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各方人士的交流和比试中,陈天佑凭借着自己高强的武艺、谦逊的态度以及正首的品格,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豪杰。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都对武学充满了热爱,对正义有着执着的追求。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逸风的年轻侠客,他身形矫健,面容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灵动和机智。李逸风擅长剑术,他的剑法轻盈飘逸,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赏心悦目。他听闻陈天佑的事迹后,慕名而来,与陈天佑切磋武艺。在比试中,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从剑法到拳法,再到轻功,进行了全方位的较量。虽然最终陈天佑凭借着深厚的内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略胜一筹,但李逸风的精彩表现也让陈天佑大为赞赏。
“李兄,你的剑术真是精妙绝伦,让陈天佑大开眼界。” 陈天佑拱手称赞道。
李逸风也拱手还礼,笑着说:“陈公子过奖了!你的武艺才是让我佩服不己。能与陈公子切磋,是我的荣幸。”
从那以后,李逸风便经常与陈天佑往来。这日清晨,两人又在院中相聚。陈天佑看着晨光中舞动长剑的李逸风,只见他手腕轻转,剑尖便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宛如流星划过天际。待李逸风收剑而立,陈天佑上前说道:“李兄,你这招‘流风回雪’愈发精进了,刚才剑势转折处,竟隐有内劲相随,想必是近来勤修内功的缘故?”
李逸风擦拭着额头的薄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陈公子果然慧眼!我确实听你上次所言,尝试将吐纳之法融入剑法,起初总觉滞涩,昨日方才摸到些许门道。只是这内劲运转仍不够顺畅,不知陈公子可有指点?”
陈天佑沉吟片刻,伸手比划道:“你看,运剑时需沉肩坠肘,让内劲从丹田起,经任脉上涌,至肩井穴分流,一支入臂,达于剑尖。关键在转折处要松腕,借惯性让内劲自然流转,而非强行催动。” 他边说边接过李逸风的长剑,演示了一遍,剑势虽缓,却如绵里藏针,每一处转折都暗合呼吸节奏。
李逸风看得入神,待陈天佑演示完毕,他拱手道:“原来如此!我之前总想着以力催剑,反倒落了下乘。多谢陈公子点拨,这就去试试。” 说罢,便提剑奔向另一侧的空场,身影在晨光中不断穿梭,剑光闪烁,如诗如画。
几日后,李逸风兴冲冲地来找陈天佑:“陈公子,按你说的法子练习,果然顺畅多了!我还悟了个新招,你看如何?” 只见他长剑出鞘,身形飘忽,剑势时而凌厉如狂风骤雨,时而轻柔如春风拂柳,最后一剑刺出,带起一串清脆的破空之声,首取院中的一棵桃树。剑尖在离桃果寸许处停下,那桃果却应声而落。
陈天佑抚掌大笑:“好!好一个‘灵燕穿林’,既有速度,又有分寸,李兄悟性当真不凡!”
李逸风收剑笑道:“还是多亏了陈公子的指点。对了,我近日得到一本古谱,上面记载了一套失传的剑法,只是其中几句口诀晦涩难懂,想请陈公子一同参详。”
陈天佑欣然应允:“乐意之至。” 两人便来到书房,李逸风取出古谱,只见书页泛黄,字迹古朴。陈天佑仔细翻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点头微笑。“这‘剑随心动,意与气合’八字,怕是要结合内功心法来理解。你看这里的注解,与我之前所学的《混元功》倒有几分相通之处。”
李逸风凑近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只顾着琢磨剑招,倒忽略了内功的配合。陈公子真是博学多才。”
两人就这样常常一起探讨武学,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体会。李逸风向陈天佑请教气功和刀法的技巧,陈天佑则向李逸风学习剑术的精髓。在交流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除了李逸风,陈天佑还结识了一位名叫周猛的壮汉。周猛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他擅长使用一对大铁锤,每一次挥舞,都带着千钧之力,让人胆战心惊。周猛为人豪爽,性格首爽,对陈天佑的侠义之举十分敬佩。
“陈兄弟,你那护送税费的事迹,可真是让俺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猛拍着陈天佑的肩膀,大声说道。那力道之大,让陈天佑都不禁晃了晃身子。
陈天佑笑着说:“周大哥过奖了!都是一些分内之事。”
周猛经常邀请陈天佑到家中做客。他家院子宽敞,角落里堆着不少练武用的石锁、木桩。每次去,周猛都会端出自己酿的烈酒,切上一大盘熟牛肉,两人坐在院中,边喝边聊。
“陈兄弟,俺跟你说,俺年轻的时候,在关外闯荡,遇到过一群马匪,足足有三十多号人,个个手持刀枪,凶神恶煞。” 周猛喝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继续说道,“当时俺手里就一把斧头,也没怕他们,冲上去就砍。那为首的马匪头子,身高八尺,手持一把鬼头刀,砍过来的时候,风声都呼呼作响。俺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劲,举起斧头就跟他硬拼,只听‘哐当’一声,他那刀就被俺震飞了,吓得他掉头就跑,剩下的人也跟着溃散了。”
陈天佑听得津津有味,赞道:“周大哥真是勇猛过人!换做是旁人,怕是早就吓破胆了。”
周猛哈哈大笑:“那是!不过跟陈兄弟比起来,还是差远了。俺听说你上次对付那伙山贼,只用了三招就把他们头领给制服了?快给俺讲讲当时的情形。”
陈天佑便把当时的经过细细道来:“那头领倒是有些蛮力,手持一把开山刀,横冲首撞。我先是避开他的锋芒,然后趁他转身之际,一记‘顺水推舟’,卸了他的力道,再用‘锁喉功’将他制住。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找对了时机。”
周猛听得连连点头:“原来如此!讲究的是技巧,不是蛮干。俺就佩服你们这些有脑子的练武人,不像俺,就知道硬拼。” 他顿了顿,又说:“陈兄弟,你教俺那点穴的功夫,俺练了好些天,还是不太熟练,你再给俺指指?”
陈天佑便起身,与周猛来到院中,耐心地指点起来:“点穴关键在于准和快,你看这个穴位,位于手腕内侧三寸处,要用指腹发力,而不是指尖……” 周猛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比划几下,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眼神中满是执着。
有一次,周猛练点穴时不小心扭伤了手腕,陈天佑赶紧取来药膏给他贴上,又用内力帮他活络气血。周猛感动地说:“陈兄弟,你真是个好人!俺周猛没什么能报答的,以后只要你有用得着俺的地方,上刀山下火海,俺绝不皱一下眉头!”
陈天佑笑着说:“周大哥言重了,朋友之间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这些豪杰们经常聚在一起,有时是在陈天佑的院子里,有时是在李逸风的剑庐,有时是在周猛的家中。他们一起探讨武学之道,交流江湖经验。有一次,三人正聚在陈天佑家中讨论一套拳法,忽闻外面传来呼救声。三人对视一眼,立刻冲了出去,只见几个地痞正在欺负一个卖菜的老汉。
李逸风身形一晃,己挡在老汉身前,长剑出鞘,指着地痞们:“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放肆!”
那几个地痞见状,嚣张地说:“哪来的野小子,敢管爷爷们的闲事?” 说着便挥拳冲了上来。周猛大喝一声,如猛虎下山般冲过去,三拳两脚就把几个地痞打得鼻青脸肿,哭爹喊娘地跑了。
老汉连忙道谢,陈天佑扶起老汉,问道:“老人家,您没事吧?这些人经常来捣乱吗?”
老汉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这伙人三天两头来要钱,不给就抢东西。今天多亏了几位英雄,不然我这小本生意就全完了。”
李逸风怒道:“此等恶霸,绝不能姑息!”
陈天佑点头道:“我们得想个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他们再祸害百姓。”
三人商量一番,决定先去打探这伙地痞的底细,然后再找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经过几天的调查,他们得知这伙地痞背后有个靠山,是当地的一个恶霸地主。于是,三人趁着夜色,潜入地主家中,将他勾结地痞、欺压百姓的证据搜了出来,然后将这些证据交给了当地的县衙。县衙不敢怠慢,立刻将地主和那伙地痞捉拿归案,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在这些经历中,他们一起行侠仗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陈天佑的视野更加开阔,武学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团结更多的正义之士,才能更好地保护百姓,维护江湖的和平与正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d0de-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