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再上一个阶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3章 再上一个阶梯!

 

陆军大臣洋洋洒洒地对着鬼子天皇分析了一堆。

将鬼子天皇唬的一愣一愣的。

颇有些官渡之战前,郭嘉对曹操的十胜十败论的意味。

鬼子天皇听过陆军大臣的分析之后,呼吸微微急促。

原本他只想着能够在67集团军的攻势之下坚守住高丽半岛就可以了。

最少,也要掌控高丽半岛一半的面积。

不能够被完全的赶出去。

可现在看来,他们不仅可以守住。

甚至还有可能获胜。

67集团军实力固然强大。

然而在重装备受到限制,部队规模又远不及他们的情况下。

面对可以将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

并且还有防御工事加持的他们皇军。

很有可能会吃个大亏,狠狠的栽一跟头。

到那时,他们将收获与67集团军交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极大程度上的歼灭67集团军的有生力量。

一次性将67集团军打痛。

哪怕在短时间内,因为自身实力的限制。

无法真正反攻过去。

将东三省重新拿回来。

可至少能够让67集团军5年甚至10年之内。

不敢再打高丽半岛的主意。

而有这么长时间发展。

凭借着他们开辟东南亚战场以来能够获得的大量战略资源。

他们扶桑陆军的实力。

定然再上一个阶梯!

到那时,就是他们真正反攻67集团军。

乃至整个种桦家的时候。

越想越觉得靠谱的鬼子天皇当即命令陆军方面集中所有精力。

应对接下来的高丽半岛战役。

海军方面,也要在适当时候予以支援和配合.

不提为应对67集团军接下来有可能的动作。

而大动干戈的鬼子。

时间一晃。

距离萧墨云召开战前会议。

又己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日,萧墨云致电新成立的113军军长孔捷以及114军军长周卫国。

向他们了解两军目前的训练情况如何。

得到了孔捷和周卫国的肯定答复。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113和114军己经彻底的组建了起来。

并且还拥有了相对不俗的战斗力。

毕竟113和114军的新兵。

都是精挑细选的高素质兵员。

还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有萧墨云亲自撰写的训练操典。

还有紫色【训练专家】词条的特殊加成效果。

67集团军新兵训练的效率本就很高。

再加上兵员素质优秀。

使得哪怕只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也足以比得上曾经训练一年的成果!

体能和各项技能。

那可都是不惜一切消耗硬生生给砸出来的!

就拿体能来说。

曾经还在399旅时期,还没有得到系统金手指的时候。

部队的战士们就连窝窝头都经常吃不饱。

更别提别的了。

吃不饱饭,哪来的力气进行体能训练?

可现在呢?

不仅米饭白面馒头管够。

还顿顿都有至少三个菜。

其中有一个还是肉菜。

这生活水平和条件。

都能赶得上后世人了。

种桦家尤其是北方汉子的身体素质底子本就不错。

差的只有营养而己。

当营养补充上来之后。

哪还有小鬼子什么事?

一个个壮的和头牛似的。

体力更是无比充沛。

毫不夸张地说,个个都能当牛使去犁两亩地。

射击、炮击之类的技能。

更是不计代价的使用拿子弹和炮弹喂出来的。

曾经弹药只能靠缴获。

连战斗所需都无法保证。

更没办法拿出多少弹药来训练。

要想提高射击水平。

只能够在战场上磨练。

可即便是在战场上,又能打几发子弹呢?

所以,除去那些本来在射击方面就极有天赋。

并且还运气好,能够在一场场残酷的战斗中顺利活下来的神枪手战士。

剩下的普通战士枪法都十分一般。

和鬼子比,差了许多。

可现在?

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

平均每个战士一天都得打上几十发子弹。

就算是头猪。

喂这么多子弹下来。

也能够上靶了。

更别提并不缺天赋和努力的战士们。

可以说完成3月训练的新兵。

那放在别的地方,那是妥妥的精兵苗子!

有如此高素质的新兵。

再加上组成113和114军指挥体系的各级指战员。

都是从原来的老部队中抽调过来的经验丰富的老侗志。

基层骨干里面,也有1/3的老兵。

以老带新之下。

使得113和114军很快便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而且战斗力还并不弱。

距离成为真正的王牌部队。

也只差战火的洗礼而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根据地的各大兵工厂火力全开。

生产出来的新式武器,全部优先供给给即将进入高丽半岛作战的这三个野战军。

其中,王牌107军己经全面换装了新式突击步枪、通用机枪、半自动手枪以及单兵火箭筒。

113和114军。

也己经有1/3的部队完成了换装。

剩下的2/3部队以及其余三个留守根据地的野战军。

则因为根据地兵工厂的产能目前还来不及供应。

故而,暂时采用原先的轻武器装备。

三个野战军原本应当配备运输部队以及摩托化步兵师的解枋ca10型卡车。

也己经全面换上了最新式的115匹马力的6缸汽油发动机。

使得这款卡车的载重、续航等性能。

又在原先本就不错的基础上,再提升了壹大截。

不过,火炮、坦克、装甲车和突击炮之类的重装备。

仅仅只有火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完成了技术难点的攻关。

并且己经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由于产能暂时有限。

所以,仅仅只完成了装备团级及以下部队的。

中小口径火炮的全面换装。

至于作为师级支援火力的新式122毫米重型榴弹炮。

以及军级支援火力的新式152毫米重型榴弹炮。

则是仅仅只覆盖了107军。

剩下的113和114军。

使用的还是更加老式的122和152毫米的重型榴弹炮。

不过也己经足够了。

毕竟即便是老式的122和152毫米的重型榴弹炮。

其性能参数,也比毛熊的同款制式武器要强。

比起鬼子的类似口径的火炮。

那更是甩它10条街!

再说了,高丽半岛多山地河网。

重型榴弹炮的机动性。

远远不及中小口径的火炮。

优先将入高丽部队的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全面进行换装。

不仅难度更小。

而且所能够带来的收益,反而更大一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ag0ahf-5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