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开始害怕,后来发现父亲对自己成绩并没有很苛刻。
二嫂进门,江秀从家属院的其他婶子那里知道了顾立夏从小到大经历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同为女孩,在那样的条件下生存的顾立夏很优秀,学习成绩年年稳坐第一,性格坚韧。
江秀听了太多后娘进门的恶毒故事。
江秀小的时候听一位老爷爷讲他和他后娘的故事,边掉眼泪边讲,他小的时候父亲娶了后娘,后娘生了两个弟弟。
冬天的时候,两个弟弟缝的棉花,他就穿着罩衣补丁落补丁。
父亲格外心疼后娘和两个弟弟,甚至会夸奖后娘贤惠,这位爷爷从小受的罪数都数不清。
在他恨透了父亲和后娘还有两个弟弟的时候,他长大能干活了 ,父亲突发恶疾去世,后娘没有改嫁,因为她带着两个男孩子。
这个时期的人们能接受带女孩子,因为女孩子长大之后能得一笔彩礼,给自家的男孩子用。
他父亲走了,后娘开始变了,对两个弟弟就像对待以前的他,开始对他千依百顺,方方面面的照顾。
这个老爷爷开始怀疑他小时候经历的那些是真实的,还是他自己记忆错乱?
后娘变好了,在他一次受伤提前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只要他在,家里就吃粗粮,而他不在的时候,人家母子三人笑呵呵的吃肉吃好的,他是冤大头。
老爷爷忘了他是怎么离开那个家的,他没有进去,出了村子,深一脚浅一脚,越走越远,就像后边有狼在追一样,后来就来到了这里,嫁给人家女儿,做了上门女婿,接了老丈人的班,有了工作,虽然算不上什么好工作,只是一个伙计。
但他再也没有遇到欺骗,媳妇儿这边的一家人,把他当自己人,吃肉老丈人和丈母娘,还有他媳妇和他一起吃,他就彻底的改了姓,和媳妇儿姓了一样的,成了一家人。
可这是后娘呀,二嫂的父母是亲的,只认男娃,不认女娃,男娃是宝,女娃是草。
所以江秀在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二哥很勇敢,救了一个人,一条命,但是越相处的时候,就越会觉得,不该这样的 ,明明生存条件比自己家差的很多。
可是顾立夏不止学习优秀,她可以和不认识的供销社售货员打成一片买了那么多的碎布头,上班以后,有人夸说江家这媳妇娶的好。
甚至很多人在私底下和江秀说过,让她和二哥把钱藏起来,防着点,在那样家庭长大的女孩子,会偷家里的东西,钱财,往娘家搬。
江秀知道,没有,江秀的大哥不能说完全不会做饭,但也不常动手,难吃,会主动清洗锅碗瓢盆。
江父会做饭,但是做的也一般,打从二哥学会做饭以后,就是二哥做饭。
江秀自己主动学了做饭,从九岁开始,兄妹两人放学以后,一起合作做饭。
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只有那几样固定的调料,做的饭也一般。
读书的学生的一天,过的也是很充足的,江秀早上起来吃完饭,去学校上劳动课,然后上语文数学。
下午去了先上各门课,然后继续劳动课,回家以后要先写作业,趁着天亮,家里虽然接了电灯,但是基本上不怎么用,一年的电费也不超十元。
这个时期的电费非常的便宜,西分钱1度 ,大部分人家用的15瓦或25瓦的的灯泡,一个月的电费不会超过一块钱,更何况基本上只有冬天才用。
春天,夏天,秋天,麻溜写完作业之后,天差不多就暗下来了。
赶紧做个渣子粥,一家人摸黑喝了,摸黑洗了锅碗瓢盆 ,休息。
江家的院子荒凉,是因为江父不会种,不管怎么种都活不了,经常苗子前几天还好好的,后面几天就臭了,死了。
江文去种,种的也不咋地,明明是按照学校老师教的那样种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种在江家的院子里就是稀稀拉拉的。
后来江大哥和江大嫂回来,江大嫂种下去之后能活,她怀了江淮西不稳当,后来,人没了,后面这3年。
大哥就去村子里要人家剩下的小苗,就像今年种的,也不理想。
但是顾立夏带回来的苗子,长在那里之后,没有一苗是忽然之间干了,臭了。
都是郁郁葱葱,该开花开花,该结果结果,就像后面点进去没多久的玉米。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gi0dg-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