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元君,尊号"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虔诚信众更愿唤一声"泰山奶奶"。千百年来,这位执掌泰山福泽的女神香火鼎盛,其金身端坐岱顶碧霞祠,俯瞰齐鲁大地。
泰山之巅,云海翻涌。第一缕晨光刺破苍穹时,总有个瘦小的身影跪坐在碧霞祠的青石板上。
她叫玉叶,是山下农户家的痴儿,生来便浑浑噩噩,却日日执着地擦拭着元君神像的裙角。
老人们都说,这孩子是被名字压垮了魂魄,导致三魂不全,七魄有缺。
"玉叶"二字本是碧霞元君的凡称,寻常人家哪承得起这般因果?
但见她痴傻却虔诚,祠中老道怜她,便留她做了守祠人,任她在香火缭绕中度过浑噩岁月。
她不会诵道经,只会在香客散去后,把供桌上的干果摆成整齐的星型。
清明灵雨降世那夜,有赤色流星自东海而来。
岱顶云海中传来清越凤鸣。一只通体赤金的火凤破云而下,翅尖带起的流火点燃了整片晚霞。
祠外千年银杏花开,那痴儿玉叶忽然仰头,浑浊的双眼映出漫天霞光。她抬手接住凤翎飘落的一簇金焰,刹那间灵台清明。
"原来...我等的...是这一刻..."
话音未落,碧霞祠中供奉千年的玉女像骤然绽放光华。
元君法相自神坛缓步而下,与玉叶身影渐渐重合。
那凤鸟清啼一声,振翅时洒落的金辉伴着银杏花将她裹成茧蛹。
三日后破茧而出的女子,额间己有碧霞印。头上佩戴碧霞簪。
自此,齐鲁大地多了一位‘乘凤御火的代行者’。
但她仍爱坐在碧霞祠前的石阶上,只是如今怀中常卧着一只慵懒的火凤,指尖把玩的也不再是枯枝,而是跳动的离火精魄。
那日
泰山脚下·岱庙古街
暮色中的岱庙老街泛着诡异的青灰色,整条街道被浓稠的雾气笼罩。
雾气中不时传来木质结构的断裂声——那是百年老建筑在被鬼气腐蚀的声响。
更可怕的是,所有踏入雾中的人,都会在十二个时辰内变成一尊尊跪拜姿势的石像,面朝泰山之巅,仿佛在忏悔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
当地人称它为【朝圣鬼雾】。
"己经吞噬了七十二条性命。"玉叶赤足站在雾界边缘,足踝银铃轻响。她身后跟着一只通体赤金的凤凰,尾羽流转着琉璃般的光泽。
"离儿,怕么?"她抚过凤凰的翎羽。
凤凰清啼一声,眼中燃起两簇金焰。
玉叶笑了。这个曾经被称作"傻丫头"的守祠人,此刻碧霞簪在发间流转光华,罗裙上的云纹无风自动。她抬脚踏入浓雾的刹那——
"轰!"
整片鬼雾沸腾起来!无数石像突然转头,空洞的眼窝里淌出血泪。地面裂开缝隙,伸出密密麻麻的苍白手臂。
"泰山。"
玉叶轻唤。
霎时间天地变色,一座巍峨山岳的虚影在她头顶凝聚。山间云海翻涌,十八盘阶梯金光大盛,南天门若隐若现。磅礴的香火愿力化作金色洪流,将袭来的鬼兽尽数碾碎!
"石敢当。"
她又唤。
泰山虚影中飞出一道玄黑石碑,碑文"泰山石敢当"五个古篆字迸发青光。石碑所过之处,石像纷纷崩裂,雾气发出刺耳的尖啸。
离儿突然展翅冲进雾瘴最浓处,凤凰真火泼洒如雨。
火光中浮现出鬼蜮核心真容——竟是尊由无数石像拼凑而成的畸形神像,头顶还歪歪斜斜戴着岱庙的琉璃瓦当冠。
"原来如此。"玉叶足尖轻点,竟踏着凤凰真火凌空而起,"窃取泰山香火装神弄鬼,该打。"
她并指如剑,泰山虚影轰然压下!
山岳与鬼像相撞的瞬间,整片鬼雾如琉璃般破碎。那些化作石像的亡魂纷纷解脱,在消散前向着碧霞元君虚影郑重叩拜。
晨光穿透云层时,玉叶正蹲在岱庙屋脊上给离儿梳羽毛。听到身后玄黄局特勤组的脚步声,她头也不回地摆手:
"记得给老奶奶供三斤香油。"
凤凰清越的啼叫声中,一缕朝阳正落在碧霞祠的金顶上。
如今的玉叶发髻永远簪着银杏枝,那是离儿初遇时衔给她的。
她仍不爱说话,但会在每月初一,把当年摆过的干果星星,悄悄放在贫困人家的窗台上。
有人说她本是元君一缕神识转世,也有人说青鸾才是真正的代行者。
但泰山脚下的老婆婆们最笃定:"哪有什么真假?肯替老百姓镇邪祟的,就是咱亲奶奶。"
自此,泰山上的碧霞祠被重新修葺:
- 主殿琉璃瓦换作赤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院中植满梧桐树,供离儿栖息。
- 偏殿设驱邪堂,供奉着镇杀鬼蜮的‘石敢当’
朝拜碧霞元君的香客也多了起来,碧霞祠从此络绎不绝,香气弥漫。
玉叶白衣胜雪,离儿栖于左肩。
香客们常见她们:
或是踏着晨雾巡视泰山,袖中玉印镇杀游魂
或是立于云海间演练剑法,离火的余烬点亮朝霞
又或是静坐碧霞祠,为迷途者解签卜卦
"元君慈悲。"
山道上常有香客叩拜。
玉叶只是轻笑,指尖抚过离儿绚丽的羽冠。凤凰清啼一声,振翅洒落点点金辉,山间体弱之人便觉通体舒坦。
暮鼓声中,晚霞将碧霞祠染成金红色。玉叶站在祠前远眺,离儿停在她肩头。山下泰安城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
这一人一凤,就这样守护着泰山的这方天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dagc-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