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临淄王宫,池塘边。
齐威王田齐推着孙膑的轮椅,太阳升高后,又把孙膑推进凉亭。两人沉默了很久。
孙膑一脸平静,齐威王坐立不安,眼睛老往亭子外瞄。
“大王!大喜讯啊。” 丞相邹忌气喘吁吁地跑进亭子。
齐威王立刻冲过去:“是不是秦国攻破离石要塞了?”
邹忌喘着粗气:“是!秦军在洛水大破魏军!现在卫鞅己经带兵包围大梁了。”
齐威王放声大笑:“好,太好了,军师果然神机妙算,”
笑完才想起孙膑还在旁边,有点不好意思。
孙膑自己推着轮椅靠过来:“大王不必在意,孙膑腿虽废了,手还能动。恭喜大王。”
齐威王帮忙推轮椅:“军师,秦国己经围了大梁,我们的计划是不是万无一失了?”
孙膑自信道:“打仗前多算计就能赢,这次魏璟只知道步步小心,不懂兵无常势的道理,我以有心算无心,必胜。”
齐威王仍有顾虑:“魏军战力太强了,就算他们渡河时被我们偷袭,想打赢也难啊。”
孙膑反问:“大王可知,为何魏军深入齐国,我一路不抵抗,也不设埋伏?”
齐威王想了想:“因为魏璟太谨慎,埋伏会被他看穿?”
“不全对。”孙膑摇头,“如果我沿途抵抗或设伏,就算被魏璟识破,也能消耗他一些兵力。我完全不设防,就是要让魏璟一首提心吊胆。”
齐威王不解:“不设伏,魏璟反而紧张?为什么非要让他紧张?”
孙膑解释:“魏璟生性多疑,每过险地必加倍警惕。我一路不设伏,他就会不断猜着孙膑是不是在下一处等着我?人绷紧的弦,时间长了会断!一首紧张,精神必然疲惫松懈。主帅疲惫,士气低落,防备自然就松了。”
齐威王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军师是要让魏璟精神耗尽,等他们渡河时放松警惕,那时我军突然杀出,魏军必定大乱。”
“魏璟虽谨慎,但未必能看穿此计。不过,为保万全,必须耗尽他的精神,确保渡河时他毫无防备。”
齐威王由衷赞叹:“齐国得军师,真乃天幸。”
魏军回撤途中。
正如孙膑所料,魏璟此刻疲惫不堪。
虽然还坚持派斥候探查险地,连日的高度紧张让他精神萎靡,骑在马上都摇摇晃晃,只想倒头大睡。
“我军到哪了?”魏璟声音沙哑地问起周围的士卒。
“大将军,前面就是溧阳!过了前面那条大河,就出齐国了。”
“溧阳快到了。”魏璟努力晃了晃脑袋想清醒。突然,他勒住缰绳!战马嘶鸣着停下,后面的大军也跟着停下。
“我明白了,哈哈,孙膑,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了,好算计,差点着了你的道。” 魏璟一扫疲惫,在马上放声大笑!
庞涓从前军赶来,看到魏璟大笑,疑惑道:“大将军为何发笑?”
“我知道孙膑的伏兵在哪儿了。” 魏璟斩钉截铁。
庞涓不信,天下险地那么多,孙膑能埋伏的地方多了去了,魏璟怎么可能猜到?
魏璟看他不信:“不信?那我们打个赌,我若猜中了,庞将军答应我一件事。”
庞涓正色道:“大将军真能算出,莫说一件,百件也依你。”
“好!庞将军可记得,当初我们渡河进入齐国时,我提醒你要提防什么?” 魏璟眼神锐利。
庞涓一愣,猛然想起:“半渡而击。”
他恍然大悟,“大将军是说孙膑的伏兵,就在我们回去要渡的那条大河西岸?”
“是!” 魏璟肯定道。
庞涓仍有疑虑:“为什么进军时不设伏?那时设伏就早设伏,由我担任大将军,齐国早被打败了。”
魏璟打断他,悠然道:“庞将军,你现在精神如何?”
庞涓下意识回答:“连日紧张行军,疲惫不堪。”
话没说完,他自己也意识到。
“啊,大将军的意思是孙膑故意放我们轻松入境,让我们一路紧绷!等我们回师时,精神耗尽,警惕松懈,他再在渡河时发动致命一击?”
“庞将军总算明白了。” 魏璟笑道,“这就是孙膑的疲敌之计。”
庞涓心中巨震,他彻底服了。
孙膑此计阴险毒辣,由他领军,必再蹈覆辙。
魏璟竟能看穿,这绝非运气。
庞涓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庞涓心服口服!大将军有何吩咐,但凭差遣。”
魏璟大笑:“好,记住你的话,回到大梁,给我好好当你的副将,不得懈怠!这就是我的条件!”
庞涓震惊抬头:“大将军,就算识破埋伏,绕道避开也需时日。国内太子他们肯定挡不住卫鞅,我们应速速回援才是啊。”
“谁说我要绕道?” 魏璟冷笑,“孙膑能用计,我们就不能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庞涓不解。
魏璟凑近庞涓,低声说出计划。庞涓听完,眼睛瞪得老大,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此计若成,不仅破敌,更足以震动天下。
......
庞涓率军到了溧阳,下令全军就地取材,开始督造浮桥。
说是浮桥,其实也非常简陋。
主要就是用砍伐的木头扎成木筏,再用绳索将这些木筏连接起来,铺上木板形成通道。
大军急着回援,没时间耽搁。
制作浮桥部件(木筏)相对简单,连接组装起来很费功夫。
田忌埋伏在大江西岸,接到斥候报告,知道魏军到了东岸。
魏军磨磨蹭蹭,迟迟不见渡河,田忌等得心焦。
田忌叫来两名斥候:“你们想办法,装作平民去江边看看,魏军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还不过河?记住,别暴露。”
斥候悄悄摸到江边,利用孙膑教导的远距离观察法,隐约看到对岸魏军正在忙碌。
许多人在扎木筏、连接绳索、铺设木板,岸边一片热火朝天。
很多木筏部件己经下水,但魏军似乎没有开始组装渡河的迹象。
斥候看不出更多名堂,返回报告。
“魏军渡河了吗?”
斥候答:“还没有!他们还在忙着制作和组装浮桥的部件。”
田忌皱眉:“怎么这么慢?他们不是急着回去救大梁吗?”
斥候想了想,猜测道:“也许我们封锁了消息,魏军还不知道离石要塞战败?所以不着急?”
“那你们看到对岸什么情况?有多少人?打的谁旗号?”
“离得远,看不清人脸,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他们在埋锅造饭。我们用军师教的方法数了数炊烟,估计对岸有十万大军。大约六万人在扎筏子、连绳索、铺板子,看起来没什么防备。”
“真没防备?”
斥候肯定道:“肯定没有!士兵都在干活,将领在监督,外围没岗哨,也没派斥候过河来探路。”
“好,继续盯着,魏军一开始架桥渡河,立刻来报!”
“诺!”
庞涓站在岸边,看着士兵们忙碌。
他强忍着派人过河侦查的冲动,为了大局,必须忍耐。
他默默计算着时间,作为老将,这点耐心他有。
一群士兵抬着几根扎好的木筏框架过来,准备下水连接。
庞涓走过去,用力晃了晃其中一副框架。
“哗啦!” 框架连接处松动,差点散架。
庞涓厉声喝住士兵:“站住,看看你们做的!轻轻一碰就要散。这浮桥是十万大军过江的命脉,你们如此马虎,是想让弟兄们都淹死在大江里喂鱼吗?”
士兵们吓得不敢说话。
“还不滚回去,重新加固!连接处给我绑双股绳,木料选结实的!”
士兵们如蒙大赦,赶紧跑去返工。
庞涓沿着江岸巡视,对着忙碌的士兵们高声训话:“大军回撤,无功而返,本将知道你们憋屈!但记住你们的身份,大魏国的兵。战场上,一点疏忽就能要命,这浮桥,关乎全军安危。关乎能否赶回去救大梁,必须造得结结实实, 渡河时,谁做的部件散架沉了人,本将定斩不饶。”
“你!这根木头太朽,换。”
“你!绳索系牢,绳结给我打死。”
“那边那个,连接木筏的绳索怎么绑的?跟旁边的人学。”
庞涓一扫疲惫,像凶神般在工地上穿梭,嘶哑着嗓子吼叫。
往日和他亲近的老兵,也大气不敢出。
今天的庞涓,严厉得可怕。
在庞涓的严苛监督下,一批批坚固的木筏部件被制作出来,绳索紧密连接,木板铺设平整。
虽然简陋,足够支撑大军快速渡江。
看着浮桥的骨架在江面上逐渐延伸,庞涓深吸一口气,下令:“开始架设浮桥!各部准备,浮桥一通,立刻渡江。”
士兵们将连接好的浮桥段推向江中,进行最后的组装固定。
水花西溅。
庞涓望着江面逐渐成型的通道,心中默念:“孙膑,任你诡计多端,这次也休想得逞。”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baa-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