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呐,这个就叫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呐,这个就叫科学

 

一阵喊大黄阿旺的娴熟叫法,便见夜色下湍急的河面似乎有什么涌动蹿行,水流变得不太寻常,然后一阵过后,忽然一条大鱼飞到了岸上来。

一条过后接着一条,老样子三条。

和先前不同的是,都是母的。

和先前一样的是,都很大。

“做得好。”

许烛之看着趴在岸边的白化鲛人,笑着摸了摸它脑袋,给了肉干。

就像是哄小狗似的。

他把这些鱼给处理了,仍旧把内脏扔给不知何时爬到跟前、一声不响默默等待着的赖克宝,然后把鱼籽好好弄一下,这次做得细腻一点。

将鱼籽、鱼鳔放入肥鱼肚子中,用鱼骨穿起来后,再把鱼被包好。

最后用黄泥再好好包一层,仍旧暗火坑中埋起来。

剩下的鱼肉则处理一下,挂在树枝上串起来,放在火堆这儿醺烤。

他坐在石头上休息,却也坐不住。

先是起身把蹴踢,炮冲,指绝斩,扣石手,飞石术给好好提升了一下。

然后又研究了一下临时搞出来的这个步法和拳法。

这个步法和拳法,显然都是从蜕凡三境的拔泥步上蜕下来的。

步法就叫“新月步”吧,拳法则叫“凌日拳”。

新月步自不必说了,速度很快,用来闪躲挪位很不错。

就是接下来要多练练挪转的距离。

现在距离还是太短,一次性虽然挪的弧度很大,但挪完了距离目标却不远,两步也就是六尺都没有,也就五步。

要挪近其实很容易。

至于凌日拳,和炮冲还不一样,这拳力量并不算大,但就是速度快。

炮冲则相反,曲臂完再打出去,蓄积的力量足够,威力就大。

但凌日拳有个优势,那就是和新月步一起,都是完美契合拔泥步的。

可以在踩着拔泥步的过程中,呼吸吐纳上无缝衔接使出。

只是这也不是什么大优点。

一旦碰撞阖雷,就会互相之间冲散周天。

冲散周天后调息重合周天,再打出法门,其实用不用拔泥步都一样。

“其实我的缺点有很多,比如说实战经验不足。”

“第一次新月步到李西后面,有经验的话一击就完事了……”

“唉,这个就别提了,经验经验,经历了验证了才是自己的。”

“空想多练也没用,实际情况得来的总不一样。”

“没有足够斗法积累,想得再好也只是脑袋尖尖,头顶中分。”

“不过,另一个缺点倒是很明显,必须得加强。”

这个缺点就是合周天的速度,太慢了。

如果太能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比李西更快用出法门。

这都是先机啊。

此外就是调息经验也不够,只有琢磨出一个足够快的调息技巧,以此快速将呼吸吐纳恢复,这才能更快进入周天。

只是话说回来,李西显然也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调息的问题,首接用战斗干扰来影响别人。

这样有准备打没准备,一边干扰一边调整……

“诶?为什么能在气机紊乱的情况下,一边打架一边调整?看整体情况,好像这种方式比正常调息恢复还更快……”

科学思维第一个不是实验控制变量,也不是观察,而是学会整理。

通过整理来观察,提出猜想,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由此再验证,得出结论,然后根据结论继续实验等等。

其实有些事,一整理就能看出问题了。

许烛之用降噪吐纳术闭目来观想整理。

观想世界中,他不断将今日打架过程的记忆,变成第一视角影像了回放。

看了半晌后他立刻就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体内气机紊乱时,身体如果不动,气机就相当于是在一个固定房间内乱蹿的小球,如果身体动了,那么小球就在一个变化的房间里乱动,可是看着是乱动,其实得顺应房间变化,这就等于被房间强行牵制着进行走了,自然更容易恢复规律。

比如说,现在连续打了一分钟拳停下后,呼吸乱了。

怎么快速调整呼吸?

首接做一个快速奔跑运球上来的动作,就能够解决。

整个过程中,因为身体规律发力,气机被强制牵引。

由此,许烛之再次发现了这个问题更深一步的关键。

那就是——发力。

是了,气机被强制牵引,是因为身体发力。

就像刚刚小球和房间的例子,小球强行恢复规律,是因为房间在规律变动,但房间规律变动,是因为有力量让房间在动。

那么,能不能让这股外力,首接催动?

许烛之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只是不知道可行与否。

他起身来到了旁边树下,抬手一拳打出。

砰!

这一记拳头用了“拳法·炮冲”,打完之后树干出现拳印,拳印深入树木半个拳头,力道增加了但反力依旧,和平日里一样。

只不过,没经历过实战,平日里根本不会注意这点。

现在发现这问题的弊端了,他如果能解决掉,也能提升平日里修炼效率。

因为平日都是通过深呼吸之类的自然恢复的。

感受着气机紊乱,他抬起脚狠狠一跺。

砰。

一脚跺下,狠狠呼气。

只觉体内紊乱的气机,像是房间内乱窜的小球,忽然被一阵大风刮了下,刮完后仍旧乱窜,却不是那么活跃了。

相当于恢复了三成。

“有用,但还不够,河边土地太软,吸收掉一部分力量……”

如果是硬地面,估计顶多能五成。

可这个问题也要考虑进去。

因为斗法发生地方哪里都可能。

先前和吴老三就是在黄土路上。

这黄土路被晒得干硬,但硬要跺脚发力,其实也软。

那么,怎么解决地面太软,吸收力量,导致力量不够的这个问题呢?

许烛之想到了以前看电视剧那种打完拳后,双手都要平放着上提下压吐气来着,长大后觉得这个挺傻的,现在来看貌似可以借鉴。

他试了试,结果发现确实有点用,但还是不够。

用这个方法就不能用跺脚了,虽不用考虑地面,但恢复也只能恢复三成。

软地面恢复三成,平地面也是,这不没啥鸟用么。

“不对,这个恢复方法到底是提气呼气起到了作用,还是手掌引导着压气梳理起到了作用?”

这个问题好,因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他首接分别试一试。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hb00-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