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坊市初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坊市初探

 

晨雾未散,姜婆婆的竹篮己装满了烟火气。她特意绕开主街那家肉铺,多走半条巷子来到街角的肉摊前——这里的肉新鲜,价格却比正街便宜两文钱。竹篮里的铜钱随着步伐叮当作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采买奏乐。

"给我称三斤最肥美的五花肉,切薄片。"姜婆婆用竹筷敲了敲案板。

"好嘞!"屠夫利落地挥刀,"您老是要炖还是炒?"

"爆炒。"姜婆婆又指了指旁边的肋排,"这两根熬汤,要带脆骨的。"她看着屠夫切肉的动作,心里默默计算着:五花肉八文一斤,肋排十文一斤,比昨日涨了一文,得找机会跟隔壁张婶去乡下收菜的摊子看看。

转到菜摊时,姜婆婆己经把整条街的菜价摸得一清二楚。东边的菠菜五文一把,但叶子有些蔫;西边的虽然新鲜,却要六文。最终,她在中间的摊子前停下:"老板,嫩菠菜五文,水萝卜三文,新挖的春笋八文,凑个整数二十文咋样?"不等老板回答,她又顺手拿了把香葱,"再送把葱,我下回还来!"

经过酱坊时,姜婆婆在门口徘徊了许久。坛坛罐罐里飘出的酱香勾得人馋虫首冒,但价钱也着实不便宜。她拿起最小的坛子看了看,又放回去,最后咬咬牙:"来一坛。钱要省,但饭不能糊弄,总不能让小丫跟着我吃白饭。"

南市的药材交易区人声鼎沸,药香与汗味混杂在一起。小丫背着竹篓在"百草阁"前排队,前面两个药农正争得面红耳赤。

"我这株七叶莲至少三十年!你看这根茎,多粗壮!"

"根须都断了,药效大打折扣,最多五十文!"

轮到小丫时,她深吸一口气,学着姜婆婆的样子,不卑不亢地开口:"掌柜的,我这白芨您给掌掌眼。《本草拾遗》载白芨止血生肌,您看这断面,纹路清晰,胶质,十文一两可否?"

掌柜的接过白芨,放在鼻尖轻嗅,又对着阳光细看断面:"小丫头倒是懂行。这样吧,八文一两是市价,看在你识货的份上,九文。"

"多谢掌柜!"小丫心中暗喜,赶忙把背篓里的药材一一拿出:"白芨十二两,黄精五两,还有一株您看看这是什么?"

掌柜的接过那株"杂草",瞳孔猛地一缩:"这...这是绶草!你从哪得来的?"

最终成交:

- 白芨十二两(一百零八文)

- 黄精五两(七十五文)

- 绶草(三百文)

南市布告栏前人来人往,各色招工黄纸在风中沙沙作响。小丫踮着脚尖,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

1. 药铺:捣药工(日结二十文,需每日连续捣药两个时辰,不得有半点马虎)

2. 酒楼:采办(需识字算账,每日需早起采买新鲜食材,月钱三两)

3. 绣庄:劈线工(工钱按件计算,眼力要好,手要稳)

她正抄录信息,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姑娘识药?"转头一看,是个身着青衫的男子,正指着她背篓里的草药渣,"我们医馆缺个晒药学徒,每日辰时开工,管午饭,月钱二两,但需签半年契。"

太阳正高,小丫往回走,刚拐进小巷,突然一个灰影闪过,差点把她撞倒。定睛一看,是毛毛!这只野鸟正威风凛凛地站在墙头上,爪子下按着一只的竹鼠。

"你呀..."小丫又好气又好笑,戳了戳它的脑袋,"小心点,被抓到可不得了!"

毛毛歪着脑袋,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把竹鼠往她脚边推了推,仿佛在邀功。

小院里飘出阵阵香气。姜婆婆正在灶台前忙碌,铁锅里的肉片滋滋作响,混合着春笋的清香,勾得人食指大动。

"医馆管午饭,月钱二两,但得签半年契。"小丫边摆碗筷边说,"您觉得咋样?"

姜婆婆把笋片炒肉舀进她碗里,又夹了块最肥美的五花肉:"先吃,下午我去看看那医馆。签契不是小事,得打听清楚医馆的底细。"

窗台上,点点正借着月光练习劈线。绣花针在她手中上下翻飞,纤细的丝线被分成更细的两股,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也在编织着未来的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f0ae-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