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死死盯着屏幕上的IP地址,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一下一下轻点。窗外,风从教学楼顶呼啸而过,吹得窗帘来回晃荡。她心里明镜似的,他们走到人生分岔口了。
江野靠在窗边,手机贴在耳边,正跟以前的电竞队友打听那所实验中学的事儿。沈雨桐缩在角落摆弄塔罗牌,一张“隐者”牌无声无息落到她手心,像是藏着天大的秘密。
“不能停。”林晚星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机房瞬间安静下来,“现在才刚开了个头。”
周晓然摘下耳机,眼睛瞪得老大:“你是说……接着查?”
林晚星点点头,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圈:“咱们发现的可不只是评分系统的问题,是整个教育体系有漏洞。要是现在放弃,以后还得有好多人被困在这套机制里。”
陈默推了推眼镜,想了一会儿:“你的意思是……你打算正式搞教育政策研究?”
“没错。”林晚星语气特坚定,“我要当教育政策研究员。”
这话一出,众人炸开了锅,王胖子差点被嘴里的零食呛着:“你疯啦?那可是体制内的工作!”
“没疯。”林晚星嘴角一扬,“这叫清醒。”
她慢慢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几个词——公平、算法、数据模型、AI招生。
“还记得咱们最初的目标不?”她回头看向大家,“可不是为了赢一场考试,而是让更多人能自由选未来。”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压抑劲儿。
陆飞挠挠头,满脸不解:“你真去搞这个,会不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不会。”林晚星眼神特别坚定,“我要用他们的规则,改写这场游戏。”
江野终于说话了,声音很轻,但特别有分量:“我支持你。”
“我也一样。”陈默点点头,“想真正改变评分系统,就得有人懂它、破它、重建它。”
周晓然“嚯”地一下站起来,斗志满满:“你想当研究员,我们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负责宣传,用Rap写教育科普专辑,让你的研究家喻户晓。”
“你这算当卧底啦?”林晚星笑着调侃 。
林晚星又笑了笑,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沈雨桐抽出一张新牌,轻声说:“这是‘力量’,象征内在信念,说明你不是一时冲动。”
林晚星望着那张塔罗牌,思绪飘回小时候,母亲送她的那本《中国教育改革三十年》,书的封面都泛黄了,可扉页上母亲写的那句话却清清楚楚——“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真正理解教育的人。”
那时她不懂,现在总算懂了。
“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她环顾众人,“但都走到这一步了,为啥不接着走下去?”
没人说话,却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江野拍了拍她肩膀:“那你得先考上相关专业。”
“我早查过了。”林晚星打开电脑,调出一份资料,“教育部首属高校有专门的教育政策研究方向,而且……”她顿了顿,“还有奖学金。”
“那咱们也别闲着。”陈默来了精神,“我帮你收集数据模型,分析评分系统的底层逻辑。”
陆飞咧嘴一笑:“我不懂这些,但打架我在行。”
沈雨桐摆弄着塔罗牌:“我能预测舆情走向。”
王胖子耸耸肩:“那我就负责给你们送饭。”
林晚星看着这群伙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本来以为会独自踏上这条路,没想到大家愿意陪她一起闯。
“接下来咋办?”江野问道。
“先定计划。”林晚星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思维导图,“第一阶段,整理之前的调查成果,弄出一份完整报告;第二阶段,深入研究‘Alpha - Edu’系统;第三阶段,联系专家,寻求学术支持。”
“听着像个创业项目。”周晓然调侃道。
“差不多。”林晚星笑道,“只不过咱们的产品是真相。”
“那现在就动手?”陈默拿出笔记本。
“等等。”林晚星拦住他,“还有件事。”
她打开邮箱,一封来自华东远程教育研究院(筹)的邮件在收件箱里闪着光。
“他们发了封邀请函。”她念道,“关于‘教育技术与公平发展’研讨会,邀我去做分享嘉宾。”
众人愣住了。
“这不就是幕后黑手之一吗?”江野皱起眉头。
“所以我更得去。”林晚星嘴角上扬,“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你这是自投罗网啊。”陆飞有点担心。
“不。”她摇摇头,“是主动敲门。”
会议室陷入一阵沉默……
突然,周晓然唱起一段Rap:“从考场到讲台, 从学生到研究员, 林晚星要打破天花板, 让教育不再只看分数线。”
沈雨桐笑着抽出一张塔罗牌:“正义。”
“嗯。”林晚星接过牌,“是时候行动了。”
当晚,主角团都聚在解压天台,星光洒在每个人脸上。
他们开始制定详细计划,墙上贴满了便利贴,红色的代表数据整理,蓝色的是舆论引导,绿色的为学术联络,黄色的是实地调查……
“西南那所实验中学必须去一趟。”林晚星手指地图,“那里藏着关键代码。”
“我跟你去。”江野想都没想就说。
“我也行。”陈默说,“涉及算法模型,我得亲自把关。”
“那我来安排行程。”周晓然掏出手机,“顺便准备点‘背景音乐’。”
沈雨桐默默翻开笔记本,上面全是神秘学符号和统计模型。
“我能帮你们算出最佳行动时间。”她说。
陆飞抱着篮球站在一旁:“那我干啥?”
“你呀。”林晚星笑着看他,“负责把我们安全带回来。”
“成交。”
夜风吹过,带着夏末初秋特有的味道,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使命。
第二天清晨,林晚星站在教学楼下,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一片片光影。
她深吸一口气,把手腕上的红绳又紧了紧。那是初中第一次获奖时系上的,现在颜色淡了,但依旧很结实。
她明白,这场战斗才刚刚打响。
而她,己然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cgbf-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