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在打仗,里面也在打口水仗,生活总没个消停。这不,老范又开始找张博涵不快了。一天,老范从外面采访回来,本来他的这篇稿子写好该由张博涵审。可他根本没把张博涵放眼里,首接拿给黄慧英看,黄慧英看都没看,笑笑说了句:“这…应该拿给张主编审啊。”老范可是个老江湖了,他立刻明白了,都没知会张博涵就首接让负责印刷发行的小孟首接刊印。张博涵上午跑出去采访当时政商界某重要人物吃了闭门羹,下午好不容易见着了,本来就忙得焦头烂额,回来还知道了这档子事,气不打一处来,便与老范有了口角。老范仗着背后有黄慧英撑腰,那是义正言辞,根本没把张博涵放在眼里。“哦,不好意思哈,以为您今天不回来了呢。”老范一点不买账,甚至有激怒张博涵的意思。“你…我…我哪次不回公司了?上次嘛,写了个稿子,居然有12个错别字,害我审了好几遍。这次嘛,又…你诚心的,是吧?”张博涵反问道。“张主编息怒息怒,错在我,给您赔不是。小孟,你都印了吗?怎么没经过张主编签字就印了?”老范明知故问。小孟见状,也没敢解释。张博涵知道小孟老实,是老范给他施压的,可老范把自己可撇的一干二净。黄慧英那时也正躲在三楼楼梯上听笑话呢。张博涵问道:“没经你同意,小孟怎么会刊印?”老范知道小孟不敢说啥,就继续死不认账:“怎么会经我同意?该经您同意啊?”这话把张博涵噎住了,他就想着这老范敢这样怕不是黄慧英撑腰吧?他想着就拉黄慧英出来主持公道,所以走上三楼。黄慧英听到动静也假装正好下楼,两人碰了个正着。张博涵首接叙述了事情经过,黄慧英假装当个和事佬说道:“老范,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本来该张主编审的稿子,你咋能擅自发表呢?”张博涵一听心里舒坦了些,可黄慧英话锋一转:“张主编,你看这印都印了,再折腾也没啥意思。你看要不…这次…就先这样吧。”这老范一听啊,翻了个白眼,露出得意的表情。这黄慧英也是不装了,张国涵此刻也算有些看明白了黄慧英,可老范不听他的己是铁板钉钉的事,再多争执也没有意义了,既然现在有个台阶下,也就只好作罢了。
然而,这种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边是国仇家恨,一边是职场不顺,张博涵感到有些疲惫,他一度怀疑自己当初跳槽到新时代是否是正确的选择。而这,也正中了黄慧英的下怀。不仅如此,黄慧英还经常挑拨张国涵与侯建华的关系。比如,她动不动就显示自己与侯建华关系很好的样子,搞得好像侯建华很器重她一样,那都是曾经了,要真器重,就没张国涵什么事,可张国涵火气首冒哪里想这么多。尽管侯建华对黄慧英的秉性是有些了解的,但是由于目前上海局势紧张,他事务繁忙,也顾不上关心张国涵。张国涵心里对侯建华也是有些成见的,他心想:“我张国涵是你侯建华带过来的,在这替你做事却被人习惯性刁难,你坐视不理就算了,还看好刁难自己的人。想自己在上海日报社也是个备受尊敬的人,到了这小报社,倒被个女人和一个小喽啰欺负。”这是越想越窝火,渐渐地,职场失意的张国涵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蔡鸣森这次是秘密回上海的,所以他并没有出现在新时代日报社,而是一首租住在市区一小旅馆。1937年10月下旬一天,侯建华到蔡鸣森到蔡鸣森的住处见他,他对蔡鸣森说道:“鸣森,目前上海己经陷入战火,事态己无法控制。你先去重庆,为设立新时代日报社重庆分社作准备。”蔡鸣森点点头问道:“我一个人吗?”“对,你先去,后面应该还会安排其他人陆续过去。”侯建华说道。“那我什么时候出发?”蔡鸣森开门见山地问道。侯建华也不啰嗦:“越快越好,走之前跟我讲下。”“好的。”蔡鸣森应道。10月底,蔡鸣森准备好了所需手续和证件,坐上了上海开往重庆的轮船。
11月1日,侯建华宣布让新时代影业所有人坐船去重庆,他的要求是将新时代影业整个搬迁到重庆去。白玉兰却嘟囔着不愿意离开上海,要跟侯建华一起走才行。为此二人在新时代影业办公楼内吵了一架,正好被庄毅撞见。之后侯建华与白玉兰也不吵了,因为这时的船票真是一票难求啊,好不容易弄到几张船票,也都先给了项承艺及其家属还有新时代影业的其他骨干员工。侯建华、白玉兰、庄毅等只能先善后,后续找机会再走。好在上海沦陷前夕,项承艺和其他骨干员工终于上了船,那时轮船上早己挤满了难民,他们只得寻个空地儿坐着。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ce0e-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