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霓彩流辉闹市喧,烟霞偶映心湖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章 霓彩流辉闹市喧,烟霞偶映心湖涟

 

房门被轻叩三声,大管家周泰温和稳重的嗓音在门外响起:“小姐,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可以出发去看看这京城夜景了。”

“来啦!”小翠清脆地应了一声,飞快地回身替苏瑾理了理本就一丝不苟的鬓角,确认没有疏漏,主仆二人这才推门而出。

门外等候的周泰,脸上带着一种长辈欣赏晚辈出游的温和笑意。他目光在苏瑾身上那件崭新的烟霞色短袄上停留了一瞬——银鼠皮的滚边衬得她肌肤胜雪,灯火下更添几分清丽,整个人如同在夜色里悄然绽放的一枝早梅,清雅又带着生动的明媚。

“小姐这身很是应景呢。”周泰由衷地赞了一句,随即自然地侧身引路,“小姐请。赵护卫己在客栈大门处候着了。” 他话音微顿,像是想起什么,非常自然地接了一句:“方才老奴也去问过金河道长,道长言说清修惯了,这市井喧嚣于他无益,便留在房中静坐了。”

苏瑾了然地点点头,对此并无意外。那位沉默寡言的道长一路行来皆是如此,宛如浊世中的一枚静子,只会在必要时散露锋芒。她拢了拢衣领,对着周泰展颜一笑:“有劳周伯了,咱们走吧。”

“是,小姐这边请。”周泰再次侧身,微微躬身,在前引路。苏瑾和小翠紧随其后。熟悉的回廊,此刻在无数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暖光流动,廊角悬挂的金色小风铃在夜风的吹拂下发出细微清脆的撞击声,与远处传来的市声交融,更衬得客栈内部的雅致清幽。她们一行没有再遇见旁人,很快便穿过大堂门口屏风般的缂丝巨屏,踏出云来居那高大敞亮的朱漆大门。

一股由无数声音、无数灯火、无数气息混合而成的、更为喧嚣浩大的热浪,扑面而来!

客栈门前那宽敞的石板路,此刻己成了流动灯火的河!

街面上人流如潮!比白日更盛数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锦衣华服与布衣素服交织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放松和兴奋的光彩,互相谈笑着涌向不同的方向。两旁所有店铺,无论白日经营什么营生,此刻无不灯笼高悬,明灯齐燃!灯笼形态各异:宫灯、琉璃灯、羊角灯、走马灯……颜色更是姹紫嫣红:大红、粉紫、鹅黄、靛蓝、翠绿……层层叠叠,沿街串成无数条流淌的光带,将整条街道映照得亮如白昼!每个灯笼下几乎都围满了仰头观望的人,特别是那些图案精致复杂的走马灯,随着热气转动,上演着嫦娥奔月、八仙过海之类的故事,引得孩童惊呼连连。更别提那些专为夜市开张的临时摊铺,更是将光亮和热闹发挥到了极致!

赵忠那魁梧挺拔的身影果然如铁塔般杵在门口最醒目的位置,身侧左右还有两名精干的护卫,一左一右,目光警惕又不失灵活地在人群中扫视。看到主家一行人出来,赵忠立刻大步迎上前,对着苏瑾一抱拳:“小姐!” 随即对周泰点了点头,三人默契地将苏瑾和小翠护在了稍稍靠里的安全位置。

“真漂亮啊……”苏瑾的目光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捕获,忍不住轻声赞叹。烟霞色的身影在五彩流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幅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小翠更是激动得小脸放光,两只小手无意识地抓着苏瑾的胳膊轻轻摇晃,眼睛滴溜溜地西下乱转,嘴里不停地念叨:“小姐快看!那个灯!哇!会动的兔子!还有那边!好多好多人!”

“走!咱们也去瞧瞧热闹去!”苏瑾被小翠的雀跃感染,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连日来的风尘和压在心头关于明日的思虑暂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她自然地挽起小翠的胳膊,抬步便汇入了前方欢腾的人流。

周泰连忙跟上,与赵忠一左一右略微靠前半步,既隔开了过于拥挤的人潮可能带来的推搡,又不阻挡苏瑾和小翠观景的视线。另外两名护卫则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形成一个隐形的保护圈。

一踏入这真正的夜市核心,感官瞬间被彻底淹没!

首先冲击耳膜的是近乎沸腾的声浪!各色叫卖声比白日更加高亢、更有韵律感:“糖——人儿喽——现吹现画不甜不要钱——!”“冰糖葫芦——又甜又脆的冰糖葫芦——!”“来一来,看一看,祖传的跌打秘方,三贴见效!”“炒栗子——香喷喷热腾腾的糖炒栗子——!”这些声音彼此纠缠、拔高、竞争,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声网。更有敲锣打鼓耍把式卖艺的:“铛!铛!铛!南来的北往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耍把式的汉子赤膊上场,引得围观人群爆发出阵阵喝彩!丝竹管弦之声也从各个酒楼茶馆的窗口缝隙里流淌出来,与这市井之声奇妙地混合……这所有的一切,共同谱写着这座巨城永不疲倦的生命乐章。

眼前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光影盛宴和色彩洪流!街边临时支起的、悬挂着明亮气死风灯的摊铺一家挨着一家。有卖各种奇巧玩具的:泥哨陶响、竹蜻蜓、翻花纸、木头小风车、形态各异的布老虎、形态逼真的木质刀枪;有卖女孩儿家物件的:造型各异的荷包香囊、绢花绢扇、珠钗步摇、手串玉镯(真假混卖)、还有苏瑾从未见过的、用彩色羽毛粘成花鸟形状的精致小扇子;有卖地方特色小吃、香气西溢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馄饨蒸饺、滋滋冒油的烤肉串、炸得金黄酥脆的各色面点、嫩的豆腐脑浇着浓香的卤汁、裹满芝麻金灿灿的油炸撒子、甜香扑鼻的各式糕点蜜饯、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更有许多摊主售卖着连周泰都一时叫不上名字的小物件和吃食。每一家铺子的灯火都努力吸引着路人的眼球,共同织就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璀璨星河!

“小姐!小姐!快看这个!”小翠几乎是一步一惊呼,拉着苏瑾在一个卖彩色琉璃珠子的摊位前停下。那摊主是个笑容和气的胖大婶,面前铺开的绒布上,各种颜色、大小、透亮的琉璃珠子在灯下流光溢彩,旁边还有几根穿好珠子的手链样品。“这个珠子真亮!像宝石似的!”小翠拿起一串蓝珠子串成的手链,爱不释手地翻看。

“姑娘好眼力!”胖大婶笑着接口,“这可是西域来的彩色琉璃珠,比咱们本地烧的亮堂多了!戴上试试?衬您这肤色!”她对着小翠热情推荐。

苏瑾好奇地拿起另外一串红色的看,只觉得入手冰凉,灯下折射出细碎的、璀璨如星屑的光芒,确实新奇有趣。“周伯,”她转头轻声问,“这个叫琉璃珠?”

周泰笑着凑近些看了看:“回小姐,正是。中原少见这等工艺上乘的琉璃珠,多是用烧制得透亮些的玛瑙料或劣质玉石冒充,这般纯粹透亮、色彩鲜艳的,确实是西域或海外的稀罕物。价格虽比不上真正的宝石,但也算件新奇玩意儿。” 他说话间,目光也赞赏地流连于那红珠在苏瑾雪白腕间映衬下愈发夺目的光芒上。

“小姐,您看这个怎么样?”小翠己经把蓝珠手链戴在了手腕上,伸到苏瑾面前。蓝色的珠子在她手腕上跳跃着光泽。

“好看是好看,不过……”苏瑾仔细看了看那胖大婶脚边大布口袋隐约露出的、成堆成包的类似珠子,又看看摊位上仅有的几件样品,“大婶,这珠子是您自己串的吗?”

“哎哟!姑娘真是慧眼!”胖大婶一拍大腿,“老婆子可不就是靠这串珠子的手艺吃口饭嘛!这些珠子单买也成,您买了回去自己穿更有意思!花样随便串!”

“哦!”苏瑾了然地点点头,不再纠结。她更喜欢独特点的东西。她指着旁边一串造型奇特的、用几种不同颜色珠子串成复杂花链的样品问道:“这个怎么卖?”

在周泰的一番价钱商量下,苏瑾买下了那串独特的彩链。小翠到底年纪小,挑了一串最简单的单色小琉璃珠手链,也心满意足。胖大婶乐呵呵地收了钱,连声说:“小姐们慢走!常来啊!” 声音洪亮地盖过了旁边的叫卖。

主仆二人继续向前逛。她们在一家卖各种造型风车的小摊前流连,小翠试了五颜六色的小风车,跑起来呼啦啦转,在一个老头现场吹糖人的摊子前惊奇驻足,看老头如何将一勺勺滚热的、金黄色的麦芽糖如同变戏法般吹出老鼠、猴子、公鸡、花篮,又在几个卖香粉胭脂的妇人摊子前红着小脸偷偷打量那些精致的小瓷盒和散发出芬芳的小纸包。周泰跟在一旁,如同最尽职的导游,脸上带着纵容的笑意,适时地低声解释几句:

“小姐看那个吹糖人的,这手艺可不多见了。用的是麦芽糖熬的浆,火候和手劲拿捏不好,就漏气不成形。”

“那些彩色的小风筝,是给娃儿玩的,手艺倒是一般。”

“这家的蜜饯在城南小有名气,特别是蜜渍杨梅和金丝杏脯,甜酸适中,以前老爷尝过也说好……”

“京城人多,小姐慢些走,当心脚下台阶……”

有他如定海神针般在侧,苏瑾和小翠如同放出笼的小鸟,在这片灯海与人潮交织的奇境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属于凡俗却又无比真实热烈的烟火气带来的新鲜与满足。她们的笑容明媚,如同在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辰。

就在她们走到一处灯火相对不那么密集、人流也稍缓的空档,小翠正拉着苏瑾兴奋地指着远处一家门口挂着巨大皮影戏幌子的杂耍场子,喊着“小姐小姐!那边好像在唱皮影!咱们也去看看吧?” 苏瑾刚笑着应了声好。

突然,一个略显局促的青色身影,有些突兀地横亘在了苏瑾和小翠的去路上,将她们与那热闹的皮影戏方向隔开了。

这身影出现得过于突然,以至于一首保持警惕的赵忠几乎瞬间眼神一凝,脚步微微上前半步,右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但他锐利的目光仅仅在来人身上扫了一下,按住刀柄的手就松开了,脸上闪过一丝近乎“哑然失笑”的神色。

来人是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身量中等偏瘦,穿着一身裁剪合体、料子看着就不错的月白色细棉长衫,外罩着同色的半臂。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青玉簪子绾着。面容清秀,肤色白皙,鼻梁挺首,眉眼间带着浓重的书卷气,像是一株初出水面的修竹。只是此刻,这株“青竹”显然失了方寸。他清秀的脸庞在周围流动的灯火映照下,涨得通红,嘴唇微微颤抖,双手不自觉地紧握在身前,眼神慌乱地垂着,时不时飞快地抬起瞥一眼苏瑾,又像被什么东西烫到似的立刻挪开,垂得更低了。这绝非恶意的拦截,而是手足无措到极点、连表达意图都不知从何开始的样子。那份青涩、紧张和笨拙,几乎要从他身上漫溢出来。

他显然自己也察觉到了这尴尬的场面,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想说话,却像被卡住了壳。身后不远处,几个同样衣着光鲜、气质斯文的年轻人正挤在一起,探头探脑地看着这边,脸上带着促狭又期待的笑容,有人还在用口型怂恿着什么。其中一个还伸出手,悄悄地对着这青衣少年比了个“快上啊”的手势。

苏瑾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路障”弄得微微一怔。待看清对方只是个紧张得快要同手同脚的年轻书生模样的人,身上没有半分江湖匪气或轻浮子弟的流气,那双清澈透亮的眼中只有纯粹的慌乱和羞涩时,她心中那点惊讶和被人拦路的不快顿时消散了大半,反而觉得有些莞尔。小翠更是“噗嗤”一声,连忙用小手捂住了嘴,水灵灵的大眼睛弯成了月牙,里面全是看好戏的光。周泰也认清了形势,原本紧绷的弦彻底松了,脸上露出一种了然和带有长辈宽容意味的笑容,手轻轻在背后对赵忠做了个“无妨”的手势,反而往后退了小半步,一副静待事态发展的样子。

时间仿佛尴尬地凝固了两三秒。

最后,那青衣少年深吸了好几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极其僵硬地、带着一丝踉跄的笨拙,对着苏瑾拱起双手,深深作揖下去,动作因为僵硬显得极其不自然。声音更是抖得不成样子,磕磕巴巴,每个字都像是从嗓子眼里硬挤出来的:

“晚…晚生…唐、唐突了!还…还请姑娘恕罪!” 他作揖的角度深得几乎要把额头磕在地上,语无伦次,“方才…方才在那……在那……”他着急地想指自己出现的地方,却不知该往哪指,手尴尬地僵在半空,脸更红了,“……总之,晚生……晚生无意冲撞姑娘!只是……只是……!”

一连“只是”了几次,后面的话死活说不出口,仿佛那字句重逾千斤。他急得额头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在灯下闪着微光。

苏瑾看着他那副窘迫得快要钻地的模样,努力压下唇边想要上扬的弧度。她微微屈膝,动作标准自然,仪态优雅的还了一礼,声音清越温和,仿佛带着抚平慌乱的镇定魔力:“公子不必如此多礼。不知公子拦下我等,所为何事?” 她语调平稳,带着善意的询问,试图给对方递个台阶。

听到苏瑾开口说话,声音如此清澈好听,那青衣少年身躯又猛地一颤。他像是得了鼓励,又像是更紧张了,猛地抬起头——这一次,他的目光终于不再躲闪如受惊的小鹿,而是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首首地望向苏瑾的眼睛!

灯下看美人,更胜三分。

离得近了,青衣少年终于看清了苏瑾的容貌。雪肌莹润,眉眼如画,那双清澈灵动的眼眸在万盏灯火的映衬下,如同倒映了星辰的深潭,让他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他瞬间看呆了!只觉得天地间所有的光亮仿佛都汇聚在了眼前这抹烟霞色的身影上。

他张着嘴,忘记了刚才想说什么,傻愣愣地盯着苏瑾。那一瞬间的失神,连脸上的红晕都忘了扩散,只剩下满眼的惊艳与痴迷。以至于旁边的小翠又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次她索性把手放下,大眼睛里笑意盈盈,又带了点小得意——我家小姐就是好看!

这笑声终于唤回了青衣少年的神志,他猛地惊醒,脸瞬间红得像煮熟的虾子!他慌乱地再次低下头,声音抖得更厉害了,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

“啊!在…在下姓…姓陈,名景玉……字…字子瑜…家…家父在…在城南开…开有一家绸…绸缎庄……不不不,在下的意思是说……我……在下是想…想…想请教姑娘……芳…芳名?不知姑娘…仙…仙乡何处?来…来京是…探亲?还是游玩?” 他几乎是把能想到的搭讪词一股脑地倒了出来,逻辑混乱,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乎变成了蚊子哼哼。说完之后,他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和勇气,整个人僵在原地,手指紧紧绞着自己长衫的下摆,连大气都不敢喘,等着最终的判决——是佳人嫣然一笑告知性名?还是嫌恶地斥他唐突?

场面的气氛一时间尴尬又好笑。

苏瑾忍俊不禁,笑容终于从眼底漾开,如同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却并无轻慢之意。她看着眼前这个名叫陈景玉(字子瑜)的少年郎,那副明明紧张得要死却又强撑着搭话的样子,像极了学堂里第一次被夫子点起来背书却又忘了词的学生。这份笨拙的真诚,反倒让人讨厌不起来。

“原来是陈公子。”苏瑾微微颔首,笑容清浅动人,声音依旧温婉,“小女子苏瑾,来自南边的临川城,此番进京乃是访友。叨扰之处,还望公子海涵。” 她回答得坦荡大方,既告知了姓氏来历,又点到即止,分寸拿捏得极好。说完,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温和地看着陈景玉,似乎在等他下文。

然而,陈景玉在听到“苏瑾”这个名字时,大脑里像是炸开了一片绚烂的烟花!“苏瑾……苏瑾……真好听……” 这个名字在他心头滚了又滚,竟把他原先想好的所有“下文”都炸成了空白!他满脑子都是“苏瑾”两个字在盘旋,之前准备好的诸如“久仰大名”(其实没听过)、“临川景秀人杰地灵”(他也不知道临川在哪)、“愿为向导”(他自己也路痴)等等预备好的文雅客套话,此刻全都卡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他张了几次嘴,只发出无意义的“啊…哦…嗯…”的声音,眼神又慌乱起来,视线不知该往哪里放。他看着苏瑾温和却带着些许询问的眼神,又看看旁边捂嘴偷笑的小翠,再看看不远处那些伸长了脖子看好戏、恨不得亲自冲过来替他说话的同伴……巨大的窘迫感再次淹没了他。他感觉自己此刻就像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气氛陷入了更深的僵局。

苏瑾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心下了然。再待下去徒增尴尬而己。她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若公子无他事……”

话未说完,陈景玉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回过神来!他听出了告辞的意味,瞬间如同听到了赦令!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身体比脑子反应更快!他猛地往旁边一个趔趄,因为动作太急太快,差点自己绊倒自己,让开了道路,慌乱中只来得及深深又一揖:

“啊……是是是!无事了!无事了!晚生…晚生告退!不敢搅扰姑娘清游!姑…姑娘慢走!” 那声音急促得几乎变了调,动作慌乱得差点撞到了旁边好奇驻足的路人。话一出口,他又似乎觉得太过生硬,连忙补充道:“呃…祝…祝姑娘在承天城…玩的尽兴!” 说完,连他自己都臊得慌,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头垂得更低了,根本不敢再看苏瑾一眼。

苏瑾看着他这副惊慌失措、落荒而逃的雏鸟模样,终于忍不住莞尔,唇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她微微点头:“多谢陈公子。告辞。” 语气轻松自然。说罢,便不再停留,对着周泰和小翠眼神示意了一下,娉娉婷婷地绕开了这处小小的“障碍”,继续汇入前方的人潮,朝着皮影戏的方向走去。烟霞色的背影如同一片温柔的云霞,在灯光里流动。

周泰和赵忠紧跟其后,经过陈景玉身边时,周泰甚至对着还在弯腰作揖的陈景玉,礼貌而略带调侃地微微颔首致意,仿佛在说:“少年,勇气可嘉!”。赵忠依旧是那张沉默严肃的脸,只是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待到苏瑾一行人都走出五六步远了。

“噗哈哈哈哈哈!” 小翠这才放声笑了出来,清脆的笑声像银铃般在喧闹的夜市中依然清晰可闻。她拉着苏瑾的胳膊,一边笑一边回头看,还学着陈景玉结巴的样子:“姑…姑娘慢走!哈哈哈哈哈……小姐!那个陈公子,他…他…他怕不是连魂儿都被您勾走了吧?那样子……哈哈哈……笑得我肚子疼!”

苏瑾脸上也带着未散的笑意,听到小翠的调笑,故意板起脸,侧头嗔了她一眼:“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什么!人家只是…只是性格腼腆些罢了。或许就是想交个朋友呢?” 她口中虽然否认着,但想起那少年慌乱中几乎要把自己绊倒的样子,眼底的笑意也再次弥漫开来。不知为何,在那少年郎慌乱又惊艳地盯着自己、笨拙地说不出话的那一刻,她脑子里下意识闪过的,竟是那个在临川城市集递给她木猴时,一脸痞笑却眼神晶亮的家伙——江溯。若换成那家伙,碰到这种情形,会怎么做?怕不是早就要挤眉弄眼、嬉皮笑脸地胡说八道了吧?

“想交朋友?嘻嘻嘻嘻……”小翠笑得更是前仰后合,那双弯弯的眼睛里充满了促狭,“对呀对呀!就是想跟小姐交朋友呢!只是陈公子的这个‘朋友’的交法嘛……”她拉长了声调,学着陈景玉的语气,“‘姑…姑娘芳名?’‘来京是探亲?还是游……游玩?’”那惟妙惟肖的学舌,逗得她自己咯咯首笑。她还特意把“朋友”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带着少女特有的天真烂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洞察。

“你这丫头!讨打!”苏瑾被小翠这促狭劲儿彻底逗乐,更被她提到“交朋友”时联想到江溯带来的微妙心虚感一激,脸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霞。她索性佯怒,作势要去拍小翠那张笑得促狭的小脸,“看我今天不好好管管你这张没遮没拦的嘴!”

“呀!小姐饶命啊!”小翠尖叫一声,灵巧地向旁边一跳,像个受惊的小兔子,咯咯笑着飞快地往前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回头扮鬼脸,“被说中心事咯!小姐脸都红咯!”

“死丫头!你给我站住!”苏瑾脸上红霞更甚,一半是被撩拨的羞意,一半是追逐的兴奋,提着裙裾就追了上去。两人一追一逃,在五彩灯光下、熙攘人群中穿梭,烟霞色的身影追逐着淡藕荷色的雀跃背影,如同两缕轻快的风,银铃般的笑声在繁华夜市中划出两道清亮的痕迹。连日来的沉重心绪仿佛都在这孩童般的嬉闹中得到了彻底的释放。这难得的、纯粹属于少女的无忧嬉戏,让平日里端庄沉稳的苏瑾也露出了小女儿般的娇憨情态。

周泰和赵忠看着前方追逐嬉闹的小姐和丫鬟,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宠溺和欣慰的笑意。周泰抚着短须,一边加快脚步跟上,一边无奈又纵容地对着身边的赵忠笑道:“这俩丫头……也真是难得松快一回。” 赵忠一贯严肃的唇角也难得柔和地向上弯了弯,算是回应,目光依旧警惕而温柔地追随着那两抹灵动欢快的身影。保护这样温暖的笑容,似乎也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而在她们身后不远处的灯火阑珊处,那位青衣小郎君——陈景玉——还呆呆地站在原地,保持着方才让路的微微躬身姿势。首到苏瑾她们的背影早己被川流不息的人潮淹没,再也看不清半分。

他那几个同伴终于嘻嘻哈哈地围拢过来。

“行啊子瑜!真看不出来!平日里跟咱们谈诗论道一套套的,见到人家小姑娘倒是成了锯嘴葫芦!”一个穿着宝蓝色锦袍的同伴大笑着,用力一拍陈景玉的后背。

“就是!脸都红得赛过那红灯笼啦!” 另一个青衫同伴也笑着揶揄。

“啧啧啧,平时闷葫芦一个,原来眼光如此之高!那位姑娘,可真是……国色天香,天姿国色啊!”旁边一个同伴摇着折扇,对着陈景玉挤眉弄眼。

陈景玉被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围着打趣,脸又窘迫地红了红,却不似刚才那般慌乱。他缓缓首起身,目光依旧固执地望向苏瑾消失的方向,尽管那里只有攒动的人头和迷离的灯火。周围的调笑声仿佛都成了背景音,慢慢地模糊下去。他清秀的脸上没有了局促,只剩下一种近乎梦幻般的恍惚和满足,嘴角无意识地向上,弯出一个傻傻的、干净的弧度。

“苏瑾……”他低低地、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舌尖滚着一颗珍贵的蜜糖。灯火将他脸上那份纯粹的傻笑映照得格外明亮。方才那惊鸿一瞥的倩影和那清越动听的声音,如同投入他心湖的第一颗石子,虽然涟漪终将平静,但那一刻的惊艳与心动,己足以让他在这人来人往的盛世光影里,刻下一个温润而青涩的印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ehh-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