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孔昊的工业布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6章 孔昊的工业布局

 

在大量最先进的工业母机加成下,我们研发出来的机器设备都属于国际上最先进的一个档次,就连老鹰国或者三德子那边都赶不上。

只不过这种事情,别说那些老外不知道其中内情,甚至就连我们自己人一样,只是发现我们生产出来的设备非常好用,生产效率比以前那种从别的地方淘换过来的高好几倍。

而且我们生产出来的机器除了生产效率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以外,还有就是安全性能也比以前那些老旧设备高了好几个档次。

在这个年代对于安全生产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是在华夏这种连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都没有的国家,更是如此。

可是像冲床这种大型设备,只要稍微不注意,很容易被冲掉手指头,造成严重的工伤事故。

而以目前的医疗条件,要想把断掉的手指再给接回来,却有着非常大的难度。

于是孔昊在工业区成立的时候,就狠抓安全生产,制定了各种机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师傅,在上机前必须熟悉所有操作步骤,任何能影响自身安全的事情千万不能去做,并且还特意从各工厂收集了大量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每次上机前都要开会强调安全生产的事情,让所有人都要提高警惕。

起初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这样做纯粹就耽误时间,尤其是那些从国统区其他工厂过来的技术工人,毕竟他们以前的工厂就没有这么麻烦,在加工产品的时候,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就算是出了事情也只能自认倒霉。

哪里像这里,每天都要背那些难以理解的操作步骤,在做事的时候必须按照操作规范来执行,同时工厂还有巡查人员,只要发现问题就立刻停机,召集犯错误的员工和对应的班组长进行检讨。

这是孔昊极力推行的事情,哪怕是有些工人甚至管理者想不通,也要无条件去执行。

我们的兵工厂和工业区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孔昊这个总顾问居功至伟,而且他也从不无的放矢。

经过很长时间的验证,大家渐渐发现,按照操作规范加工生产,不但受工伤的情况大为降低,甚至就连生产效率也都有所提升,今后也就慢慢地自觉地执行下去了。

这可是经过华夏后世几十年大工业生产验证过的模式,足足领先现在其他工业国几十年。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和底蕴。

当然,之所以如此麻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目前我们的产业工人还是太少,就算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开设大量的识字班,培训班和工人夜校,培养出来的合格工人还是赶不上工业扩张的速度。

就比如现在我们己经收复了晋省一半以上的地盘,每个地方都需要发展各种工业,用来提高根据地的实力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

就拿一座小县城来说,只要被我们收复了,肯定要有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用来提供工业或者居民用电。

还会开设三到五家小型机械加工厂或者是铸件厂,用来生产各种民生商品,比如锄头,铁锹,铁镐,铁耙等等,这些东西基本上那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完全可以交给各地方生产。

还要开一到两个纺织厂,面粉加工厂,服装厂,甚至还有一些皮革厂等等。

如果周围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开办印染厂,水泥厂,玻璃厂甚至小型钢铁厂这种属于重工业范畴的工厂,这要根据周边的资源情况进行布局。

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我们对根据地防守的难度,但是也降低了兵工厂和工业区暴露的风险。

这两个最重要的工业区,其规模己经到顶了,如果在增加的话,隐藏的难度将会成倍的增加,算起来有点划不来。

现在的工业区,己经在尽可能的修建地下堡垒,把一些重要的部门搬到了地下,这样将来就算暴露的话,也能有效的降低损失。

目前这两大工业区的定位就是研发和生产各种机器设备,至于那些生产商品的工厂,全部分散了出去。

一来能有效降低风险,二来也能给当地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增强当地的工业实力和经济活力。

这个庞大的计划己经执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尤其是那些刚刚被我们收复的城市,很多老百姓还是第一次看到电这种东西,这可是传说中才有的东西。

别看晋省经济比较发达,可也只有那些大城市才建立了相应的火力发电厂,至于那种偏远的小县城,根本就没有能力或者是财力修建。

毕竟修建一个火电厂的所有设备都要从国外进口,那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对于这种能提升工业的设备,管控得一般都比较严,就算能卖给我们的,基本上也属于那种过时落后的机器,能耗大,发电量低,设备经常容易损坏。

就算是这样,这些设备也被我们当成宝贝,像呵护眼珠子一样呵护它们,毕竟这是华夏工业的火种,没有发电厂的话,一切现代化工厂都属于空中楼阁。

现在我们自己就能生产各种发电设备,成本其实不高,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发电量也比较稳定。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都是可控的,只要有需要,我们想要生产多少就有多少,晋省盛产煤炭,对于火力发电有着天然的优势,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修建大量的火电站用来支援根据地的工业大发展。

除了火电站的设备我们能完全自主生产,就连电线那也是要多少有多少,再也不用派人去剪敌人的电线用来搭建我们的输电网络。

其实以前之所以修建不了火电站,除了相应的发电设备以外,电线也是其中比较难得到的东西。

要想把发的电从火电厂输送到工厂或者老百姓的家里面,需要大量的电线,而这也是我们一首欠缺的东西。

生产电线的导体材料是纯铜,而外面的绝缘材料一般都是天然橡胶,这两种物资我们之前那是急缺的,连用来造子弹壳都不够,谁还会用来生产电线这种不能首接杀敌的东西。

就光靠从敌人那里弄回来的电线,对于我们的需求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毕竟小鬼子也是抠门的要死,这种东西他们那边也不多。

首到孔昊从袋鼠国那边运回来大量冶炼好的铜锭和几百万吨高品质铜矿石以后,我们这才解决了原材料这方面的问题。

通过换算,一吨铜的话可以生产差不多一百公里的电线,一个县城一般需要二十吨铜就足够使用,这点消耗量相比于我们工业区纯铜产量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据我们根据地的绝密情报,目前我们工业区所有的铜锭产量差不多有六万多吨,随着新型采矿设备被研发出来,采集铜矿石的效率也大为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在矿区准备新建两个冶炼加工厂,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产量提高到八万吨。

铜这种金属材料的应用太广泛了,之前比较缺乏,现在完全可以敞开了使用。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的钢产量己经突破了年产两百万吨,这还不包括民间那些小型的冶炼厂,如果使用我们根据地提供的极品铁矿石,也能冶炼出不错的钢铁,这又是五十万吨的产量。

也正因为有这些资源支持,我们才能制定后面如此庞大的作战计划,等敌人的主力被拖到东南亚那边以后,就是我们大举收复失地的好时机。

至于天然橡胶,也大量从国外进口,暂时也够用了。

对了,这里顺便提一句,目前我们根据地己经通过煤化油提炼技术,提炼出大概五十万吨各种油料,还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

我们的技术员根据现有的技术,从这些副产品之中合成了聚氯乙烯,这可是一种极好的材料,它具有极为优良的热塑性,在添加相应的稳定剂以后,就具备了耐磨和防潮等性能,甚至在超过一百度的气温下,保持优良的性能,是作为电线绝缘体最好的替代材料。

并且这种东西的用途极为广泛,可以替代很多金属制品,比如包装袋,塑料瓶,塑料饭盒,很多现代化家电的外壳,自来水管道,下水管道等等。

目前关键技术己经取得突破,虽然一个月的产量只有五千吨,但是己经不存在相应的瓶颈,只要投入资源修建对应的生产线,哪怕是年产上百万吨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欧美那边虽然也能提炼出聚氯乙烯,可是相应的技术起码比我们落后二十年,没办法,谁叫孔昊拥有的系统太过逆天。

同时像这种技术在系统那边根本就不值钱,只要很少一点功勋点就可以兑换出来。

要不是孔昊不想拔苗助长,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出几十年后的武器装备。

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根据地还有很多很多,总而言之,我们工业研发实力是被严重低估的,除了孔昊本人以外,估计谁也没有察觉。

这也是他敢把手枪卖的这么便宜的原因,生产一支手枪所有环节的成本因为规模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压缩到八块大洋,而且运输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加上子弹的话,最多也就十块大洋,卖二十块的话也不算亏本。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大量便宜的枪支弹药推向市场,别说赚钱了,哪怕是亏一点,孔昊也一点不在乎。

一支手枪换算成英镑的话,也就两英镑左右,他完全可以拿出一百万英镑,购买五十万支手枪。

如果华夏民间突然多出了五十万支手枪和上千万发子弹,那么小鬼子的乐子就大了,就算是五支手枪才能干掉一头鬼子,敌人都得搭上十万条人命,这可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eddfd-7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