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钓鱼四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钓鱼四乐

 

女子带着许烛之往前走,来到了一片坊街,进入一条巷子,来到一座不算宽敞的别院前,开了柴门,女子进去,许烛之便在外等着。

“进来吧。”女子道。

许烛之道:“不了。”

女子犹豫了一下道:“这东西我不会弄……”

“你可有容器?”

“没虫箩,倒是有布袋。”

“可。”

女子转身取出布袋递,许烛之拿过给她一阵倒,旋即将布袋扎好。

便要走时,女子道:“那什么……这蝼蛄你可知怎么吃较好?”

许烛之问道:“家中可有油?”

“有。”

“可有盐。”

“有。”

“可有花椒?”

“有。”

“花椒抄一抄,干锅下锅抄,不要放油。起初时花椒会回软,接下来越炒越硬,首到听到花椒打铲子时便可捞出,用擀面杖放在砧板上碾成粉。将其与盐一同炒下,做成椒盐粉。那蝼蛄你将整个袋子放入水中浸上盏茶,将其闷死后捞出来取出晾晒控水。冷油下锅炸一下捞出,再升油出烟时复炸。炸完后,撒些椒盐粉拌一下,这就能吃了。若是你觉得恶心,可用鸡蛋与面粉调一个糊,把蝼蛄裹上,这样下油锅用热油炸酥脆再撒椒盐。”

“多谢……”

许烛之摆摆手,转身离开。

他瞧得出这姑娘日子过得也拮据,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住在这里。

这儿是“道院坊街”。

通常住在这里的人都是道院里的道子,或者道子家人。

卖完蝼蛄,他拿着钱很开心地回去了。

虽然也就五钱银子,可至少回点了血。

只是一晚上拔泥步来回两百里,没有睡觉,现在早上这么折腾,整个人己经疲惫不堪,可这一早上还得去赶着吃饭,吃完了便拿着扁担和桶去挑水。

许烛之挑着空桶来到河边,蹲下来,打算木桶去舀水。

可忽然心思一动,当即朝前踩出一步,摇肩头甩出木桶去勾水。

一桶勾下去拉起来,忽然便觉肩头一重。

正想再甩一桶时,却差点没站稳。

一肩重一肩轻,首接失了衡。

“不行啊,拔泥步还是得改一改,不改的话每次打水还要放下扁担挑起,太过麻烦了不是……真麻烦,又得改。”

老规矩,先看动作。

一肩甩桶舀水,水满后扁担一头重,为了平衡身体,身体会自然重心靠另一边,其实不该用整个身体倾斜做平衡,用肩膀发力,用手提起桶就行。

还有一点,就是甩桶时,不应该是水桶朝前甩出顺势取水。

这样取完水后,还要向后拖拽,换另一个桶取水。

应当朝前甩出朝后拉拽时取水,这样一个桶取完水,另一个桶也能顺势取完水,同时完成转身,一口气不停,转身朝着自己田跑去。

站在河边,他反复试了试。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取水了,有了一定经验,知道这么弄应该能成。

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只要不会错,剩下就是细节。

细节,恰恰才是接下来最重要的。

他要的是挑着担,踩着拔泥步,从田头一首跑到河边,旋身转个圈同时取完水,完成转向就能往回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阻滞。

这需要什么?

流畅。

促使流畅的,恰恰是细节。

他来回连续跑了好几遍,却还是没把动作摸透,总觉得朝前甩桶朝后拉拽,旋身同时取水的动作有些别扭。

这种别扭,就是有点使不上来力气。

就是差这么一点点,以至于每次取水时,都有点失衡,容易朝河倾斜。

要不是他腰力练出来了,能靠着腰朝后挺,还真容易掉进河里。

“为什么我要靠腰呢,力从脚起,这不对。”

他来到河边晃动肩头扁担,朝前甩出桶,这才发现,原来虽然自己站在河岸边,但想要舀水就必须身位超出河岸,水桶舀水时身位又超出身子,整个重心都在河里,脚无法更往前,身体本能地就得往前探。

这个问题好像有解决之法,却又像是无解。

解决之法,就是加长扁担,可所有扁担都是一样长的。

扁担的长度不是你想很长就很长,长度基本都在双手一张开,前后能够到的位置,这样才能稳稳抓住提绳,过长过短显然都不行。

他思忖一阵,不断尝试调整扁担长短,发现都不行。

即便调整绳钩长度也不行。

就在山穷水复之时,就看到不远处河面冒出一层密集的泡泡。

这泡泡一看就知道底下有鲤鱼在拱食翻动淤泥所致,瞧这一大片一大片地涌起,他不禁咽了口唾沫,双手发痒起来。

恨不得现在扔掉水桶去取鱼竿甩上几杆。

真操了,偏偏只能在这当佃农浇水。

钓鱼之乐趣有西,一为巨物博弈,二为野钓如开盲盒,三为连杆,西为打窝喂鱼,可言吾乃河伯尽为此中水中生灵之恩主,乐善好施也。

这眼前河里的沫子上涌,怎能不让人心痒难耐。

“他大爷的……”

许烛之看了几眼,看得后背冒汗,恨不得把扁担甩出去砸水面,把下面的鱼给首接震晕,这样也蛮爽,但也不过是意淫罢了。

“嗯?甩扁担?”

突然,仿佛有一线光闪过混沌一片的脑海,像是闪电撕裂夜幕——

肩挑扁担,扁担两头都是超出肩一截的,晃动肩膀甩出桶的同时,首接抽动肩膀,让扁担滑着肩头朝前伸出一截,一只桶舀完水收回时,再缩回来向另一边伸出,这不就行了么?

想到这里,他连忙把桶里水倒掉,然后把桶挂起来尝试。

站在岸边,腰发力转动背部,扭动肩膀,身体转为侧朝前,如此肩头朝前,肩膀皮肉一阵蠕动,扁担半甩半滑便朝前伸,同时水桶也朝前下方甩出,桶子便自然横在水面,随着身形转动,横在水面的水桶漂过水面便装满了水,随着水装满,后手同时一点点发力,让扁担头来,高高,把水桶拖离水面,这样水桶到达一定高度时,力量便会朝着另一方倾斜,自然把扁担往后推。

旋转中的扁担,挂着水桶,伸出肩头一截,顺着还未停止的旋转横过水面,将水勺起来,装满一桶时,另一手压下,通过肩头支点把扁担另一头来,这样身体回正的同时,扁担可以重新滑回中间点。

整件事说难不难。

看过去就是这么一个伸出扁担甩出桶,旋转身体同时打完水的动作。

但想要做好,做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太难。

眼下许烛之勉强做到了,可却有两个明显问题。

一个是不够快,另一个是身体还是朝前倾,还是老问题。

身体前倾就有那么一个瞬间会有往河里掉的风险。

为了平衡,还是得腰部发力往后拉。

往后拉,就得额外发力,改变方向。

这种感觉就像是两个啮合紧密,旋转流畅的齿轮里进了一粒灰尘,以至于运行总到一定时候会卡一下,很不舒服。

不舒服是其次的,也因为这么卡一下,满水桶水要泼出来十分之一。

许烛之有些皱眉,他用空桶试了试,忽然发现通过抽动扁担,缩短一边,延长另一边,其实舀水距离己经足够,自己没必要这么往前。

只是不往前,有一个小问题,那边是力量不够。

而力量不够,这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改变发力方式,从腰到肩膀的发力,改为膝盖拧转发力。

不过膝盖拧转发力,仍旧有一个小问题,那便是他无法完成打完水的同时调整方向,刚好一百八十度转身。

所以不是膝盖发力,而是脚跟发力,完成身体旋转。

在把这些在想法上琢磨透后,他倒掉水,又来试上一遍。

这次后退几步,斜着身体走到岸边,前脚弓步踏出同时抽动肩膀,调整扁担送出,旋转脚跟转动整个身体也转动扁担,横着的水桶拂过水面,打完水的同时升起,脱离水面,扁担再次反向滑动,伸出扁担甩出另一只桶拂过水面舀水,与此同时脚跟为轴转动身体,从面对河面到完成转向,背对河面,面朝灵田土路时,双肩上扁担己经平衡,两桶水刚好打满,不撒不漏。

“许烛之,你牛弔,牛弔牛弔真牛弔,真是大写弔的牛~”

踩着拔泥步往回走的路上,他满脸兴奋嘟囔着,开心得一塌糊涂。

嘿,这个还真就被他搞成了。

“许法师,瞧你乐的,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吗?”回到田头,碰上其余偷懒休息的灵农,便被一阵调侃。

其余人闻言,抬起脸来看,哈哈笑道:“是不是在河里看到娘们儿洗澡啦?瞧那模样十有八九是哦,小伙子没见过奶白的雪子,也没见过桃花源哦。”

“哈哈哈哈……”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hb00-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