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4面拿柴房里,用柴的木条在连接处钉起来就成了一扇门,侧放进浴室。
接着又订了两扇门,男女厕所的门也侧放进去。
将之前江家卸下来的旧大门用斧子剐了烧火,太糟了。
能干的活都干完了。
午饭是顾立夏和江文做的,捞米饭,青椒肉丝。
就这一个肉菜,里面放了6个青椒,一家人吃的顾不上说话。
吃完饭,顾立夏将另外一张肉票,放到江文手上,又拿篮子捡了20个鸡蛋。
江文提着去了崔家,崔大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善言辞,崔大娘想推,结果江文首接窜进了崔家厨房。
将鸡蛋放进崔家鸡蛋篮子里,肉票也放下。
江文要走,崔大娘端了一个碗放进去了江文篮子,“这是那天淮南送的花卷碗,这是我最后一次收了,再不能了,邻里邻居的,回去吧。”
崔大娘送走江文还和丈夫感叹,“这文子娶了个好媳妇,你看看这江家小日子过得,我估计等改造好了还要请我们吃暖房饭。”
“肯定请我们,彩花,你看看给买什么?”崔明知道肯定要请,那就大大方方的去。
崔明和江父是处了二十多年的兄弟了,两家没有干亲的名头,关系却处的实实在在的。
……
江文回家,进屋,顾立夏正拿着以前的旧木盆,往进移薄荷苗。
江文知道这苗,顾立夏空间前院靠近窗户前面的地方有一大片。
移好放空间。
下午4点,江文又回去了一趟村里。
顾立夏和江秀踩着梯子把大门里外都上了一遍漆,(江文拿旧炕柜做好的)3扇门也里里外外的上了一遍漆。
下雨天,雨大了的时候免不了要落雨水,上了漆,能多用几年。
江文在老姑父家呆了2个小时,说了鹅舍和柴棚,煤棚和堂屋的构造和尺寸,做出来的木门虽然粗糙,但是也够了,还要刷油漆。
3个门板,2个窗框,太重了,绑自行车上特别沉,根本走不动。
说好第二天一早上送,牛车上也绑满柴,这个钱私下算,不走村里的账,村里有人问起来就说是衣柜上面的门。
江文只绑了三袋木柴。
拿了22个合页和176道钉子。
(合页是连接门框和门的)
回来天己经暗下来了,7点半。
锅里留了稀饭。
喝完稀饭回屋睡觉。
第二天一早起来,江文还是去担水,顾立夏做饭,多做一些,毕竟多了老姑父,江秀炒的丸子。
刚做好饭,江文就领着老姑父进来了,打发江淮南去铲家属院路上的牛粪。
(回来放角落用土埋上)
顾立夏和江文先招呼老姑父进来吃饭,都是一个村的,又有亲戚关系,也不拘谨,吃了一碗,顾立夏又给添了一碗。
吃完饭顾立夏回屋收拾自己,江文和老姑父先卸柴,接着量尺寸。
昨天带回的合页和钉子,把门钉在木条上(卸了模子,首接卡进去)
昨天晚上老姑父考虑到光秃秃的门不好开关,又向里挖了一个坑,充当门把手,和之前做的衣柜一个样子。
江文给了江秀8块,提前说好的价钱。
江文和顾立夏上班时间到,把玻璃放去堂屋,上班回来,老姑父连江文做好的门都重新加固了,堂屋和厨房的隔断也安好了。
工工整整,没有多加一点木头塞边边角角。
江秀说先安的窗框,安到上面差点进不去,还拿斧头削了一点。
吃了午饭,江文继续和水泥,抹厨房和堂屋隔断的窗台。
之后继续刷油漆,所有单间的门,一个小时流水线作业,刷完了3个新木板。
上班。
下班回来拿老姑父带过来的柴里的细棍棍,给西红柿,黄瓜,红豆上架。
转眼,28号一早,6点,喊了杨家兄弟,卸了模子,结账每人一块的工钱,和用的工具,石膏一起60。
打扫一遍,江家的屋子和院子彻底改造好了。
顾立夏扶着木梯(江家的木梯高3米五,每年都上屋顶检查看有没有需要补的窟窿,防止墙顶渗水),上去和江文将大铁桶嵌进去。
(提前安好向下的水管,封顶留了孔)
江文下去出去担水,顾立夏在大门顶上提水,提上来,一桶一桶倒进去。
顾立夏又顺梯子下来安好花洒开关(首接安水管上面)和增压大花洒。
再去将院子里的铁丝拿钳子拽下来,一端在木棍上饶一圈,另一端开了堂屋的天窗靠近东次间的那个穿出去拉进淋浴间,确定长度剪断,绕进另一根木棍上去。
这样晾衣铁丝就从20米变成了8米多一点。
堂屋的天窗开一下也不受影响。
浴室的花洒,换另外一个留的照明口,将一个木棍先卡在上面露出来的照明口子外面,木棍中间拧铁丝,铁丝回来放下1米长。
弯一个半圆,把花洒放进去再拿松紧带绑好,防止掉地上摔坏。
再上去继续提水,江文一共担了8担水。
江秀喊吃饭。
馒头和稀饭。
吃饭的时候,征询江淮南他们的意见,是否弹棉花做新被褥,他们三兄弟早就看见姑姑和二叔屋的新铺盖了。
自然知道去苏奶奶家做的,都同意。
但是2个大的,不愿意带淮西一起,因为淮西还尿床。
晚上大人提的勤快才不会尿床。
和淮南他们睡的时候肯定要尿。
顾立夏是尊重孩子们的意见。
现在家里还剩江淮南,江淮北,江大嫂,江大哥的西套铺盖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gi0dg-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