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书册的能量提纯猜想验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7章:书册的能量提纯猜想验证

 

在明确了“城市核心圈”这一关键目标后,陆一鸣并没有立刻着手准备前往市中心的行动。他知道,那将是一段充满未知的凶险旅程,面对的可能是远比风行巨狼和黑蝎帮更为强大的敌人和更复杂的局面。在出发之前,他必须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底牌。

其中一个他一首萦绕在心头的猜想,便是关于神秘书册对能量的“提纯”与“压缩”能力。

自从他获得第一块陨石核心,书册开始吸收并转化能量以来,陆一鸣就隐隐感觉到,书册似乎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能量转换器。它在吸收驳杂的陨石核心能量后,反馈给他的,是相对纯净、更容易被他身体吸收和运用的能量。那么,这种“提纯”过程,是否可以被主动引导和强化?甚至,是否可以将提纯后的能量,以某种固态的形式“具现”出来,形成类似能量晶体的存在?

如果这个猜想能够实现,那么他将获得一种便携式的、高能量密度的备用能源。这对于长时间的探索行动,或者在战斗中需要快速补充能量时,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一鸣将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猜想的验证实验中。

他将图书馆三楼的一间小型储藏室清理出来,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能量实验室”。房间的墙壁,他用“具现”出的铅板和某种他模拟的、具有良好能量屏蔽效果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加固,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能量泄漏或意外爆炸。

实验台上,摆放着几块从黑蝎帮流浪者身上缴获的劣质陨石核心碎片。这些碎片蕴含的能量斑驳不纯,充满了各种杂乱的辐射和负面能量信息,如果是首接吸收,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这正是检验书册提纯能力的绝佳材料。

陆一鸣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略显激动的心情。他伸出右手,轻轻按在一块拳头大小的陨石核心碎片上,同时将意识沉入到与神秘书册的连接之中。

“书册,尝试解析并提纯这块核心中的能量,目标是获取尽可能纯净的、无属性的基础能量粒子。”他在心中下达了指令。

嗡……

神秘书册微微震动起来,一股熟悉的吸力从书册中传出,开始抽取陨石核心碎片中的能量。在他的“像素视界”中,那些驳杂不堪的能量流,如同浑浊的泥水般涌入书册。

与以往被动吸收转化不同,这一次,陆一鸣尝试主动用意念去引导和干预这个过程。他想象着一个精密的“过滤器”,将那些狂暴的、有害的能量杂质剔除出去,只留下最核心、最纯粹的能量单位。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那些驳杂的能量仿佛拥有自己的“意志”,不断冲击着他的精神防线,试图污染和同化他。陆一鸣只觉得头痛欲裂,精神力如同开闸的洪水般飞速消耗。

“不行……太粗暴了……”他很快意识到,单纯用意念去“过滤”,效率低下,而且对他自身的消耗也太大。

他想起了米淑琴教给他的那些关于“相变和临界现象”的知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形态的转变,能量是否也类似?不同性质的能量,是否也存在某种“相分离”的临界点?

他改变了策略,不再是强行“过滤”,而是尝试在书册内部,构建一个模拟的“能量离心场”。他想象着一个高速旋转的能量漩涡,利用不同能量粒子“密度”或“能量层级”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

这个想法,显然比之前靠谱得多。

在他的引导下,书册内部的能量流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那些驳杂的能量在“离心场”的作用下,逐渐分层。一些沉重的、污浊的能量被甩向外围,而一些轻盈的、纯净的能量则向中心汇聚。

“有效果!”陆一鸣心中一喜,但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离心场”的强度和转速,同时还要不断抵御那些被分离出去的负面能量的反噬。

这个过程,仿佛是在用精神力进行一场精密的微雕手术,对操控的要求极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台上的那块陨石核心碎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甚至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其中的能量正在被迅速榨干。而陆一鸣的额头上,也布满了豆大的汗珠,脸色因为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而显得有些苍白。

终于,当那块陨石核心碎片彻底化为一堆失去光泽的粉末时,陆一鸣感觉到,在书册内部,一小团????(印地语“大约”,应为中文“大约”)指甲盖大小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纯净能量团,正在缓缓凝聚。

这团能量,与他平时从书册中获得的能量性质相似,但更加凝练,更加纯粹,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精钢。

“第一步,提纯,基本成功了。”陆一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接下来,才是更关键的一步——将这团气态的纯净能量,“压缩”并“固化”成晶体形态。

他想起了《材料科学基础》中关于晶体生长的章节。晶体的形成,需要一个“晶核”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让原子或分子按照特定的晶格结构有序排列。

“能量粒子,是否也能形成类似晶体的有序结构?”陆一鸣在心中自问。

他尝试将那团纯净能量引导向书册内部一个他预设的、极其微小的“能量奇点”(这是他基于对空间和能量高度集中状态的一种猜想性模拟)。他希望这个“奇点”能够充当“晶核”的作用。

然后,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对这团能量施加“压力”。这种“压力”并非物理上的挤压,而是一种精神力层面的引导,他尝试将能量粒子的间距不断缩小,同时用自身的精神烙印,赋予它们一种趋向于稳定有序排列的“意愿”。

这个过程,比提纯还要凶险百倍。

能量在高度压缩的状态下,变得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剧烈的能量反冲,甚至导致书册受损。

“轰!”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那团好不容易提纯出来的能量,在他尝试压缩到一半时,突然失去了控制,猛地爆裂开来,化作一股狂暴的能量乱流,在书册内部肆虐。陆一鸣只觉得脑袋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书册也发出一阵????(韩语“不稳定”,应为中文“不稳定”)的嗡鸣,表面的光芒都黯淡了几分。

“咳咳……”陆一鸣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本源都受到了一定的震荡。

“太急躁了……”他擦去嘴角的血迹,眼中却没有丝毫退缩,反而闪烁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压缩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找到一个临界平衡点。”

他休息了片刻,待精神稍稍恢复后,毅然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谨慎。他先用一小部分提纯能量进行试验,逐步摸索压缩的力度和精神引导的频率。

失败……再次失败……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能量的浪费和精神力的巨大消耗。实验台上,一块又一块的劣质陨石核心碎片化为飞灰。陆一鸣的脸色也越来越苍白,身体因为透支而微微颤抖。

米淑琴好几次都想进来劝他休息,但看到他那种近乎偏执的专注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默地在门外等候,并为他准备好了恢复精神的草药茶和高能量食物。

不知过了多久,在经历了数十次惨痛的失败,浪费了几乎所有缴获来的劣质陨石核心后,就在陆一鸣的精神力即将耗尽,几乎要放弃的时候——

“嗡——!”

一声奇异的、宛如天籁般的轻鸣,突然从神秘书册中传出。

陆一鸣猛地睁大了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书册内部。

只见在那个他预设的“能量奇点”周围,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闪耀着极致纯净光芒的晶莹丝线,正在缓缓成型!

紧接着,更多的能量粒子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开始围绕着这根晶丝,按照一种极其规整的六方晶系结构,一层层地堆叠、凝结……

最终,当最后一丝提纯能量被消耗殆尽时,一颗约莫米粒大小,通体晶莹剔透,散发着柔和而纯净的白色光芒,内部仿佛有无数微小光点在流转生灭的微小晶体,静静地悬浮在书册的“能量奇点”之上。

它虽然渺小,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磅礴能量和秩序之美。

“成功了……我成功了!”

陆一鸣几乎是嘶吼出声,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狂喜与疲惫。他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他小心翼翼地用意念引导,将那颗米粒大小的晶体从书册中“取”了出来。

晶体入手微凉,质感坚硬,像一颗打磨到极致的钻石。其中蕴含的能量虽然不多,但精纯到了极点,几乎没有任何杂质。陆一鸣能感觉到,如果首接吸收这颗晶体中的能量,其转化效率和恢复速度,将远超首接吸收陨石核心。

“就叫你……劣等能量晶吧。”陆一鸣给这颗来之不易的成果起了个朴素的名字。虽然只是“劣等”,但这无疑是他掌握能量应用以来,取得的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之一。

这意味着,他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可控的能量储备和供给方式!

虽然制造一颗劣等能量晶的代价极大(耗费了大量劣质陨石核心和海量的精神力,成功率也极低),但只要能掌握其规律,未来未必不能制造出更高级别、更大体积的能量晶体。

这个发现,不仅为他即将开始的“城市核心圈”探索之旅增添了一张重要的底牌,更为他未来能力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门外,一首焦急等待的米淑琴听到房间内传来的动静,连忙推门而入。当她看到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但眼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光彩的陆一鸣,以及他掌心那颗米粒大小、散发着奇异光芒的微小晶体时,这位博学的物理学教授,也忍不住露出了震惊和赞叹的神色。

“陆一鸣,你……你做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陆一鸣虚弱地笑了笑,举起手中的劣等能量晶:“是的,米教授。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我确实做到了。”

科学的灯塔,再次照亮了异能前进的道路。而这一次,它点燃的,是关于能量本质的璀璨火花。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bagi-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