!”

姜婆婆:“倒是个好主意!夜市里卖吃食的多,但带着热乎炖菜的竹筒饭还真少见。”接着说“得准备些灵米,再买两个大蒸笼......”

白天,姜婆婆坐在院中的竹凳上,砍刀在掌心翻飞如蝶。新砍的竹子被截成小臂长的竹筒,她利落地在筒壁刻出“萤星小筑”的标记,转头叮嘱正在整理药材的点点:“记得提醒小丫,竹筒要提前用灵泉水浸泡,蒸出来的饭才更香。”

小丫带着毛毛和点点穿梭在青山山脉外围。野蘑菇藏在腐叶堆下,点点眼尖,总能率先发现那些顶着褐色伞盖的菌子;毛毛则用利爪刨开松软的泥土,不一会儿就挖出几根鲜嫩的春笋。“银丝藤也要多采些,”小丫将药材收入储物袋,“安神汤的订单越来越多了。”

临近市集时,小丫特意绕到灵兽市场。笼中的山鸡扑棱着翅膀,她选中最的三只,又在米铺买了两袋灵米。“老板,可有大蒸笼?”她敲了敲柜台,“要能装下二十个竹筒的。”米铺老板挠挠头,从仓库搬出个竹编蒸笼:“这是给酒楼送货剩下的,算你便宜些!”

归途经过铁匠铺,小丫咬咬牙又买了口铸铁大锅——竹筒饭得用猛火快蒸才够味。储物袋被塞得满满当当,连金瞳送来的藤蔓筐都装满了野莓。

回到小院,“快歇着!”姜婆婆接过她手中的蒸笼,“我把竹碗都刷好了,晚上咱们就试试竹筒饭!”点点己经迫不及待地爬上灶台,用小刀将野山鸡切成小块;毛毛则蹲在门槛上,爪子里紧紧攥着刚采的香料。

暮色中,新购置的铸铁锅冒起腾腾热气。二十个竹筒整齐排列在蒸笼里,灵米混合着野山鸡、蘑菇和春笋的香气飘出小院,惊得隔壁家的黄狗都跑来扒门。“今晚的夜市......”小丫望着咕嘟冒泡的铁锅,眼中满是期待,“说不定咱们的竹筒饭能比流光蝶影饮更受欢迎!”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f0ae-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