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眉头微蹙,但想到此人观星断命的名声,还是耐着性子道:
“范公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范增走到厅堂中央,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项梁和项羽身上。
项梁明白范增的顾虑,开口说道。
今日堂上几人皆为项家心腹,项庄,项伯,龙狙,以及项氏旧将,所以范老不必担心泄密。
范增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打在每个人心上:
“项公,少将军,诸位!
项氏累世楚将,名望卓著,此诚然是我等起事之基。
然,项公之上,最尊者,不过令尊项燕将军!
项燕将军虽忠勇为国,战死沙场,
令人敬仰,然其爵位,终是楚将,非楚王!”
他顿了顿,看到项梁和项羽眼中都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继续道:
“今我项氏举旗,以‘复楚’为号。
然,若仅以项氏为主,在天下人眼中,与那陈胜自号‘张楚’何异?
与吴广、刘邦等自立山头者何异?
终究是‘自立’!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难成!
天下观望者,六国遗老遗少,各路豪杰,只会视我项氏为一方割据之雄,
而非承继楚祚、统合天下的正朔!
此其一。”
“其二,”
范增目光变得更为锐利,
“天下苦秦久矣,思楚者众。
然楚地广大,人心思旧主者,未必尽数归心于项氏!
若无一面足以凝聚所有楚人、乃至天下思楚反秦之士的大旗,我等纵有精兵猛将,
亦如臂使指,难以将分散之力拧成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
终究是…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西个字,如同冰锥刺入众人耳中,让刚才还热血沸腾的将领们脸色微变。
项梁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但他并未发作,反而陷入了沉思。
项羽重瞳闪烁,盯着范增,显然也在权衡。
“那依先生之见?”
项梁沉声问道。
范增眼中精光一闪,斩钉截铁地吐出西个字:
“立楚王后人!”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智慧力量:
“当务之急,非急于发兵,而是寻访楚王嫡系血脉之后!
立其为楚王,复其尊号!
项公与少将军,则效法古之伊尹、周公,以令尹、上将军之职,总揽军政大权!
如此,则名分大义,尽在我手!号令楚地,乃至号令天下反秦义士,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此乃‘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千古良策!
有此大义名分在,西方豪杰必望风景从,
沛公刘邦、旧齐田氏、乃至魏赵遗族,亦不得不暂时俯首!
我项氏,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执天下之牛耳!”
厅堂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项梁的眼神从最初的疑虑,渐渐转为明亮,最后化为深深的震撼与认同!
项羽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他虽然更信奉力量,但也并非不懂大势,范增此策,
无疑给项氏的崛起披上了一层最耀眼、最无可指摘的金光!
“妙!妙啊!”
项梁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站了起来,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范公一言,真乃拨云见日!
立楚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策大善!我项氏根基立稳矣!”
他转向项羽,
“羽儿,你以为如何?”
项羽缓缓点头,重瞳之中精光湛然:
“先生此计,确为老成谋国之道!
立一傀儡楚王,号令楚地,扫清障碍,待我项氏根基稳固、
羽翼…再图后计不迟!”
他话语中,对那尚未寻到的楚王后裔,己然带上了“傀儡”的定位,其志昭然若揭。
“好!”
项梁当机立断,
“传我命令!
立刻派出精干人手,遍访楚地,务必寻得楚怀王嫡系血脉后人!
此乃当前第一要务!”
范增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深沉的、一切尽在掌握的笑意。
这盘天下棋局的第一步,他己为项氏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然而,这盘棋,真的会如他所推演的那般顺利吗?
他心中那抹被童子哭声打断的紫气,那颗被隐士叹息的异星,
如同两片微小的阴云,悄然掠过他志得意满的心头。
范增的“立楚王后人”之策如同燎原之火,迅速点燃了项氏集团所有能动用的力量。
精干的探子、熟悉楚国王室秘闻的门客、甚至项氏家族中一些年迈的老仆,
都被发动起来,如同梳篦般在广阔的楚地旧土上细细搜寻。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
会稽郡的军队在项梁、项羽的整训下日益精悍,龙且等新将也迅速崭露头角。
然而,没有那面“楚王”的大旗,项梁总觉得底气不足,
号令周边郡县反秦力量时,也常遇到阳奉阴违或观望推诿。
就在项梁的耐心即将耗尽,几乎要放弃寻找、
准备强行以项氏之名举旗时,一骑快马带着滚滚烟尘冲入了吴中城!
“报——!”
信使滚鞍下马,声音因激动而嘶哑,“找到了!在盱台(xū yí)!找到了!
楚怀王熊槐之孙,名心!
流落民间牧羊为生!”
整个项氏集团瞬间沸腾!
楚怀王熊槐!
那个被秦昭襄王以会盟为名诱骗至武关扣押,最终客死咸阳的楚王!
他的孙子!
这身份血脉,在楚地遗民心中,分量何其之重!
项梁狂喜,立刻下令以最隆重的礼节,派出庞大的仪仗队伍,前往盱台迎回这位流落民间的王孙。
数日后,当那支浩浩荡荡、旌旗招展的车队驶入吴中城门时,全城轰动。
百姓夹道,争相目睹“楚王”真容。
车驾在重兵护卫下缓缓驶入郡守府。
车门开启,一个身着崭新却略显不合体锦袍的年轻人,在侍从的搀扶下,略显局促地走了下来。
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甚至带着几分长期劳作留下的风霜痕迹,
眼神有些茫然和怯懦,面对眼前甲胄鲜明、气势汹汹的将领和恢宏的府邸,
显得手足无措。
这便是熊心,一个昨日还在山坡上放羊,今日却被推上时代浪尖的“楚王”。
“臣,项梁,拜见大王!”
项梁率先上前,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声音洪亮。
他身后的项羽、龙且等将领也纷纷躬身,齐声道:
“拜见大王!”
熊心被这阵势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后退,却被身旁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精悍、留着短须的中年文士稳稳扶住。
此人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项梁等人时,带着一种审视和不易察觉的疏离。
他正是找到熊心并将其一路护送而来的关键人物——宋义。
“大王,”
宋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他微微用力稳住熊心,朗声道,
“此乃项梁将军,楚国柱石之后,
此番迎奉大王,正是将军首倡!”
熊心这才反应过来,慌忙学着记忆中戏文里看过的样子,有些生涩地抬了抬手:
“项…项将军…
诸位将军…请…请起。”
声音细弱,毫无王者威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bc0d-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