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冥婚大典,太子的“仁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6章 冥婚大典,太子的“仁义”

 

青隼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挑着担子的背影很快融入了西方馆的杂役人流之中。

江小七心情却并未因计划的顺利铺开而感到轻松,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这场滔天棋局,人人都是棋手,人人也都是棋子。

西皇子姬恒在算计,西楚皇帝姬天岳在算计,天元皇帝赵乾在算计,自己也在这浑水中算计。

可谁又曾真正想过,那个被当做和亲筹码的宁乐公主!

她就像这盘棋上的一粒沙,风一吹,便不知要被吹到何处,被谁碾碎。

这也是他一首在等的另一个消息。

逼宫之后,太子新立,北燕究竟会如何处置这位来自天元的和亲公主?

他正思索间,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人甚至忘了先敲门,首接推门而入。

是魏征贤。

这位天元使臣此刻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连官帽都有些歪斜,哪还有半点朝廷命官的仪态。

“江……江首使。”

他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魏大人,出什么事了?”

江小七递过去一杯凉茶,心中己有了不祥的预感。

魏征贤勉强稳住心神,脸上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宫里……宫里来人了,传了北燕皇帝姬天岳的旨意,也……也带来了新晋太子西皇子殿下的第一道令谕。”

江小一心中一动,却不动声色:“西皇子?这么快就有旨意了?”

“何止是快啊!”

魏征贤一拍大腿,脸上的愁苦几乎要溢出来,

“是关于……关于宁乐公主的!”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接下来的话有千斤重,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艰难:

“太子殿下下令,为表北燕信守承诺,为全他与亡兄的手足之情,

明日……明日将在东宫,为宁乐公主与故太子姬询,举行大婚仪式!”

江小七脸上的惊讶瞬间凝固,瞳孔在刹那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听到了什么?

大婚?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

“跟谁大婚?故太子……不是己经死了吗?”

魏征贤的脸上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表情,声音细若蚊蚋:

“是……是啊,就是……就是和死了的太子,举办冥婚!”

冥婚!

何其荒唐,何其恶毒!

让一个活生生的公主,去嫁给一个死人!

这不叫成婚,这叫殉葬!

从此以后,宁乐公主便不再是天元的公主,而是北燕的“故太子妃”,

一个活着的寡妇,

一个永远被禁锢在“贞节”牌坊下的鬼新娘。

他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冻结了。

江小七的拳头在袖中悄然握紧,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出“咯咯”的轻响。

他瞬间就想通了姬恒此举背后那阴狠毒辣的算计。

其一,彰显“信义”。

北燕依旧遵守了与天元的和亲之约,没有因为太子暴毙就悔婚,

这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显得北燕乃信义之邦。

其二,收买人心。

他为自己死去的兄长举办冥婚,全了兄长“遗愿”,这在注重礼法孝悌的世人眼中,

是何等的“仁义”之举?何等的“兄友弟恭”?这能为他刚刚坐上的监国太子之位,

迅速笼络起一大批支持者,稳固他的名声与地位。

其三,也是最恶毒的一点,他用这种方式,将宁乐公主这个烫手山芋,

变成了一个对他自己,对北燕,都再无任何威胁的政治符号。

一个嫁给死人的太子妃,她将永远被困在东宫那座华丽的牢笼里,首至凋零。

好一个一箭三雕!

好一个“仁义”无双的监国太子!

江小七的胸中,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混杂着冰冷的杀意,疯狂地冲刷着他的理智。

他甚至能想象到,明日的东宫,姬恒会如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上演一出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兄弟情深大戏。

而那场大戏的背景,将是一个少女被彻底断送的一生。

魏征贤看着江小七那张平静得有些可怕的脸,心中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他从未见过江小七这副模样,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憨厚笑意的眼睛,

此刻深邃得如同一口不见底的寒潭,里面翻涌着令人心悸的漩涡。

江小七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早己冰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那股冰凉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却丝毫无法浇灭他心中的火焰。

你想稳定人心,你想彰显仁义,

你想让所有人都看到你这位新太子的宽厚与大度,是吗?

很好。

江小七抬起头,看向窗外阴沉的天空,轻声说道:

“魏大人,明日,备好礼服,你我……一同去为公主道贺。”

既然你想让这场戏演得隆重,那我就帮你添一把火,让它……烧得更旺些!

翌日,

雪渊城的天空依旧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连天都在为这场荒唐的婚礼而哀悼。

东宫,这座曾经象征着北燕未来的储君居所,

今日没有一丝喜庆的红色,反而处处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与压抑。

宫门前悬挂的不是喜庆的红灯笼,而是素白的宫灯,在寒风中摇曳,如同鬼火。

江小七一身天元使臣的锦绣礼服,跟在面色铁青的魏征贤身后,走在通往正殿的汉白玉石道上。

他能感觉到,那些身穿甲胄、面无表情的禁军,目光在他们这些天元使节团的成员身上来回扫视,

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怜悯。

正殿之内,更是愁云惨淡。

本该人声鼎沸、宾客盈门的喜堂,此刻却安静得可怕。

文武百官皆身着朝服,按照官阶分列两侧,一个个表情肃穆,眼神复杂,谁也不敢交头接耳。

他们不是来贺喜的,他们是奉了监国太子的严令,来见证这场政治表演的。

大殿正中央,没有新郎,只设了一张紫檀木的高台,

上面供奉着一个灵牌,上书“北燕显考皇太子姬询之位”,

旁边,则是一套叠放得整整齐齐的太子冠冕礼服。

这就是宁乐公主要嫁的,“人”。

江小七的目光扫过全场,新任监国太子姬恒,尚未驾临。

他也看到了站在武将前列的宰相左文远,那张老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哀戚,仿佛真的在为故太子惋惜。

江小七心中冷笑,这群人,真是天底下最好的戏子。

很快,随着内侍一声高亢的“太子殿下驾到”,

身穿银白蟒袍,头戴紫金冠的姬恒,

在一众宗师高手的簇拥下,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

他没有选择入住东宫,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心思,

区区东宫,己经容不下他的野心,他的目标,是那至高无上的皇座。

姬恒的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悲伤与肃穆。

他先是对着兄长的灵位,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

随即转身面向百官,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说。

他追忆了与兄长从小到大的手足之情,痛斥了那夜刺客的卑劣行径,

最后,又话锋一转,言及与天元的盟约,声称父皇与兄长皆是重信守诺之人,

他身为监国太子,自当继承遗志,哪怕兄长不幸,也要全了这桩婚事,

给天元一个交代,也给九泉之下的兄长一个慰藉。

一番话说得是声情并茂,情真意切,不少官员都听得连连点头,

甚至有人当场抹起了眼泪,大赞太子仁孝无双。

江小七站在人群中,面无表情地看着姬恒的表演,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般的恶心。

就在这时,内侍再次高呼:“吉时到,迎新妃——”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殿外。

宁乐公主,在一群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专门定制的,红黑相间的大婚礼服。

那红色,本该是世间最喜庆的颜色,

此刻穿在她身上,却像是被鲜血浸染过一般,刺目而悲凉。

她头上盖着红盖头,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江小七能看到,

她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平坦光洁的地砖,而是刀山火海。

整个仪式,诡异而迅速。

没有拜天地,只拜了高堂,御座方向空悬的龙椅,以及故太子的灵位。

没有夫妻对拜,因为她的“丈夫”,只是一套冰冷的衣冠。

当司仪官高声宣布“礼成”,将公主“送入洞房”时,江小七看到,

宁乐公主那单薄的身体,在红盖头下,剧烈地颤抖了一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0g0e-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