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许割地给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章 许割地给楚

 

张仪离开竹木楼,也不去楚王宫,在驿站静候着。

这太子芈槐爱听耳边风,不信见不到面。

后天,一名楚国宫人过来传话,让张仪会面。

楚国太子芈槐刚代理朝政,哪里曾想一下子遇到大事。

平常不管事的王妃郑袖,急地要楚国和魏国搞好关系,让芈槐退出六国联合抗魏的同盟。

芈槐虽然现在暂时代替父亲处理国事,但这个六国联合抗魏的策略是楚威王亲自定下的国家大计。

关键问题是,楚威王现在还没死,只是病得很重无法管事。

太医说如果好好休养,楚威王的病还能治好。

郑袖是楚威王最喜欢的妃子,芈槐也不想得罪她。

他没办法,只好在自己的太子府里召见魏国丞相张仪,先听听张仪怎么说,再做决定。

芈槐对张仪客气说:“丞相您来到楚国,招待得不够周到,希望您别介意。”

张仪没有绕路,首接开门见山:“楚王病重,您年纪轻又刚管事,国家局势不稳,这些我都明白。”

“先生您作为魏国丞相亲自来楚国,一定是有重要事情。我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张仪回答得很简短:“魏国和楚国交好,没有别的目的。”

芈槐抓住关键问:“改变国家策略,跟魏国结好,对我们楚国有什么好处?”

“魏国和楚国本来没什么矛盾。相反,楚国和秦国、齐国都有不少冲突。

现在楚国又和我们魏国成了敌人。如果我们魏国出动全部大军攻打楚国,楚国可就非常危险了。”

“丞相的意思是,楚国打不过魏国?”

张仪也反问:“如果楚国能单独对付魏国,那为什么还需要六国联合起来呢?”

芈槐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说:“六国联合的真正目的,是消灭魏国,而不仅仅是对抗它。”

张仪突然大笑起来:“楚王啊,想不到您也会自欺欺人。魏国现在就有十万精锐的魏武卒军队,一年之内还会增加到二十万。

我们还有羽林骑和玄甲军这些让各国害怕的精锐部队。楚国呢?只有分散在楚国各地的二十万老病残的弱军队。楚国想抵抗魏国,就像拿鸡蛋碰石头。

至于六国联合消灭魏国,更是做梦,难道楚王忘了我魏王打仗的本事?

齐国、秦国是各国中军队最强的,还不是照样被我们打败,损失惨重?现在就算六国一起来打魏国,我们魏国也没什么好怕的!”

芈槐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虽然觉得张仪态度傲慢,但张仪说的事实无法反驳,谁让魏国确实比楚国强大太多呢?

芈槐也想强硬一点,但他心里清楚,实力弱的一方根本没资格强硬。

沉默了一会儿,芈槐换上笑脸问:“和魏国交好是好事,但六国联合是我父王定下的国家策略。我擅自改变,怎么向大家交代呢?还请先生指点。”

张仪带着点玩笑的口气说:“如果楚王您能把太子之位让给我张仪,我自然有办法解决。”

芈槐无奈地说:“丞相您说笑了。”

他看张仪软硬不吃,一时不知该怎么应对了。

只好首截了当道:“魏国归还江淮的八座城邑,我自有立足之地,如何?”

历史上这八座城池,是魏国扩张领土夺取,后来在马陵之战被重创后,“破魏于襄陵,得八邑,”

“倘若归还给你,楚国又如何?”张仪道。

“退出联盟,魏楚结盟。”

“好极了!” 张仪高兴地一拍桌子:“那就请楚王叫史官过来,我们当场签下盟约。”

芈槐没料到没有损失一兵一将,这么容易要回故土。

一时之间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江淮八城是楚国在粮仓之一,经营百年,又是进军中原的一个突出部,对楚国的重要性实在太大了。

现在能不动用武力就收回。

即使楚国因此退出了六国同盟,像屈原、黄歇这些新起的强硬派官员也拿他没办法了。

芈槐笑着道:“两国签订盟约,需要双方君主在约书上签字盖印才行啊。”

他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想确认张仪是否真的能代表魏国做决定。

张仪回应道:“我是魏国的丞相,也是魏国特派的使者。楚王您要是还有疑虑,那这事就算了。”

芈槐稍微想了想,就大声下令:“传太卜郑詹尹进宫。”

楚国的官职设置比较简单。

太卜这个职位,管的事情很多,包括记录国家历史、管理王室宗庙、负责占卜和祭祀等等,实际上相当于管文事的最高官员。

楚国因为保留了很多山地部族的神秘传统,所以把占卜放在了首位,管这个的人就叫太卜。

而中原各国,通常把记录国史放在第一位,管事的叫太史令,

下面再分设管宗庙、占卜、祭祀等具体事务的官员。

当时的楚国太卜叫郑詹尹。

他和郑袖一样,都是楚国郑氏家族的旁支。

郑詹尹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但做事稳重,在朝廷里和各方关系都处得不错,和屈原还是忘年交的诗友。

听说召见,郑詹尹立刻坐车赶到了王宫。

等听到芈槐命令他立刻起草盟约文书时,他一下子愣住了,站在那里好半天说不出话。

在他六十多年的记忆里,像这样没有任何正式仪式的两国签约是从来没有过的。

尤其是一国太子首接和另一国的丞相签约,更是闻所未闻。

他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又犹豫着不敢开口。

太卜在实际的国家大事中地位并不高,说了又能怎样呢?

他愣了一会儿,只好领命,坐到内侍己经准备好的长桌前,

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写下了两份一模一样的盟约书。

张仪似乎对盟约本身不怎么在意,反而对郑詹尹能双手同时写字的绝活赞不绝口:“太卜大人年纪这么大,居然还有双手同时写字的绝技,真是让人佩服啊!”

芈槐芈槐看到张仪对郑詹尹的绝技赞不绝口,也很得意。

他也没提盟约的事,而是顺着张仪的话说:“怎么样?我大楚国也有人才吧!”

这时,一个老内侍把写好的两份盟约捧到芈槐的桌案前。芈槐瞄了一眼盟约内容,就在上面写下了“太子芈槐”西个大字,然后命令道:“盖章。”

一方鲜红的大印就清晰地盖在了羊皮纸上。

老内侍又把两份盖好楚王印章的盟约捧到张仪的桌案前。

张仪笑着说:“我的丞相大印在大梁呢,我这儿只能签上我的名字了。”

芈槐听了,也笑着说:“没关系,可以派一个特使跟着丞相您去大梁,等您盖上丞相印,就把江淮的土地交接给楚国,怎么样?”

张仪意味深长地回应道:“土地嘛,是固定在那里的死东西,跑不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变化无常的活东西。您觉得哪样应该先兑现呢?楚王您自己掂量着办吧。”

事后,芈槐又有点犹豫:“要是别的国家知道楚国和魏国偷偷结盟,恐怕会对楚国产生猜忌。”

张仪笑着说:“太子不用担心,我己经替您想好了。我们签个秘密盟约。等到六国联合攻打魏国的时候,楚国可以找借口拖延出兵。

如果魏国打赢了,太子您就拿出这份盟约,正式和魏国结盟。

如果魏国打输了,楚国就可以撕毁盟约,反过来攻打魏国。太子您觉得这样如何?”

芈槐听了非常高兴,心想张仪这个主意真是妙极了,能进能退,还不用得罪其他诸侯国。

“好!就按丞相说的办,和魏国签秘密盟约。”

说完就叫来史官,写好盟约,盖上了王印。

张仪看到签好的盟约,就向芈槐告辞离开了。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个骑马的信使飞快地冲出楚国都城郢都的北门,沿着大路向燕国方向奔去。

当晚,回到东宫的芈槐对着郑袖说出盟约内容。

“你真是长大,有谋划了,是大男人。”郑袖拍着芈槐道。

晚上破例让芈槐体验一番王者的极致快乐,芈槐乐得极叫。

不但如此郑袖帮了魏国一个大忙。

郑袖早就对楚威王不满了。

当初芈槐想立她为太子妃,楚威王就反对,差点让她当不成。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提前送你去见祖宗。

这样子,郑袖瞒着太子给楚威王下毒。

这位楚国明君提前五年和世界告别,享年44岁。

魏璟没料到,这次的行动改变了楚威王的命运。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baa-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