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善与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章 善与恶

 

第二天,郭银行没来学校。估计伤的不轻。

依稀记得昨天晚上,他的衣服裤子都染红了,临走的时候,也是一瘸一拐的。

同学们之间,还会相互问一下,郭银行的情况。

老师们却很奇怪,或是匆匆一瞥便移开目光,或是视而不见般继续进行着教学活动,对郭银行的缺席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好奇与关心。

这一点,所有的老师似乎达成了某种莫名的统一,仿佛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好在这次,郭银行挺幸运,没有收到任何处分。

我估计,大概率是所有人都说了谎。

小时候有很多疑惑的事情,长大之后,慢慢都解开了。很多事情的真相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些教育小孩子不能说谎的大人,统统在说谎。

大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睁眼说瞎话属于基本技能。心照不宣的搪塞糊弄,紧随其后。

郭银行这次直接休息了一个月。

一个月内,教室里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苗,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多半都很娇气。

在家里别说挨打,挨骂都是很少的事情。

在学校也是如此,但凡哪个老师胆敢稍微打两下,就会戴上体罚的高帽,没准职位都给你搞掉。

当年的我们,可不比现在学生,这般金贵。我们上学的时候,是有体罚的。

犯了错,家长都会支持老师来体罚。

长这么大,像我这么乖的孩子,都被揍了好多次。打手心、踢屁股、扇耳光、捏大腿根都是小儿科。

正因当时的风气,家长的默许,体罚的度就很难掌控。过轻,好像没啥效果,过重,又怕打出问题。

甚至于,有时候,还真不一定是因为小孩子不听话、做错事情,被体罚。或许单纯就是因为老师心情不好。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

毕竟古往今来,成年人的世界,一直都不容易。老师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的。情绪失控,在所难免。

..........

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在绝大多数时候,成年人往往无法真正控制自已的情绪。

我料想,你或许会对此提出反驳。你可能会宣称,自已能够做到以理性驾驭感性,用理智把控情绪。

然而,我不禁要问,让你控制情绪的那个东西,真的是理性吗?

莫不是,一种更难控制的情绪吧。

..........

比如在工作中,一个成年人被领导无端批评了一顿,当下可能会感到愤怒和委屈。按照常理,理性会告诉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能冲动地与领导顶嘴或发泄情绪。于是我们强忍着怒火,表面上维持着平静。

但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控制情绪的真的是理性吗?有没有可能是对失去工作的恐惧,害怕失去经济来源,这种恐惧的情绪让我们压制了当下的愤怒情绪。

又或者在与朋友的争吵中,我们本想据理力争,但想到可能会因此失去这个朋友,于是选择了沉默或妥协。

看似是理性在起作用,让我们避免了冲突的升级,但实际上可能是对孤独的恐惧、对失去友谊的担忧等等情绪在控制着我们的行为。

再比如,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看到不文明行为很想上前指责,但考虑到可能会引起冲突或者被他人异样看待,于是选择了沉默。

这种情况下,让我们保持沉默的,也许不是理性地考虑到后果的合理性,而是对潜在麻烦和对他人评价的恐惧情绪。

.........

真正的理性,并非简单地压抑情绪,而是在理解情绪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难以分辨这两者的区别,陷入一种看似理性控制,实则被情绪主宰的困境。

当我们认为自已能够控制情绪时,不妨停下来,反思一下。这背后到底是真正的理性,还是另一种难以察觉的情绪在发挥作用。

.........

言归正传。

权力让人腐化,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人。

我们班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那个同学的名字,我记不清了。依稀记得,他只是上课的时候,交头接耳,小声说了几句话。就被老师扇了起码二十多个耳光,直到嘴巴扇出血才停手。

说心里话,小时候的我,看到那个场景,是恐惧的。心想着如果那个同学可以好好听课就好了。

可等我长大之后,重新回想这件事,我才意识到,其实第一个耳光过后,那个学生已经受到了过量的惩罚。

后面的所有耳光,也许只是单纯来源于老师无法自控的恶念,或者他那几天的不顺心。

后来那个老师被停课了,他为他的冲动买了单。可也有个学生,为了他的冲动,被迫买了单。

多年之后,百无聊赖的我,躺在床上刷短视频。

突然,一则法制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视频里两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多年未见的那个同学,和那个老师。

原来,某天路上。那个同学偶然间遇到了,当年那个扇他耳光的老师。

多年的委屈、愤怒和不甘,让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而坚定。

他毅然决然地拦下了那位老师,带着一种决绝的力量,一下一下地还了回去。每一下都带着岁月的沉重,带着被压抑多年的情感。

视频很清晰,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快意。越到最后,神情越发落寞且复杂。

再看曾经的老师,呆呆的站在那里,并未还手。

一时之间,我竟不知道,该同情谁。

又或者,多年纠葛,在此刻,两个人都释怀了吧。

.........

如果你不能带给这个世界阳光,也请不要带给这个世界黑暗。

可是,换言之,如今倒是没有体罚了。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却比我那个时候多太多。

有时候想想,凡人所组成的人类世界,善与恶,其实真的理不清。

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善恶一体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更没有永远的善与恶。

古话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坏人,做了一辈子坏事,就因为放下屠刀就变好人了?

现在倒有点明白了。其实是因为,从他放下屠刀的那刻起,就不会再弄脏这个世界了。

当然,他之前做的所有恶,还是会尝到相应的恶果。这是必然的。

.........

同样的,一个人,一辈子行善,最后做了一件恶事。

他就从好人变成了坏人。

是因为,从此刻起,他就要开始还新债了。

同样的,他之前行善的福报,依然会结善果。

..........

言归正传,还是先说自已的罪孽吧。

冬雪的学习又退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icc0f-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