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我俩有一个相同的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6章 我俩有一个相同的梦

 

邱小秋见他步步入套,这才认真的说:“就是,就是对你过去的事知道的不多。”

肖秉义轻嘘一口气,奇怪的问:“你做梦,跟知道肖哥过去有啥关系呢?”

邱小秋显出窘态:“没别的意思,我是想说,我大梦套小梦,两个梦都与你有关系。”

肖秉义莫名其妙:“小秋,你两个梦都与我有关系?有啥关系?快说。”

邱小秋轻松了些:“那行,我,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梦的?”

肖秉义反问:“我有啥梦?你先告诉肖哥,你做的是啥梦?”

邱小秋不好意思的说。

“我小时候有两个梦,既想当桥梁工程师,又想当作家。父母出事,我又有了新矛盾。”

肖秉义好奇地问:“怎么又矛盾了?在两个梦想中,选一个你认为重要的,不就得了吗?”

邱小秋摇头说:“不好选,我认为都很重要。我在垃圾站见到你那篇文章,开始崇拜你。”

“去警校找你,是想问你上警校的路子,当侦探。寻找杀害我父母的凶手,为他们报仇。”

“现在的两个梦,有些变化。既想当侦探,又想当作家,很犯难。”

他停一会,又说:“父亲生前是东南大学桥梁工程教授,他希望我能子承父业。”

“母亲在南京女子文理学院教文学,她想让我今后从事文学工作,当作家。”

“父母为我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分歧较大,常争的面红耳赤。”

“哈哈哈!”肖秉义失声笑道:“小秋,你说的对,咱俩还真是一个群的,同病相怜。”

“小秋,你情况比我好,你父母没逼你。可我没得选。我这头小牛,被老牛拽上路了。”

邱小秋笑了,跟肖哥暴露了真实想法。

“肖哥,不瞒你说,我原来当工程师的想法多一点。我理科较好,文学基础差。”

“这两年,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想将这些感悟写出来。”稍停一会,他喃喃自语。

“我矛盾的很,要为父母报仇,必须当侦探。可是,内心又有抑制不住的创作冲动。”

肖秉义建议道:“小秋,你的想法不矛盾。忙时破案,闲时写作。"

"就像英国大作家柯南道尔,专写破案小说。你定能写出中国的福尔摩斯。”

邱小秋看看他,低头窃笑。然后,郑重其事的说。

“你说的对,我现在就定下来,当一个专写破案的作家。可是有困难啊!”

肖秉义赶紧表态,有困难说出来,肖哥一定全力以赴。

邱小秋这才笑道:“肖哥有这态度,我就放心了。我想作,写一个神探故事。名字都想好了,可是……”

肖秉义急问:“啊哟,你怎么又来了。快说,可是什么?”

邱小秋故意吞吞吐吐:“可是,可是我,担心不会成功。花了工夫,出版不了。”

肖秉义忙鼓励道:“小秋,肖哥送你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人行天下负人心。有志者,事竟成。”

邱小秋摇头说:“我不是担心这方面,我是担心书中男主过不了关。”

肖秉义不理解了:“用心写他,不就行了吗?怎么过不了关呢?”

“我书中男主三观有问题,只晓得破案,却不知道为谁破案,思想认识模糊。”

肖秉义感觉他在变着法子指责斯人,沉默了一会,木讷的问:“你书名叫什么?”

“我想以你为原型。想了两个书名。一个是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定名为《神探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个书名叫《斯人追梦记》。究竟用哪个,最后要看素材才能定。

“哈哈哈!”肖秉义不好意思的笑问:“我怎能跟保尔.柯察金相提并论呢?斯人追梦记?追什么梦?我有梦想吗?”

邱小秋很肯定的回答:“你跟保尔都是英雄。再说梦想,你有!还记得捡垃圾头天晚上我俩喝酒吗?”

见他点头,说:“你酒醉真心在,那晚跟我反复强调,说你从小就想当东方第一神探。”

“你说看样子,梦想无法实现了。最后还说,老子回家也要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肖秉义非常惊愕,心里藏有“神探梦”,却从未跟他人透露过。难道真的酒后失言了?

邱小秋还在说:“若不是对破案情有独钟,痴迷留念破案平台,你不会瞒着母亲上警校。”

看他反应平淡,补一句:“也不会低声下气满城找侦探社,更不会跟大特务褚鹰走。”

邱小秋注视他一会,动情的说:“那次喝酒,我对你有了一些了解。你外表文质彬彬,内心桀骜不驯。”

“你为实现心中梦想,矢志不渝,不屈不挠。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你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决心。”

“肖哥,你在我心里,就是当代‘夸父逐日’式的英雄。唉!可惜啊!……”

肖秉义知道他最后的感叹,是暗指斯人糊涂蛋。慨然道:“不错,我是有神探梦。其实,我俩都有神探梦。”

“对我俩而言,只要努力,神探不是梦。但案没破几个,就称神探,恐怕要被人耻笑。”

“你最好不要拿我当原型,我没你说的那么好,也不是什么英雄。我懂你意思,你是好心,想提醒肖哥。”

他深情的拍拍邱小秋肩膀:“你让肖哥好好想想。肖哥一定会想明白。”

邱小秋反问:“还想什么?特务恣意妄为,破坏人民生活安定,你能不抓吗?”

“你名秉义,秉持正义,这好理解。能告诉我,你字‘斯人’,是不是来自孟子三章?”

“如真是出自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那句话,我的作立意就高了,我也好写多了。”

肖秉义没有马上回答,神色凝重的凝望着夏夜繁星点点的天空,自言自语。

“字‘斯人’是被父亲从小洗脑洗出来的。说来可笑,这两个字,已经融化在血液中了。”

……

肖秉义父亲肖有财是郊区横南镇人。县城高中毕业前,和同镇女同学林可馨私定终身。

高中毕业后,肖家去林家提亲,却被拒绝。

媒人问原因,答复是来晚了。林家小姐已许配给本镇大户周家公子周兴业。

周老爷已敦促在上海做生意的儿子回来,他就这一两天回来完婚。

肖有财得悉消息,五雷轰顶,去找林可馨。

林可馨一心要冲破旧礼教束缚,主张比翼双飞。

肖有财不赞成,他认为这样做,实为私奔。

肖家虽穷,世代笃信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一样都不能少。

结亲是好事,但应讲礼仪。怎能私奔呢?做人做事,要凭良心。

肖老爷子还认为,要结亲,必须三人当六面,坐一起,好好谈谈。

周家公子周兴业,上海动身时,已想好一大堆理由,准备抗婚。

谁知回家见到美如天仙的林可馨,立刻被勾了魂。

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第二天拍板:听从父亲安排,当天完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bdcf0b-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