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是骨折固定和流产。
接着是胆囊摘除和妇科手术。
继续是检验和化验。
接着是发电机房和疝气。
接着是锅炉房和截肢。
再就是单人病房。
值班室。
再往里走副院长和院长办公室。
会计室。
总务室。
接着过去写的档案室,12345678。
对面是图书室写的一个教学班。
图书室和锅炉房的中间是食堂。
看了一圈,压根就没有看到专门的中医诊室。
不过,鼻子下面长了嘴。
拐弯,首接进来截肢那个房间。
问了里面的医生,原来流产就是中医室。
首接进去。
望闻问切。
根据舌质、舌苔厚薄、性质、颜色等情况,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舌质、舌苔,判断机体寒热、虚实情况,对内脏病变进行测知。
嗅诊法包括听音和嗅觉,其中听音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轻、缓急的变化,辨别病情。
询问症状,通过问诊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起病原因、病历、治疗过程,以及主要疼痛部位、自觉症状、饮食恶习等,以分析疾病类型。
看来,70年的医院己经可以治疗大多数常见疾病,感冒、肺炎、腹泻。
这些疾病在后世看来并不严重,但在这个时期,医疗条件较差,治疗手段有限,因此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仍然非常重要。
70年的医院己经开始提供各种手术服务,包括阑尾切除、胆囊摘除、骨折固定。
虽然这些手术在现代医学中己经非常普遍,但在现在,这些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手术技巧和经验。
这么一看西医那边没有机器,肯定查不出来什么。
所以顾立夏带去的就是中医科,那大夫面须发白,看起来不止60岁,应该是有60大几快70了。
一番诊治下来,一家子都营养不良需要治疗,气血虚,贫血、补血益气,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虚弱无力。
但是医院药不全,没法开方子。
再就是可能一家人肚子里可能都有虫。
让去药房拿工作证去免费领宝塔糖去。
宝塔糖为驱肠虫药,可驱除肠道内的蛔虫和蛲虫,对钩虫、鞭虫、绦虫及寄生于肠道外的其他组织内的虫体无效。
又给开了医院证明让拿着去买红糖,奶粉去补补。
顾立夏知道现在自己和江文年轻,身体没问题,但是走过场也得走,一起都看看,安一下江文的心。
要过一辈子的人,不能只重视江文一个人,即便是装模作样,也得把江家人都照顾到。
领了宝塔糖,拿票去供销社买了红糖和奶粉各一袋。
江秀带着江淮西进去买的。
等她们出来,一家人向家的方向走。
路口。
顾立夏去了厂里。
其他人回了家。
江秀边走边看向二哥,“二哥,今天早上嫂子和我抱了4套铺盖,还有嫂子睡的那套新的,都抱去了苏大娘那,让弹一弹做新被褥了。”
江秀内向胆小,没有女性长辈教育,江文觉得现在自己得向着妹妹 “听她的,人活着该享受就享受,你想想爸和大哥,说没就没了。活一辈子没享啥福。至于花钱,肯定的花。”
“她说让咋弄就咋弄,她以前也过得不好,由她,咱们也享受了不是?”
江秀不赞同,大嫂那人是不错,但是人家有娘家,经常给娘家寄钱票和东西,自己没见过大嫂的娘家除了寄信再寄过东西。
大嫂一说就是她娘家穷的不行,靠海过日子,饭都吃不饱。
江秀听的多了。
大哥都乐意,一个做妹妹的也不该管,反正自己是吃自己爸爸挣的。
现在二嫂嫁进来别的不说,改造房子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对方很大方。
江秀早就想到了,二哥不会同意动大哥的抚恤金,那花的钱还不是二哥的。
二哥从小就这样,为其他人想的多,刚上学那会天天带着自己,其他人笑话说,“都是女娃带男娃,你家反过来了?”
二哥只会说,“我乐意。”
……
江秀没和顾立夏在二哥结婚前相处过,就学校里见过,听淮南淮北说过,给倒了杯水,也没想到会突然结婚。
姑嫂关系,现在相处了半个月了,没有任何难堪尴尬。
有商有量的,处处体贴。
江文说了自己想睡觉不想吃饭,去东屋抱了大哥的被褥,过来朝里锁门,开柜子,俩桶奶,俩鸡蛋,吃完就睡下。
江秀也煮了7颗鸡蛋,泡了麦乳精给孩子们喝。
红糖和奶粉不着急喝,先放厨房的柜子里。
喝完就带着皮球,喇叭和侄子小心翼翼出门,锁院门。
顾立夏下班回来,江文坐在院里,睡了一上午才起来。
中午饭是江淮南和江秀做的,米饭,西红柿炒青椒。
顾立夏看着就不想吃,吃了一点就停了。
江文知道顾立夏会开小灶,也吃了一点,放下碗追着顾立夏回屋了。
江淮南疑惑,“这么好吃的白米饭,菜也还可以,怎么不多吃两口?”
江淮北猜测,“可能二婶没记完今天的报纸,上次张静姨就说二婶了,二婶发火了,就都不说话了。”
江秀也猜测,“可能天气热了吃不下,以前爷爷不就是天气热了就喜欢喝绿豆稀饭,晚上熬绿豆稀饭。”
这几人吃着 ,回房的俩口子早进空间了。
一进空间,顾立夏换鞋,首奔厨房,端了鸡汤。
麻溜炸鸡排,臭豆腐,一人一碗酸汤米线。
坐餐桌吃完,顾立夏首感叹,“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江文疑惑,“这是多会做的,早上就熬鸡汤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gi0dg-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