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典韦的初步势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典韦的初步势力

 

中牟县。

城墙上几个守城的士卒靠着墙垛,昏昏欲睡。

“驾!”

一声暴喝,骤然响起!

紧接着,急促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什么人!”

城墙上的士卒瞬间清醒,紧张地握紧手中的长矛。

他们探头望去,只见月色下,一道黑色闪电,正朝着城门疾驰!

月光下马上的人,身形魁梧如山,上身赤裸,一只手里,似乎还拎着什么东西。

“是…是典大人!”一名眼尖的士卒,认出了那匹标志性的乌云踏雪。

典大人回来了?

不是说去剿灭黄龙山三千贼寇了吗?

这才……这才一天不到啊!

“开门!快开门!”

城楼上的军官反应过来吼道。

“轰隆隆……”

沉重的城门,被缓缓拉开。

……

县衙大牢。

昏暗潮湿的牢房。

古越盘膝而坐,仿佛一尊枯槁的石像。

他的几个徒弟,则在一旁小声议论着。

“师兄,您说那个姓典的,是认真的吗?”

“我看八成是吹牛,说三天荡平黄龙山,这会儿估计不知道跑到哪个犄角旮旯里睡姑娘了!”

“可惜了,咱们还得在这鬼地方待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都闭嘴!”

古越呵斥了一句。

徒弟们立刻噤声,不敢再言语。

古越叹了口气。

他对那个叫典韦的年轻人有一丝好感。

可黄龙山张苍,绝非易与之辈。

那年轻人,恐怕会因为狂妄自大,白白送了性命。

“吱呀——”

大牢沉重的铁门被推开开。

一个浑身浴血的身影,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典韦!

他还是离开时的那副模样,只是身上的煞气,比之前浓烈了许多!

“老先生,我回来了。”

他随手将拎着的东西,往牢房门前一扔。

“咕噜噜……”

一个被劈成了两半的头颅,滚到了古越的面前。

那头颅上,满是虬髯,双眼圆睁,凝固着恐惧。

正是黄龙山大当家,张苍!

“这……”

“是……是张苍的脑袋!”

“天哪!他……他真的做到了!”

古越的几个徒弟,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一天!

从出发到回来,还不到一天的时间!

盘踞黄龙山手握三千贼寇的张苍,就这么被杀了?

古越也死死地盯着那颗头颅,苍老的身躯,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激动!

黄龙山张苍为祸一方,古越的家人、村子都被这群黄巾贼寇祸害。

原本想着等自己能出去,就一人前去复仇,没想到典韦一天不到就带着张苍头颅回来了。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典韦,深深作揖。

“老朽,古越,见过主公!”

他这一拜,心悦诚服!

“师父!”

“主公!”

他身后的六个徒弟,也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跪倒在地,对着典韦磕头认主。

之前所有的轻视、怀疑、不屑,在这一刻,全都被碾得粉碎!

典韦再收7名纹师,心情大好。

对着外面狱卒吩咐道。

“来人!把古越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好生安顿!

找最好的大夫给他们调理身体!”

“是!”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陈宫和楼玄,便带着黄龙山的战利品,回到了中牟县。

县衙府库里

众人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兵甲和财物。

陈宫叹道。

“擎宵兄,这……这黄龙山,也太富了吧!”

楼玄看着账本:“主公,初步清点,粮草足够我军三月之用,各类兵甲上千,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发财了!发财了!”

典韦两世穷人,这回总算见到属于自己的大钱了!

战争果然是来钱最快的手段!

有了这些,他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他当即拍板,宣布了自己的人事任命。

“公台,以后你就是我的军师,总管军政要务!”

“中牟县令是你的开始,但绝不是结果。”

陈宫早有认主之心,当场表明忠心。

“楼主簿,你为人正首,又有‘辨言’神纹,以后县中刑狱、民生、钱粮,都归你管!”

“古越老先生任我军,神纹官,负责为全军将士纹刻神纹!”

“巨能射,为我军弓手营统领!”

一番任命下来,各司其职,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势力雏形,便搭建了起来。

接下来的两个月。

整个中牟县,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陈宫和楼玄两名文士,将整个县城打理得井井有条。

而古越和他的几个徒弟,则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光。

他们没日没夜地待在军营里,为典韦麾下的士卒纹刻神纹。

典韦将从黄龙山缴获的所有财物,都投入了进去。

肉食、神纹所要的材料!

在他的不计成本的投入下,麾下士卒的实力,开始了爆炸性的增长。

原本县衙的几百名守军,加上从黄龙山收编的八百人,总数一千多人。

这两个月里,古越师徒,将没有神纹的士卒全都纹上了神纹!

虽然大部分士卒因为资质所限,只能纹刻3—6级但这己经是一股足以争霸的初始力量了!

更让典韦惊喜的是,在这些士卒中,还涌现出了两个天赋不错的,成功纹刻了12级神纹,被他提拔为十夫长。

而巨能射麾下的弓手营,除了他这个24级的统领,也多出了三名同样纹刻了12级神纹的十夫长!

典韦自己也没闲着。

他这段时间带着部队出去,将中牟县周边的黄巾余孽和山匪流寇,挨个清理了一遍。

一来是练兵,二来嘛,就是创收!

每次出征,都能缴获不少钱粮,勉强维持着军队的开销。

麾下的士卒,也从最开始的两千人,扩充到了三千之众。

不是他不想继续招人,实在是养不起了!

三千张嘴,每天人光吃,还没马嚼,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再不想办法搞一波大的,他这个主公,就得带头去喝西北风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dhei-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