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并意外地让神秘书册吸收了那个疑似“原型能量核心”的奇异晶体后,陆一鸣并没有立刻离开那个被战斗机器人守护的圆形大厅。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怀中的神秘书册正在发生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剧烈而深刻的蜕变。
书册的封面,原本是古朴的暗色皮革质感,此刻却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般,散发出一种如呼吸般明暗交替的幽蓝色光晕。那枚新镶嵌在封面中央的、内部仿佛蕴藏着一片璀璨星河的微小晶体,更是如同书册的“第三只眼”,不断地释放出丝丝缕缕的、精纯无比的特殊能量,缓缓地融入到书册的每一个“细胞”之中。
陆一鸣能感觉到,书册内部的能量结构正在发生着某种复杂的重组和优化。那些他曾经用来记录信息、模拟物质、转化能量的“功能模块”,似乎都在这股新能量的滋养下,变得更加凝练、更加高效、也更加……深不可测。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错觉,仿佛这本神秘的书册,并非一件死物,而是一个正在缓慢苏醒的、拥有自身意志和成长潜能的“活的知识库”或“能量生命体”。
这种蜕变的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当书册表面的光芒逐渐内敛,那枚星河晶体也停止了能量的单向输出,转而与书册形成了一种更加稳定和和谐的共生关系时,陆一鸣知道,书册的这次“小升级”,己经基本完成了。
他迫不及待地将意识沉入到与书册的连接之中,想要看看这次吸收了“原型能量核心”后,书册究竟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首先,他感觉到,书册内部的能量储备上限,比之前至少提升了数倍!而且,这种新储备的能量,其“质量”和“精纯度”,也远非之前吸收普通陨石核心能量可比。如果说之前的能量是普通的煤炭,那么现在的能量,就如同高纯度的核燃料,蕴含着更加磅礴和可控的力量。
其次,他发现,自己对“模拟”、“具现”、“强化”三大核心能力的掌控力,似乎也因为书册的升级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间接提升。例如,他现在进行“模拟”分析时,对微观结构的解析精度更高,速度也更快;进行“具现”造物时,对材料的塑形和能量的灌注也更加得心应手;而“强化”自身时,能量的转化效率和持续时间,似乎也有了细微的改善。
这些都还只是初步的、表层的好处。真正让陆一鸣感到惊喜和期待的,是当他尝试翻阅书册的空白页面,想要记录一些新的信息时,他惊讶地发现——
在书册那些原本空白的、用于被动记录的页面之后,竟然真的多出了一页全新的、散发着淡淡银色光辉的、仿佛由无数微小光点和复杂符文构成的“功能页”!
这一页,与之前所有记录着具体物质信息或生物结构的页面都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充满了未知可能性的“研究索引”或“能力导向”界面。
页面上,并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文字描述或图像信息,而是布满了各种陆一鸣完全看不懂的、比之前在通道墙壁上看到的古奥符号还要复杂和深邃的动态符文。这些符文以一种特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个如同星云般旋转的、大小不一的“能量漩涡”或“信息节点”。
在这些“能量漩涡”的中央,隐约浮现出一些更加模糊和抽象的、类似三维立体投影般的动态图表和符号链。这些图表和符号链似乎在不断地演化和变幻,充满了不确定性,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尚未被完全解析或激活的“潜在功能”或“研究方向”。
陆一鸣尝试用自己的精神力去触碰其中一个看起来相对清晰一些的“能量漩涡”。
“嗡……”
当他的精神力接触到那个漩涡的瞬间,一股庞大而驳杂的、远超他目前理解能力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猛地涌入他的脑海!
这些信息流,并非具体的知识或数据,而是一些关于“能量的本质形态”、“亚原子粒子的波动与干涉”、“高维空间的几何结构”、“信息熵与宇宙演化”等等,一些极其前沿、极其深奥、甚至带有一些哲学思辨意味的模糊概念和理论框架!
陆一鸣只觉得自己的大脑像是被强行塞进了一整个宇宙图书馆,无数玄奥难懂的符号和公式在他眼前飞速闪过,让他头痛欲裂,几乎要当场晕厥过去!
“停……停下!”他连忙切断了与那个“能量漩涡”的精神连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脸色苍白如纸。
仅仅是接触了不到一秒钟,他就感觉自己的精神本源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这种感觉,比他当初模拟记忆合金时还要难受百倍!
“这……这到底是什么?”陆一鸣心有余悸地看着书册上那个依旧在缓缓旋转的“能量漩涡”,眼中充满了困惑与敬畏。
他隐约明白过来,神秘书册在吸收了“原型能量核心”的特殊能量后,似乎不仅仅是提升了现有的功能,更是……解锁了一些通往更高层次知识和能力的“钥匙孔”!
这些新出现的“功能页”和“能量漩涡”,很可能就代表着一些极其深奥的、关于宇宙本源法则或超前科技的研究方向。以他目前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力水平,根本无法理解和驾驭它们。
但他也能从中捕捉到一些极其模糊,但却让他隐隐感到兴奋的“关键词”或“提示”。
例如,在他刚才接触的那个“能量漩漩涡”中,他依稀捕捉到了几个反复出现的、与“能量结构分析”、“微观粒子干涉”、“量子纠缠态调控”相关的模糊概念。
这意味着什么?
是否意味着,如果他未来能够掌握这些方向的知识,他就能利用书册,去更深层次地解析和操控能量的形态?甚至,能够干涉和调控物质在量子层面的行为,从而实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无中生有”或“点石成金”的神迹?
他又尝试着去感知其他几个稍微小一些的“能量漩涡”。虽然他不敢再轻易用精神力去首接触碰,但通过书册之间的那种微妙感应,他还是能模糊地捕捉到一些其他的“研究方向”的提示:
有的似乎指向“空间曲率引擎的理论基础”;
有的似乎暗示着“意识上传与信息永生的可能性”;
有的甚至涉及到“多维度宇宙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每一个方向,都像是一扇通往未知新世界的大门,充满了无穷的诱惑,但也充满了难以想象的挑战。
“看来……神秘书册的真正潜力,远比我想象的要恐怖得多。”陆一鸣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敬畏。
他知道,这些新解锁的“潜在功能研究方向”,在短时间内,他恐怕都无法触及。这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突然得到了一本记载着微积分和相对论的天书,虽然知道里面蕴含着无上的智慧,却根本无从下手。
但他并不气馁。因为,书册至少为他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只要他能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力,总有一天,他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深奥的奥秘,将这些“潜在功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强大能力。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先提升基础。”陆一鸣很快就冷静下来,做出了最务实的选择。
他决定,暂时不去碰触那些过于深奥的“能量漩涡”,而是先尝试利用书册升级后,对现有能量感知的微弱提升,以及对电子设备更强的解析能力,去彻底探查清楚这个地下遗迹的秘密,并从中获取一些对他目前更有用的技术和资源。
例如,那个废弃的数据中心里,被特殊防护罩保护起来的核心服务器,里面是否就隐藏着关于这些“深奥研究方向”的更具体的资料?或者,这个遗迹本身,就是某个“深奥研究”的实验场所?
他将新出现的那一页“功能页”暂时“关闭”(通过意念引导,那些复杂的符文和能量漩涡缓缓隐去,恢复成普通的空白页面),然后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眼前的探索任务上。
他小心翼翼地在这个曾经存放“原型能量核心”的圆形大厅内搜寻了一圈。除了那些己经彻底报废的战斗机器人残骸,以及一些被破坏的能量约束装置外,他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那个被陨石核心激活的圆形凹槽,在“原型能量核心”被书册吸收后,也彻底失去了光芒,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金属孔洞。
“看来,这里只是一个单纯的能量存放和供应区域。”
陆一鸣决定离开这里,返回数据中心,想办法启动一台边缘终端,看看能否查阅到一些关于这个地下遗迹的日志或管理信息。
书册的这次升级,虽然没有立刻赋予他毁天灭地的强大能力,但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未来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也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知识,才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
而他,将在这条永无止境的求知道路上,砥砺前行。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bagi-1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