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初步修习符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初步修习符箓

 

那就是游戏里弓箭手是典型的攻高防低,但实际上想要拉动具备相当破坏力的弓,弓箭手本身得具备相当臂力,还得具备相当耐力。

那么问题来了,有这样力量和耐力的人,被近身后是脆皮吗?

今天和李西打,他收获很大。

因为李西身体很胖,但使用法门后速度却不慢,而胖子的优势再打出两个阖雷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这死胖死比他耐操得多。

两记阖雷打完,他都觉得太奶魂穿过来接他了,死胖子仍旧问题不大。

甚至,要不是最后断腿,这死胖子还有相当大的耐冲击力跟他硬碰。

“啊……操了,我怎么这么菜呢,我特么又不姓蔡也没中分啊……是不是头发和这里人比太少了,显得有些头顶尖尖?也不对啊,头顶尖尖可就不菜了,那都能发动因果律逻辑律武器了……”

复盘中回想起今天自己的狼狈样子,他就泄气,心里难受。

当什么狗几把的穿越者,人家穿越打个架,斗个法,输都输得漂亮,更何况赢还是常态,他赢了都跟条丧家之犬一样……

人家比你牛逼,就可以说话不算话。

要不是人家爷们儿开门做生意要脸,自己打完一架站着都费劲,别说真打,只怕要被摁在地上吃耳光……

他妈的,吃耳光还好。

要碰上田八这样的,都不知道要被吃啥。

重新修整完一遍所有琢磨出来的法门,许烛之目光又落在“青鹤符”上。

整本书内容比较多,他没有过目不光的本领,不过都记住了。

记忆也是有技巧的,先把整本书分纲领,每条纲领都能起一个篇章,这个起篇章的根本其实就一句话的核心。

篇章就是解释这句话的。

记住这句话,理解这句话,这就行了,不用每一个字都记住。

“三段式么,符头,符心,符脚——敕令,神明,命令。”

想这么复杂的没用,因为画符还要用毛笔。

用毛笔,笔杆硬,毛软,一阴一阳……

手中握的不是笔,是两仪西象。

用两仪西象来画天地画神明,以此见众生,这就是“灵篆”。

一说到写毛笔字,他又一阵苦笑。

先不说练习符箓需要笔墨纸砚,他还需要一张桌子。

曾经为了比赛获奖,他想起自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日子。

他想感谢的不是把自己领入这条路的指导老师。

其实指导老师只是会用个毛笔而己,后来想想也不咋滴。

他真正想感谢的还是那个隔壁老头,教他临摹碑刻,学魏碑。

魏碑金石气重,初学学的是《张猛龙碑》,后来学的是《郑文公碑》,最后学的是《始平公造像记》,雄浑刚健。

他的性格人家都说是阴沉,学魏碑很不合适,一开始写得很不舒服。

但时间长了,磨起来了,笔力就有了。

所谓笔力,就是把纸张作为石头,毛笔作为刻刀,用柔软书写刚硬,能够写到与刀刻一般棱线笔首锋利干净的字,这对毛笔掌控力就达到了一定程度。

有这个掌控力,再写学校规定参赛的颜、柳、欧,其实更容易。

邻居老头拿报纸给他练,还告诉他,等回头要学一学《自叙帖》《古诗西帖》和《冠军帖》,因为学魏碑诚然可以练笔力,但字幅整体内容,还要讲究一个贯气流畅,也就是字和字之间要有那种明显且强势的内在关联性。

如果按照一级一级晋级学内在“气贯”,就是得学楷行草这么来。

但是对于许烛之这样没有合适老师教导的,想要明白什么是“气贯”,就只能从“气贯”普遍最强的草书开始学。

不过这对许烛之来说又是一种折磨。

写魏碑的习惯,让他再学草书线条灵活多变与流畅,等于是把建好的高楼一层层拆掉再重建,而非轰然倒塌再重建。

再后来……也没后来了。

邻居老头没了,在他上学时没的,他后来学业繁忙这个也没需要,基本就彻底放弃了,从没想过这种东西还有用的一天。

倒是眼前,开始练画符,好似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画符么,本质还是书法。

但这个和书法还完全不一样,成分很复杂。

从怀中藏着的符箓来说,符头敕令风格,看上去就是用刀刻行书,既要有金戈铁马的决绝,又要有潇洒流畅,然后接下来关于用神明的名字来画“神明”,则完全是行草,最后“命令”则类似章草。

三种不同书体,写完后还要合周天。

离谱的就是敕令符头和命令符脚,金石意的行书要和章草完成闭环合周天。

他越看,越觉得这灵篆真特么难。

尤其是灵篆规则也比较明确,符头符脚相合完成闭环时,要进行额外笔法程序,形成一个独特的印记,这道印记在整个灵篆上占比极小,但却是决定性的,这合周天最后一步关键程序的名字就叫“符胆”。

符胆,即符头符脚缔结所成。

可这才哪到哪啊,就算能用毛笔写好,这才是基础。

没有观想,这玩意儿则毫无用处。

现在来看,整个画符最关键的地方其实也是符胆。

用符脚去勾一开始就留下引子的符头结成符胆,完成最后的闭环,形成合周天时,观想中是要进行“印章”观想的。

这个印章就是神明下令的“虎符”,不过在神明则叫“神符”。

作为一个头次正式接触这玩意儿的门外汉,不是从头到尾一点一点学习的,许烛之一次性吸收完所有知识,人都是麻的。

深呼吸,人麻很正常。

这种知识有点冲击原来所学习的修炼体系。

完全是两种东西。

但他很确定,这里面还少了呼吸吐纳。

因为他写书法时就知道,控制自己呼吸很重要。

甚至写多了,不同书体,不同字,不同结体,都需要不同呼吸。

一切都是为了形成不同效果,自然流畅。

在观想中把这一切整理好后,他随便拿起一根树枝,就在地上画了起来。

老规矩,既然一次性吃不下这个东西,那就拆解。

先拆成三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练。

拆完后,发现三部分还是太多,那就继续拆。

拆到适合自己的基础开始练习,宛如在一团乱麻中找到绳头一般,找到可以那个牵引自己帮助自己,进入这一条道的点就行。

不能一顿整体乱写,那样写的越多错的越多。

关键他没有老师可以依靠。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hb00-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