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六月初二,洛阳城的蝉鸣像乱了调的琴。蔡邕站在崇德殿外的槐树下,望着殿内晃动的人影,手指把李轩的信笺攥出了褶皱。信末那句“轩儿盼先生携文姬归雁门”的字迹还带着墨香,让他想起三年前春末——李轩跪在太学的杏树下行拜师礼,身侧的文姬抱着《毛诗》,耳尖泛红。
“蔡大人,”小黄门从殿内探出头,“董太尉召您进去。”
蔡邕深吸一口气,把信笺塞进袖中。殿门上方“正大光明”的匾额被董卓的狼头旗遮了半幅,像根刺扎在他心口——三年前李轩拜师那日,他曾指着匾额说:“为臣者,当守这西字。”
殿内,董卓斜倚在御座旁的檀木椅上,手里转着颗夜明珠。李儒正把一卷竹简递给汉献帝刘协:“陛下,这是新拟的‘拜董公为太师’诏书,您盖个印吧。”
刘协捏着玉玺的手在发抖。董卓突然拍案:“磨磨蹭蹭的,当这是太学讲经呢?”
刘协的眼泪砸在玉玺上,“啪”地盖了下去。
“好!”董卓大笑,“蔡伯喈,你给某写篇《太师颂》,要比司马相如的《封禅文》还漂亮!”
蔡邕向前一步,声音平稳得像山涧水:“董公,某今日要辞官。”
殿内瞬间静了。李傕的酒盏“当啷”掉在地上,郭汜的手按在剑柄上。
“辞官?”董卓眯起眼,“你当这朝堂是你家菜园子?”
蔡邕摸出辞官表:“老母在陈留郡病重,无人奉养。”
董卓冷笑:“你老母早三年就没了!”
蔡邕望着刘协苍白的脸,想起三年前李轩拜师时,也是这样站在殿外,说“邕愿为先生执经”。他喉结动了动:“董公若不信,某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但某的女儿文姬……她自小体弱,离不得我。”
李儒突然笑了:“把文姬留下,保你平安。”
蔡邕想起昨夜女儿捧着李轩送的木雕小鹿,说“爹,我想回雁门”。他摇头:“文姬离了我,连《毛诗》都读不全。”
董卓盯着他看了半刻,挥挥手:“滚吧!某的洛阳,不差你一个酸儒!”
二、深院辞行:小窗灯映旧罗衣
同日傍晚,蔡府西厢房里,蔡文姬正收拾木箱。箱底躺着那只木雕小鹿——三年前李轩带她游洛阳,在南市木作铺亲手雕的,说“文姬属鹿,要永远蹦跳着”。
“文姬,”蔡邕站在门口,“明日走轘辕道,李使君的暗桩会接应。”
蔡文姬抬头:“爹,《熹平石经》拓本都带走?”
蔡邕摸着檀木匣:“这些字是圣人的骨血。李使君说,雁门的太学要把石经刻在山壁上——就像三年前他陪你在烽火台刻字那样。”
窗外传来叩门声。王允抱着锦盒进来,盒里是件月白罗裙:“董卓要纳貂蝉为妾。”
蔡文姬握住王允的手:“王叔叔放心,文姬会护着貂蝉姐姐。”她想起三年前李轩带她游金市,遇到小乞儿时说“要记得,这天下有很多需要护着的人”。
蔡邕点头:“今夜让貂蝉扮书童,一起走。”
三、夜启行装:车辚辚过洛阳桥
六月初三丑时,蔡府后门停着三辆青布马车。貂蝉穿着短打,手指还留着李傕抓过的红印。
“蝉儿,”蔡文姬给她披披风,“雁门的风大,别冻着。”她把木雕小鹿塞进貂蝉手里,“这是李哥哥送我的,带着它,咱们不怕黑路。”
马车过洛阳桥时,巡夜小校举着火把:“蔡大人?董太尉说您辞官了?”
蔡邕塞钱过去:“老夫人临终前说,要穿雁门的棉布寿衣。”他想起三年前李轩在雁门织坊,特意为文姬染的杏红棉布,“那布软和,像春天的云。”
西、山径遇伏:松涛声里剑影寒
六月初五,轘辕道被巨石拦住。二十几个马贼冲出来,带头的举刀:“杀蔡邕的赏千金!”
刀光劈向蔡邕时,一道银光射来——赵广跃下树,银枪指住马贼咽喉:“雁门飞骑军在此!”
蔡文姬望着赵广腰间的雁门军令牌,想起三年前北邙山遇马贼,李轩也是这样举剑护在她身前,说“文姬别怕,有我在”。
“赵将军,”她轻声问,“李使君……他可好?”
赵广眨眨眼:“李使君天天念叨您呢。说您走后,他总去烽火台坐着,对着洛阳方向发呆;说您送他的杏红剑穗,他一首挂在剑上。”
五、雁门初望:松涛声里故人来
六月初七午后,雁门关望楼传来号角。李轩在校场看演练,抬头见三辆马车驶来,车旁是“飞”字旗。
他心跳加快——三年前春末,他也是这样站在校场,望着蔡邕的马车驶入雁门,车帘掀开时,文姬探出头,发间别着朵杏花,说:“李哥哥,这是洛阳的杏。”
“使君!”赵广跑过来,“蔡使君到了!”
蔡邕掀开车帘:“李使君,别来无恙?”
李轩还礼:“先生肯来,雁门的太学能多十间校舍。”他的目光掠过蔡邕身后,落在车帘微动处——那里有个身影,发间似有杏花轻颤。
“爹,”蔡文姬探出头,手里攥着木雕小鹿,“这位是赵将军说的李使君?”
李轩望着她——三年前的小娘子,如今眼尾还留着当年杏花落在脸上的痕迹。他喉咙发紧:“文姬,雁门的星星,还认得吗?”
蔡文姬眼眶红了。她想起昨夜在马车上,貂蝉握着她的手说“李使君是英雄”,又想起李轩信里画的小松树——那是两人在雁门烽火台刻的“轩”“姬”二字旁,新长出来的小松苗。
“李哥哥,”她说,“雁门的星星,我从未忘过。”
貂蝉从车里下来,望着李轩腰间的杏红剑穗,笑了——她知道,王允的托付,终是落进了最稳妥的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b0eb-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