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提起竹竿,看着鱼线真是无语!
更让他无语的还在后面,下面的鱼钩居然也是竹子做的!
鱼线居然是麻线,这鱼线也太粗了吧!估计都能把鱼吓跑!
饵料他倒是知道昆虫和蚯蚓没什么稀奇的!
还有这纯手工制作的竹拤子能勾住鱼吗?
难怪半天这兵仙没钓上来一条鱼,居然饿死了!
”大秦不是青铜业己经很发达了吗?怎么不买一个青铜制作的鱼钩!”
“唉,我真笨!忘记了【兵仙】很穷,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买青铜鱼钩!”
韩信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韩信看着竹筒里还放着几十个【竹卡子】,翻了翻竹筒底下居然还真有一把鱼钩?
仔细把玩了手里的鱼钩,和后世的有所偏差,但还能理解!钩子居然是用鱼骨头磨出来的!
【兵仙】干嘛不用这个钓?难道是鱼线太粗不好拴!
他心里不免对自己的想法有些怀疑!
毕竟是【兵仙】,不要怀疑古人的智商!都不是傻子,没见过代表不可行。
虽然很想去漂母那里问一些情况?想想自己现在是在大秦。
都混成无业游民了,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学,更是无家可归。。。
反正也无事,先满足一下眼前的好奇心解决温饱问题吧!等我先钓一会再去漂母那里问问。
说干就干,韩信尝试着安上饵料,专心的钓起鱼来!
漂母远远的看着正专心钓着鱼的韩信,微微一笑,继续忙着手中的活计!
也可能是新人新气运,鱼儿也很给这个假【兵仙】面子!
刚放下不久韩信就感觉竹梢处传来阵阵拉扯力量!
韩信心里很是激动,握鱼竿的手都在颤抖!
很怕自己操作失误鱼儿跑了,毕竟自己前世钓鱼也不太专业!
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竹稍拉扯的力量越来越大。
当鱼儿拉出水面的那一刻,韩信彻底不淡定了!
好大的一条鲫鱼,最少有8两重。
韩信小心的把提到面前,准备用手抓。鱼儿脱钩了,还好是地面!
他想也没想,俯下身子,就用双手按住了大板鲫!
远处的漂母看到韩信的举动,也是很开心!
原来这竹卡子基本上钓一条鱼就要换一个!难怪这竹筒里这么多竹钩?
或许是运气爆棚,约摸过了两个小时左右,韩信就钓了6条鱼!而且还都不小!
韩信收起鱼竿,打算把所有的鱼都送给漂母,又觉得这样不妥。
对方肯定不会要,于是便挑了两条最大的,提着就准备去漂母那边!
刚走了几步,韩信愣住了!似乎忘记了什么?
“我一会该怎么称呼?叫漂母吗?古人都是怎么称呼的他也不知道啊?”
“一会问些时间问题,会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
“算了,还是首接叫大娘吧!反正历史记载兵仙现在也没什么亲人朋友?
再说漂母又那么善良,就是有不妥之处,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
韩信提着鱼继续朝漂母走去!
漂母这时候也基本忙完了!看着韩信提着两条鱼走过来,她也站了起来!
“大娘,救命之恩,
信无以为报,愿以侍奉母亲之礼待之。
可否告知名讳?
待信将来封侯拜相,吾必有以重报母。
”
韩信双膝跪下,看着漂母。心中忐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妥当!
漂母连忙扶起韩信,怒斥道: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吾只是一老妪,名讳不提也罢!”
听闻此言,韩信羞愧难当。
他被漂母无私大爱的精神而感动,不顾漂母的搀扶深深的嗑完三个头才起身。
(韩信前世听到漂母的故事就很敬佩,这世的确是漂母救了自己一命,自己在这世上己无亲人。
这是这世第一个真心关爱自己的人,称其为母,给她磕几个头是应该的。)
“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莫因小事羁绊脚步!
我就住在这泗水附近,以漂丝为生。基本每天都要来河边给主家漂丝,都会带着食物充饥。
若王孙不嫌老妪饭菜粗陋,每日都可来此。老妪虽然贫苦,犹能赠王孙一饭!
”
漂母一脸慈祥,也看出了韩信的不好意思!
“唯!”
看到韩信答应,漂母便背起漂洗好的丝絮离开了!
“她叫【娥】!”
这声音是从其中一位年轻点的漂妇口中传出来的!
她正扭头对着韩信大喊!
韩信向她拱手一礼,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看着漂母一行几人渐渐远去背影,韩信也背起了长剑。
收起鱼竿,提着今天的收获,朝着远处的城门走去!
怀着忐忑不安心情,韩信走入了淮阴县城!
这里的一切都让韩信觉得既熟悉又那么陌生!淮阴城虽然不是很大,但人也不少!
从他们的做事,说话就能感觉到百姓对秦法的畏惧,秦法的严苛。
几乎大部分人都是穿着粗麻衣,看着一个个菜色的脸,就能想到他们生活是怎样的!
繁重的徭役制度和低下的物质条件,身份等级制度,也挡住了百姓改善处境的上升通道!
百姓越努力越穷苦!大部分人只能勉强吃饱!
看到此情此景,韩信感慨,虽然秦始皇的千古创举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目前来看,还是不符合百姓的利益!
“百姓都过成这熊样了,不造反才怪?难怪六国的百姓都怀念故国。”
韩信从秦朝政令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虽然以前也是连年征战,徭役,兵役,高额的赋税生活也很苦,但最起码百姓是精神身体上自由的!
现在虽然大一统了,各项政令的实施,让百姓却更苦了!
在秦国高压统治下,连最起码的自由也被剥夺了。
韩信以前就很不解,为什么他没有被抓去服徭役或者兵役!现在才明白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是流民最贫穷的那类百姓,外来户,或者有可能是落魄的王室贵族后裔。”
其实秦法政令也是有很多利于贫苦百姓的!
就像现在的韩信,他只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饿不死就行!
秦法的严苛,连座举报制度,让大多数当官的还不敢进行偷梁换柱,进行骚操作。
不然他早就被抓壮丁了!还能背着剑在这淮阴城里到处晃悠!
“现在是公元前二一零年,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韩信努力的回想着前世记忆!
“不好!来不及了?”韩信失声惊呼,引的路人侧目。
一看是背剑的韩信,很多人都认识他,大家也都习惯了!
这货就是典型西体不勤,好吃懒做的
“蹭饭族”。
“走吧别看了,他有点神经病!经常神神叨叨的,有时候看个蚂蚁搬家都能看一天。
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大喊大叫,冲。。杀。。
觉得自己是大将军,好像自己指挥着千军万马似的!
我们在旁边看了半天,差点没把我笑死!”
一个粗布麻衣的青年边说还边学着比划几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bc0d-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