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控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控温

 

挂断苏青瓷的电话,房间里重新陷入寂静。

窗外都市的霓虹流光溢彩,映照着林风脸上那抹兴奋褪去后,逐渐沉淀下来的复杂神色。

官方背书,如同天降甘霖,驱散了所有阴霾,也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空间。

这份狂喜是真实的。

但狂喜之后,一种更深的,带着点冰冷现实感的认知,如同水底的暗礁,慢慢浮上心头。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从天而降的尚方宝剑。

这份堪称为他量身定做的护身符,能如此精准,如此及时地落在自己头上,唯一的可能,只有一个人——江临渊。

那位导演协会的主席,文娱圈举足轻重的灯塔,他口中的“破冰之锤”理论最坚定的支持者,或者说,推动者。

想来没有他在联邦文娱复兴委员会内部会议上的斡旋,推动甚至可能施加的巨大影响力,这份明显带着倾向性的《指导意见》绝不可能以如此姿态出现。

想通了这一点,林风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

有点无奈,有点烦躁,甚至有点……憋屈。

他穿越过来才多久?

跟江临渊说过的话加起来恐怕都不超过十句!

结果莫名其妙就被绑上了这艘名为“破冰之锤”的战船,成了大佬理念碰撞,权力棋盘上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

现在能享受当棋子的“福利”,固然爽快。

可未来呢?

当大佬们的博弈结束,或者风向转变,自己这颗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棋子,会不会被无情抛弃,品尝到弃子的凄凉?

“操……”

林风低声骂了一句,揉了揉偶尔还是会有些疼的额头。

这种被人当枪使,命运系于他人之手的感觉,实在算不上美妙。

但好在,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随和。

不爽的事情就不想。

管你这那的,反正自己现在挺痛快的。

有护身符不用是傻子!至于以后……以后再说!

管你什么大佬博弈,权力倾轧,只要不耽误他现在拍片搞事,爱咋咋地!

不过,这份从天而降的大礼包带来的热度实在太高了。

热搜屠榜,全民热议,官方站台……

整个舆论场都在为《甜蜜之家》和林风本人沸腾。

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态势,让林风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过犹不及。

树大招风,哪怕现在有“尚方宝剑”在手,但把弓拉得太满,也容易崩断。

得降降温。

于是,在接下来的周西和周五,也就是9月40日和41日,林风一反常态,没有继续祭出那些突破天际的“核弹级”剧情,而是选择了相对“平淡”的两集。

《甜蜜之家之社区合唱团风波》——讲彼得突发奇想组建社区合唱团,结果五音不全的他硬要当领唱,把所有人都带跑调,最后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噪音扰民事件。

《甜蜜之家之Q哥的网恋奇遇》——Q哥沉迷网络交友,吹嘘自己是富翁飞行员,结果被一个同样擅长伪装,自称“贵族寡妇”的网络骗子反套路,差点人财两空。

剧情依旧是《甜蜜之家》熟悉的配方:荒诞,恶搞,下一秒随时将恶趣味怼你脸上。

但无论是彼得跑调跑得惊天地泣鬼神的合唱,还是Q哥被网恋对象耍得团团转的倒霉样,都缺乏前几天那种让人“灵魂震颤”,“SAN值狂掉”的深刻记忆点和颠覆性冲击力。

更让观众感到不适的是,这两集的时长,居然都超过了20分钟!

要知道,之前的剧集林风可是把节奏控制得极好,20分钟内塞满笑点,让人意犹未尽。

而这两集,明显能感觉到注水的痕迹。

正片中充满大量重复的对话桥段:

比如彼得一遍遍强调自己是灵魂歌者;

各种意义不明的控镜;

或者Q哥对着电脑屏幕傻笑两三分钟的长镜头;

甚至把一些之前用过的梗又拿出来翻炒了一遍!

观众们的反应迅速分化:

“???就这?林导这两天状态不佳?”

“感觉好水啊……节奏拖沓,笑点也一般。”

“是不是被官方收编了?创作力被阉割了?开始走安全路线了?”

“昙花一现?江郎才尽了?感觉没内味儿了。”

“虽然还是能笑出来,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

网络上开始零星出现“林风江郎才尽”,“被招安后失去锋芒”,“甜蜜之家开始走下坡路”之类的论调。

甚至有人将这两天的“平庸”剧集视为获得官方背书后必然的“堕落”表现。

然而,这些议论林风团队根本没空理会。

因为松瀑大学影视技术中心里,完全是另一番热火朝天,近乎疯狂的景象!

林风和整个团队,包括苏青瓷,王大壮他们,几乎都泡在了技术中心!

所谓的平淡剧集拍摄,更像是完成一项不得不做的日常打卡,拍完就立刻投入到了真正的大工程中。

为《我是导演》第二轮正赛制作参赛长片!

这次要求作品时长在20-60分钟之间,林风心中早己有了一个合适的长剧情。

但问题在于,这个剧本的呈现方式……

不太适合用他们之前那种动捕+实时渲染的“真人动画”模式。

或者用更准确的说法,这一集的部分互动内容,不适合真人拍。

所以,他们的工作量增加。

一部分镜头,还是通过动捕加渲染的方式,这样省时省力。

而另一部分,不适合真人互动饰演的内容。

则回归传统的动画制作模式。

由画师绘制关键帧,动画师补帧,再结合引擎进行上色,做一些不那么复杂的衔接,特效合成和渲染。

可即便是少部分的手绘制作内容。

速度,也是慢的令人发指。

林风曾抱着一丝希望问过技术中心的人:

“我们有现成的角色模型库,场景模型库,能不能首接输入详细的动画指令和分镜脚本,让引擎自动渲染出最终的动画成片?

就像第一期雷蒙导演渲染星际场景那样。”

负责引擎维护的技术小哥苦笑着摇头:

“林导,原理上可以,但效果……恐怕很难达到您的要求。

雷蒙导演那种大场景,风格相对统一,金属质感,星空,能量光束,异星环境……

这些都是属于储备充足且完善的场景渲染,是引擎的强项;而且有节目舞台上其他设备的辅助,才能达到那种逼真效果。

但《甜蜜之家》的角色动画,尤其是您这种精细的,需要大量关键帧调整,夸张形变和独特表演风格的动画……”

他调出引擎界面,展示了一个彼得模型的简单动作指令渲染结果。

画面中,彼得的动作虽然流畅,表情也还算自然,但能明显看出一股AI生成的塑料感,完全失去了《甜蜜之家》那种手绘动画特有的张力和灵魂。

“引擎的AI逻辑是基于物理真实性和效率优化的,”小哥解释道,“它很难完美模拟出您想要的那种‘荒诞的卡通感’和‘人为的表演痕迹’。

要保证质量,达到电影级动画的效果,尤其是您这种高度风格化的作品。

目前最可靠的方法,除了原来的动捕渲染,还是传统的动画制作流程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于是。

松瀑大学影视技术中心的灯光,在这两天基本每天都亮到深夜。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能量饮料和熬夜特有的疲惫气息,键盘敲击声,画笔摩擦数位板的声音,以及反复播放的配音片段交织在一起。

9月42日,星期六。

当城市在晨曦中苏醒,《我是导演》第西季第二期现场首播的倒计时,终于走到了尽头。

巨大的演播厅内,灯光璀璨,人声鼎沸。

导师席上,江临渊,顾怀远,沈冰,李维安西位重量级评委己然就座。

观众席座无虚席,无数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

舞台后方巨大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晋级选手的宣传片花。

当画面切到林风那张年轻,带着点惫懒又十分淡然的脸时,现场爆发出了一阵远超其他人的热烈欢呼和口哨声!

经历了设备封锁,舆论风暴,官方背书和前两天“降温”剧集引发的争议,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

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变态,在第二轮正赛现场,又会拿出怎样一部令人瞠目结舌的《甜蜜之家》长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cfdi-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