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学外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学外语

 

晨光熹微,沈公馆深处那间宽敞的书房兼临时学堂,空气中除了惯常的墨香纸味,又多了一丝异样的紧绷。

长条书案前,林晚和查理斯并排而坐。

书案上除了笔墨纸砚,还多了几本簇新的、装帧各异的书籍——硬壳烫金的英文课本、浅褐色封面的日文平假名片假名入门、以及一本深蓝色布面、印着烫金意大利字母的语法书。

沈白端坐于主位的宽大书桌后,并未像往常那样处理文件,而是罕见地亲自在场。

他手里拿着一份摊开的英文报纸,姿态闲适,深灰色的西装马甲勾勒出挺拔的身形,目光低垂,似乎专注于报上的新闻。

但那股无形的、掌控一切的气场,却如同实质的冷空气,弥漫在整个空间,让书房里另外两位新面孔——外语教师——都下意识地挺首了腰背,神态恭敬中带着拘谨。

一位是约莫西十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英国绅士史密斯先生,穿着剪裁合体的三件套西装,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气质严谨。

另一位则年轻些,是位约二十五六岁的日本女子,藤原静子,穿着素雅的浅色和服改良裙装,头发盘得一丝不乱,姿态恭谨柔顺。

“开始吧。”沈白头也未抬,淡淡地吩咐了一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史密斯先生立刻清了清嗓子,拿起那本硬壳英文课本,翻开第一页。他用清晰、标准、但语速刻意放慢的英文说道:“Good m, Miss Lin, Master Charles. Today, we begin with the most fual: the alphabet and basic greetings.”(早上好,林小姐,查理斯少爷。今天,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字母和基本问候语。)

他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临时架起的黑板上写下大大的“A”,然后转过身,指着字母,用中文清晰地重复:“A。发音是 /e?/,如同‘哎’的拉长音。跟我读:A——”

林晚前世有即使上过学,但英语也学的甚少,此刻集中精神,努力将记忆碎片拼凑起来。

她看着黑板上的字母,嘴唇微动,无声地模仿着史密斯先生的口型。

旁边的查理斯则显得轻松许多,意大利语和英语同属拉丁语系,字母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他跟着史密斯先生大声朗读:“A——”,发音标准流畅,带着孩童特有的清亮。

“Very good, Master Charles!”(非常好,查理斯少爷!)史密斯先生眼中露出赞许,随即看向林晚,带着鼓励的微笑,“Miss Lin, please, louder.”(林小姐,请大声些。)

林晚深吸一口气,努力克服那点因沈白在场而产生的莫名拘谨,清晰地开口:“A——” 声音不大,但准确。

沈白的目光似乎从报纸上抬起了一瞬,极其短暂地扫过林晚专注的侧脸,随即又落回报纸,仿佛只是随意一瞥。

课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字母、简单的单词(book, pen, hello, goodbye)、最基础的问候对话。

史密斯先生很有耐心,讲解清晰,不时穿插着简单的图片辅助理解。

查理斯学得很快,常常能举一反三,偶尔还会冒出一两句意大利语单词来对比,引得史密斯先生笑着纠正。

林晚则显得更为沉静,她听得极其专注,每一个单词都努力记忆其发音和拼写,并在面前的纸上用娟秀的繁体字仔细标注上近音字或释义。

当史密斯先生教到“Thank you”(谢谢你)时,他微笑着说:“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phrase. Politeness is key in any language.”(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短语。在任何语言中,礼貌都是关键。)

林晚在心中默念,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Thank you”的字母。

这时,她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到主位上的沈白,似乎几不可察地、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

那动作快得如同错觉,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让她心头微微一震。

她立刻收敛心神,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史密斯先生的课程结束,藤原静子立刻起身,对着沈白的方向深深鞠躬,姿态谦卑恭顺到了极致。

然后才转向林晚和查理斯,同样行了一个标准的日式鞠躬礼,用发音清晰但略带口音的中文说道:“林小姐,查理斯少爷,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我是藤原静子,负责教授二位日语入门。”

她的声音轻柔,如同春风拂柳,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种日本文化特有的严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她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平假名的“あ”(a)和片假名的“ア”(a)。

“这是日语发音的基础,五十音图的第一个音,‘あ’。”她指着平假名,用日语清晰地发音,“あ——” 然后又指向片假名,“ア——”。

接着,她拿起一支细杆毛笔,蘸了墨,在铺开的宣纸上,一笔一划,极其工整地示范书写,动作如同仪式般优雅而精确,带着一种刻入骨髓的规范。

“笔顺,非常重要。请务必按照正确的笔顺练习。”

林晚凝神观察着她的动作,一丝不苟地模仿着,在面前的宣纸上落笔。

毛笔对她而言并不陌生,但书写这种完全陌生的符号,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去控制笔锋的轻重转折。

查理斯则看着那些弯弯曲曲的符号,小脸皱成了苦瓜。他拿起毛笔,姿势别扭,写出的“あ”歪歪扭扭,墨迹晕开一大团。

藤原静子并未责备,只是走到查理斯身边,微微俯身,用极其轻柔但不容置疑的力道,调整他握笔的手指:“查理斯少爷,请这样握笔。手腕放松,但手指要稳。”

她的指尖微凉。然后,她拿起一张新纸,再次工整地示范了一次,速度放得更慢,“请看,这样写。”

轮到教授简单的问候语“こんにちは”(konnichiwa,你好)时,藤原静子要求两人必须配合标准的鞠躬动作。“语言与礼仪一体。”

她认真地解释,并亲自示范了不同场合下鞠躬的角度,“面对尊长,需深躬。平辈之间,十五度即可。请跟我做:こんにち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0hff-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