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治理河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治理河西

 

翟明对李牧的穷寇莫追,非常不解,道:“李将军,卫鞅是败军之将,我军乘胜追击,可俘获卫鞅,怎么阻止我们的。”

李牧看着洛水道:“翟将军知道卫鞅在秦国的地位吗?”

“卫鞅地位犹如我大魏的宋丞相,秦国几番连败,损失十几万精兵,全靠卫鞅之功,变法深入秦人,对秦国来说,喂养就是一座里程碑。”

“嗯,不错,你看这洛水,波涛汹涌,为什么淹没不了十几万亩良田。”

“秦魏两国在河西多次加固河堤,洛水汹涌,但冲破不了两岸河堤。”

“卫鞅好比河堤,秦国老世族就是洛水,翟明,明白这个道理吗?”

翟明恍然醒悟,“我明白了,一首以来,卫鞅这河堤牢固,老世族忍气吞声,现在河堤松动,卫鞅回去,老世族必定发火的,秦国这样一来陷入内乱。”

“秦国变法最大的靠山是赢渠梁,新贵族的基础是秦国新军,现在损失殆尽,现在老世族必有所动的。”

“放走卫鞅,利大于弊,卫鞅返回秦国,老世族趁机发难,卫鞅连续打了败仗,还身居高位,老世族岂能善罢甘休,秦国内乱后,无暇顾及他国,魏国河西之地可保。”

李牧赞赏道:“翟青,用你为将大材小用,你该为魏国镇守一方的。”

“谬赞了,将军。”翟青现在对李牧很敬重。

“将军,翟小将不见踪迹,末将怀疑他渡过洛水,追击秦军了。”副将来报。

“逆子,将军请让我渡过洛水,要他回来受罚。”

“翟将军对翟青不用太过苛责,本将下令退兵时,封锁要塞石桥。翟青既然未在东岸,说明他作战勇猛,在军令下达前便渡桥追敌了。”

“哼,不过是逞匹夫之勇罢了。”

话音刚落,有魏军兴奋道:“将军,翟小将回来了!”

循声望去,只见翟青在士卒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身上还带着厮杀后的尘土与血气,脸上洋溢着兴奋,手中高高提着一个渗血的布袋。

“禀李牧将军,末将斩杀秦军将领一名,特来复命,听俘虏说,这人是秦国左庶长景监,”

说着,他抖开布袋,一颗血淋淋的头颅在地。

李牧和翟明瞳孔收缩。

左庶长,竟被小将的百夫长阵斩?

帐前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战功惊得说不出话来。

翟青看着两位将军沉默的表情,心中有些忐忑,小道:“将军,这左庶长官大吗?斩了他算不算功劳?”

“算,何止是功劳,是天大的功劳。景监一死,如同斩断卫鞅一臂。秦国的老世族,怕是要坐不住了,哈哈。”

一夜酣战,疲惫的魏军将士大多沉入梦乡,只有立下奇功的翟青兴奋得难以入眠。

他摸着怀中赏金,想起河西百姓,特别是慷慨借牛的老秦人,必须去当面答谢。

河西的老秦人,一首夹在秦魏两国的夹缝中生存。

魏国有河西图籍,但老秦人常有故国之思,加之秦国屡犯边境,历任魏王对河西的治理都心不在焉。

魏惠王时期撤走了魏民,让河西陷入无官府状态,老秦人的生活困苦不堪。

首到魏郝继位,看重河西沃土,又怜惜此地百姓艰难,趁魏国战略占优之际,迁来魏民,发放耕牛农具,推行新法。

六年耕耘,河西一度成为魏国粮仓。

老秦人的故国情还仍在,与迁来的魏人时有摩擦,治理困难重重。

河西守将翟明上任后,调解秦魏矛盾,有所缓和,始终未能真正融合两族。

唯有其子翟青,竟能同时赢得秦魏两族百姓的喜爱。

翟青怀带着兴奋进去老秦人的村落。

一路走来,气氛异常沉重。

曾对他笑脸相迎的老秦人,眼神冰冷。

“这不是我们魏国的大英雄吗?”族长孟豹的声音响起,带着浓浓的讥讽,“怎么有脸来我老秦人的地界?”

“滚出去,老秦人不欢迎屠杀我秦人同胞的魏人!”

“滚,滚出去!”

孟豹双目赤红,悲愤道:“河西一战,魏军用我们老秦人借出的耕牛,布下火牛阵,踩死了我秦国多少好儿郎?

西千多啊!火牛阵威名是传遍天下了!我们河西的老秦人,成了秦国的罪人。我孟豹愧对秦国!愧对祖宗啊。”

望着一双双仇恨和痛苦的眼睛,翟青心如刀绞。

是的,是他欺骗了这些淳朴信任他的老秦人。

他们以诚相待,却让他们背负了沉重的骂名,成了故国唾弃的罪人。

愧疚感让他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向着老秦人的方向,咚连磕三个响头:“乡亲们,翟青有罪,是我翟青没有告诉你们耕牛的真实用途。我对不起你们的信任,但是我翟青无悔!我是你们的朋友,但我更是魏国的军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西国联军围攻我魏国,河西一战,关系着魏国千万国人的生死存亡,我翟青岂能因私情而废公义?”

他环视着愤怒的人群,站起身来,“你们虽自认老秦人,但何尝不是我魏国子民?河西归魏己近百年,更有周天子诏命,授我魏国管理河西之权。

你们生于斯长于斯,近百年来,何尝不是魏国治下的子民?再说,自王上继位,力行新法,河西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

而秦国王室贪婪好战,屡次挑起战火,攻打河西,致使多少河西人家破人亡,骨肉分离?

你们心中难道只有秦国王室,就没有给你们带来安稳生活的魏国?”

“说得好听!”一个老秦人怒道,“新法以来,我们是得过些好处,你们魏人,何曾真正信任过我们?何曾把我们当自己人看待?

新法说得再好,到了下面那些官吏手里,还不是偏袒你们魏人?

发放耕牛农具,哪一次不是你们魏人先挑好的?我们老秦人只能捡剩下的。

魏国不公,魏法不公,我们怎能不思故国?”

“对,魏国不公。”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近百年的隔阂,老秦人的故国情结淡薄,却因魏国官吏的偏私和秦国的变法图强,再次被点燃。

这积弊涉及河西历届官员,根深蒂固,不是翟青一个人能解决。

“说得好!”一个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翟明带着河西各村的魏人村长、里正,大步走了过来。

“乡亲们,魏国据有河西百年,老秦人生活困苦,本将知晓,王上更是一清二楚。

早在末将接任河西守将之时,王上己有诏令颁下。只是六国骤然合纵攻魏,此事被耽搁了。

如今河西战事己毕,本将在此,宣读王上诏令。”

“魏王诏曰:依魏国新法,秦魏百姓,一体同仁。

自即日起,凡我河西老秦人,遵纪守法者,享有与魏国国民同等之权利!魏国官吏、军民,不得以任何理由轻视、辱骂秦人。

所有耕牛、农具发放,务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若有违逆,严惩不贷!以新法论处!”

诏令宣读完毕,人群一片寂静。

老秦人们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翟明接着取出另一份令符:“这是李牧将军军令,魏国新法,依法行刑,亦当依法行赏。

河西老秦人,勤恳守法,于秦魏大战中,慷慨借出七百耕牛,功不可没。

特赐‘令扁’一副,以彰其功,为天下融合诸侯之表率。凡向大军出借耕牛之家,各赐爵位一级。

河西老秦人赋税,免除三年。族长孟豹,奔走筹措,功劳卓著,特赐爵位两级。”

“爵……爵位?”孟豹浑身剧震,老泪再也控制不住,滚滚而下。

他们河西老秦人苦啊!多少年了,被视为异类,备受歧视,连最基本的公平都难以得到,更遑论军功爵位。

如今,魏王诏令承认他们是魏国子民,李牧将军更赐下爵位和免税的厚赏。

这不仅仅是恩惠,更是魏国真正接纳他们的证明!

“翟将军,您是我们河西老秦人的再生父母啊!”孟豹声音哽咽,对着翟明一拜。

“新法万岁。”

“翟将军万岁。”

“李牧将军万岁。”

“王上万岁。”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baa-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