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己晚,南市的夜市己如沸鼎般喧闹起来。万千盏琉璃灯自坊市上空悬浮而起,有的泛着温润月光,有的流转着星河般的幽蓝,将整条街道映照得恍若白昼。修仙者们踏着祥云往来穿梭,腰间法器叮当作响;凡人小贩的吆喝声混着傀儡戏的锣鼓,在夜风中此起彼伏。灵食摊前腾起的白雾里,烤灵鱼的焦香、灵酒的醇厚与符咒燃烧的青烟交织,凝成专属于夜市的烟火气。
姜婆婆肩头扁担压得吱呀作响,两只木桶里的夜光五香凉粉与紫星安神饮随着步伐轻轻摇晃。小丫将衣襟微微拢紧,藏在衣褶里的点点好奇地探出脑袋,圆眼睛被眼前的繁华惊得发亮——远处竟有修士用控火术在空中绘制广告,赤红色的火焰字"灵泉酿买一送一"引得人群纷纷驻足。
"瞧一瞧嘞!夜光五香凉粉,消暑安神!紫星安神饮,甘甜解乏!"小丫攥着竹勺,学着隔壁摊贩的腔调吆喝。第一声还有些怯生生,待看见有位头戴玉冠的女修投来好奇目光,立刻来了精神,"您看这凉粉,撒的是夜光菌粉,夜里吃还会发光!饮品加了银丝藤和灵蜂花蜜,最适合修仙后调理灵力!"
竹碗碰撞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当第一位顾客将铜钱投入木匣时,姜婆婆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夜光凉粉在琉璃灯下闪烁着细碎星光,紫星安神饮倒入竹碗时泛起梦幻的涟漪,新奇的卖相瞬间吸引了更多人。有带着孩童的妇人特意买下凉粉哄孩子,也有刚结束修炼的散修捧着安神饮一饮而尽,砸吧着嘴连称"舒坦"。
不过半个时辰,两桶食物便见了底。姜婆婆望着空荡荡的木桶,又摸了摸怀里藏着的储物袋,朝小丫使了个眼色。两人趁着人群稍疏,悄悄拐进一条挂满紫藤花的巷子。确认西下无人后,小丫贴着墙根解开衣襟,指尖轻触储物袋,两桶新制的食物便稳稳落在地上。冰凉的桶壁还带着储物袋特有的灵力气息,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金瞳的珍贵馈赠。
亥时,他们卖完收摊,归途的石板路上,毛毛在头顶盘旋,三人一鸟的影子被灯笼拉得老长。夜市的喧嚣渐渐远去,可那碗闪烁星光的凉粉、那杯沁人心脾的安神饮,还有铜钱碰撞的清脆声响,都在夜色里织成一张细密的网,网住了平凡日子里最踏实的希望。
回家,钱匣里的铜钱己沉甸甸压手。姜婆婆数钱的速度比平日快了许多,皱纹里都溢着笑意:"整整二两三百二十文!扣除本钱,净赚二两一百八十文!"
小丫将沾着汤汁的竹碗木桶拿出储物袋,突然发现点点不知何时用绣花针在最后一个竹碗上绣了朵夜光小花,在暗处忽明忽暗。
夜风穿过半开的木窗,小丫跪坐在竹席上,数着木匣里还带着温热的铜钱,指尖抚过一枚枚铜绿斑驳的方孔钱,突然抬头问道:"婆婆,赚钱也很容易呀,咱们做凡人应该能在这儿过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修仙呢?"
姜婆婆正在擦拭竹碗的动作顿了顿,苍老的手着碗沿雕刻的竹叶纹路。院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声接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傻丫头,"她轻叹着将竹碗摞好,"你见过坊市护城大阵亮起的模样吗?每逢妖兽潮来袭,漫天都是仙人御剑布下的金光,那些光芒能把整片天都映成赤色..."
点点从针线筐里探出脑袋,小脸上满是好奇。姜婆婆的目光越过她们,落在墙上挂着的旧蓑衣上,仿佛透过时光看见多年前的画面:"三十年前我还年轻,跟着商队走南闯北。有一回在荒原遇上雷劫兽,整支商队眼看就要葬身兽口,是一位白衣仙人踩着剑从云里落下,抬手间就劈开了遮天蔽日的兽群..."
她声音渐渐低沉:"凡人再能干,一辈子也搬不动那座挡在坊市前的巨山,可仙人一念之间就能移山填海。这世上的太平,都是仙人用血换来的。"顿了顿,继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婆婆老了,没那份机缘,但你还小,总想试试,万一你有仙骨呢?"
小丫攥着铜钱的手慢慢松开,忽然想起白日里夜市上空悬浮的琉璃灯——那些看似寻常的照明物,实则是仙人用术法炼制的法器。原来自己习以为常的繁华,背后都藏着看不见的守护。"可仙人...会觉得累吗?"她轻声问。
"等你长大了就懂。"姜婆婆说,"仙凡之间隔着的不只是修为,更是肩上的担子。睡吧,明儿咱们还得出摊。"
夜风卷起窗棂的旧纸,沙沙作响。小丫躺在草席上,望着头顶摇晃的光影,恍惚间看见金瞳琥珀色的眼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f0ae-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