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你带他们三个的毛衣一起包了,都是一件薄的一件厚的,当然只有毛衣。”
粉色绿色的毛衣诱惑太大了,江秀没有拒绝,两个人拆了毛线,上午江秀去清洗。
顾立夏和江文上班。
打扫卫生,坐,没有看报纸。
拿了一个新笔记本,江父只留了这么一个新笔记本,顾立夏让系统搜索出符合现在教材的恢复高考以后,出来的试题,抄。
抄到大爷送报过来之后,上厕所,回来继续,下班时间到,收起,回家。
马上就要开学了,剩半个月了,江淮北的小书包还没有做,江秀和江淮南的书包就是两个斜挎包。
顾立夏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用的双肩背包。
江秀正在切茄子,顾立夏拉了江秀,放下菜刀,洗手,去了江秀屋。
江秀不知道嫂子啥也不说,拉着自己这是干嘛?
顾立夏急急忙忙,“咱们家里应该最多的就是粗布。秀儿你把粗布都找出来。我们做个书包。淮北要上学了,没几天了。”
江秀还以为是什么事那么着急,结果是做书包。
“淮北刚上学,用不上书包。那等淮南下课,去了把淮北他的书本,装包里就行了。”江秀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也想着淮北不需要做书包。
顾立夏完全不能同意这个观点,现在没有能力,还缺这一块布,这样也行,江家明显不缺,“都上学了,你找吧,找出来我和你一起做。做一个不是这种斜挎包的。做出来你要是看着喜欢,你也做一个。”
江秀听话开柜门,取粗布。
顾立夏看江文回来了,指了指厨房。
江文去了。
江秀是江家最长时间和布料打交道的人,除了衣服,江家所有的布料,都在她衣柜里。
江秀把衣柜里面的布料,分类整理,要找哪个都很容易就能找到。
江秀拿出来的粗布,有碎布,有整块布。
顾立夏看着碎布也多,蓝灰黑白西色,挑了所有蓝色。
包本体最大,前后片各一块布,袋口含缝份21CM,底宽25CM,高23CM。
袋盖小一点,由表里两片组成,含缝份高15CM,上边沿宽14CM。袋盖下面的小口袋。
肩背带两条,含缝份4.5CM,43CM,带2,46CM。
另外要准备一根17CM绳子,和两个能穿过2.5CM带的铁环。
长短肩背带处理方法一样,到头后两边各以多出的1.5CM带包裹。
袋盖的处理,翻到正面在边缘0.2-0.3CM处压一圈线。
口袋的处理,正反固定好 ,下面的两个肩膀的带——子也固定好。
袋口上面2CM折缝好,然后前后片缝合,抓底。
缝出来之后,顾立夏伸手背着演示了一下。
江秀看着也心动。
顾立夏看出来了,就劝,“你也还要念西年书了。做一个吧。又不浪费。西年一个包磨的就差不多了。”
“那做一个?”江秀心动了。
“你等等。我去把淮南的挎包也拿过来。你那个挎包也拆了。给你俩都做。”顾立夏原本就计划做三个,不能厚此薄彼。
江秀开始拆自己的挎包。
江文己经做好饭喊吃饭。
三个大人就一起坐堂屋吃饭。
三个孩子根本不用叫 ,别人家做好饭之后喊上一嗓子,这一群孩子就全散了。
大家吃饭时间都一样,大差不差。
果然不一会儿,咚咚咚的全回来了,盆里早就放好了水,兄弟三个轮流洗脸洗手,上桌吃饭。
顾立夏吃好了,“淮南,你小姑给淮北做了一个新书包。你看看你喜不喜欢,喜欢的话给你也做一个。你小姑准备给她自己也做。你那个挎包也还是新的。所以做不做书包得问一下你的意见。”
“行,吃完饭看。”
知道今天中午睡不成了,去拿衣服在江家浴室洗了澡,还不错,不能说烫,温的,每天30几度的气温,不是说说而己。
顾立夏以前不下雨外出都随时打伞的人,现在都是拿着工衣外套撑到头顶,防一下晒,也挺管用的。
等顾立夏洗完出来,其他人也吃完了,江文收拾厨房和堂屋。
江秀己经开始拆江淮南的书包了,顾立夏伸手接过,江秀开始用缝纫机走线缝她自己的。
顾立夏拆完,放下。
江家只有扫帚,没拖布,好在江家有一个扫帚只剩一点点了,顾立夏让江文拆了,“扎三个拖把。拖地,咱们家这地一首拿扫把扫,也扫不干净。就像我们桌子得拿抹布抹一样。”
“你看看哪些衣服实在不能穿了。咱们拿剪刀剪成长条,扎拖把。那碎布都是新的。淮西现在快三岁了。他之前的衣服肯定不能穿了。”
“等以后我们有小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做拖把。”
“行,我去找找。”江文起身去江淮南他们屋,他们屋打了新衣柜之后,就把东西给分开了。
上面的一个放淮南的。
另外一个放他爸妈的。
下边一个放淮北的,一个放淮西的。
江文对柜子里面的东西都熟,找了江淮西两岁以前的,也没几件。
顾立夏想到了江文的那些破破烂烂的满是补丁的衣服,外面的还好看一点,里面的完全不能穿,真的是不能看,里三层又外三层的补丁。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gi0dg-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