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权与曹操的巅峰对弈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棋局中,孙权与曹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棋手,他们的交锋充满权谋与智慧,力量与策略的碰撞。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亲率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南下,目标首指荆州与江东。此时,荆州刘表新亡,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击败后,退往夏口与刘琦会合。
孙权面临着巨大压力,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主降之声不绝于耳。关键时刻,孙权展现出卓越的决断力。周瑜分析曹军实际兵力、水土不服、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等诸多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拔刀斫案,厉声表示“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遂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三万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迎击曹军。
初战,曹军因不习水战,且战船相连行动不便,被周瑜部下黄盖火攻之计大破。一时间,江面火光冲天,曹军大乱,孙刘联军趁势出击,曹操大败退回北方。赤壁之战以孙权与刘备的胜利告终,这是孙权与曹操首次大规模正面交锋,孙权凭借果敢决策与正确用人,成功遏制曹操南进势头,奠定三国鼎立雏型。
此后,双方在江淮地区展开长期对峙。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西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亲率七万吴军抵御。曹操见孙权军容严整,战船器仗精良,喟然长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双方激战月余,互有胜负,曹操最终因难以突破孙权防线而退兵。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孙权趁曹操主力在汉中,第二次进攻合肥。此时合肥守将张辽、李典、乐进所部仅七千余人。张辽率八百死士趁孙权立足未稳发动突袭,首逼孙权主帅旗下,孙权军队大乱。此后,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下,又听闻曹操回援,无奈撤军。
孙权虽两次合肥之战未得战果,但心中壮志未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孙权再次整军备战。此次他精心谋划,训练水军数月之久。曹操亦察觉到孙权动向,派夏侯惇领重兵于巢湖一带布防。
孙权命吕蒙为先锋,趁着夜色悄悄进军。吕蒙熟知巢湖地形,带领吴军绕过曹军耳目,奇袭一处曹军粮草营地。曹军顿时乱了阵脚。然而曹操毕竟老谋深算,迅速组织反击,并设下伏兵。待孙权中军前来救援粮草营地之时,伏兵尽出。孙权临危不惧,指挥将士奋勇抵抗。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就在战况胶着之际,天公作美降下大雾。孙权借机收拢部队,悄然撤离战场。曹操恐有诈也不敢深追。经此一战,孙权深知曹操不易对付,决定暂歇战事,休养生息,以待来日时机成熟再图进取。而曹操也意识到孙权势力己成气候,不可小觑,对东南方向的防守更加严密起来。
孙权与曹操的对战,是实力与智慧的全面较量。孙权年少继承父兄基业,以长江天险为屏障,善于用人,团结江东士族,发展水军,凭借坚定意志和灵活策略,在与曹操对抗中不落下风。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多将广,但在南方复杂地理环境和孙权巧妙抵抗下,始终未能实现吞并江东的目标。他们的争斗不仅改变了当时政治格局,更为后世留下诸多精彩战例与权谋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aehhgf-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