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诩为“十全老人”的皇帝是乾隆帝。
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西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
乾隆帝一生好大喜功,他在晚年给自己上尊号为“十全老人”,并撰写《御制十全记》,以纪其“十全武功 ”。所谓“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的说法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这些战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比如,平定准噶尔和回部的叛乱,加强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西北边疆;两次金川之役则稳定了西南地区局势 。
除了军事上的“功绩”,乾隆帝在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有作为。他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主持编撰了《西库全书》,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不过,在编纂过程中,也存在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进行删改、销毁等负面行为。
然而,随着乾隆帝晚年的好大喜功,朝堂之上渐渐滋生出诸多腐败现象。和珅,这位深得乾隆宠信之人,利用职权大肆敛财。各级官员纷纷效仿,吏治逐渐败坏。
民间百姓虽处于看似繁荣的盛世之下,却承受着赋税的压力。许多贫苦人家常常食不果腹,而那些贪官污吏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此时,远在西洋之地,工业革命正悄然兴起。西方各国实力日益增强,而沉浸于自我满足中的乾隆帝对此毫无察觉。依然陶醉在自己的丰功伟绩之中,不断举办盛大的庆典,耗费大量钱财。
当一些远见卓识之士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时,却被保守势力打压。整个大清朝犹如一艘外表华丽但内部己开始腐朽的大船,在平静的海面上缓缓驶向未知的风暴,而乾隆帝还在船头享受着他自认为完美无缺的统治成果,浑然不知危机即将来临。
在经济上,乾隆初期继续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政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得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也较为繁荣,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然而,盛极必衰,乾隆后期,王朝的危机逐渐显现。由于多年的太平盛世,官场贪污之风盛行起来。和珅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凭借乾隆的宠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各级官员纷纷效仿,百姓生活渐趋困苦。
同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或流民。而乾隆帝却沉浸于往昔的辉煌之中,未能及时察觉这些潜在危机。随着吏治的腐败,用于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白莲教等民间秘密组织开始活跃,预示着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正在不断积累。看似繁华的大清帝国,实则己在根基处开始腐朽,犹如一座外表华丽内部蛀空的大厦,只待一阵狂风骤雨,便将摇摇欲坠,曾经的盛世景象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乾隆后期,政治逐渐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他多次南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百姓带来一定负担。同时,闭关锁国政策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强化,使得中国逐渐与世界隔绝,失去了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机会。
乾隆帝以“十全老人”自称,是对自己统治生涯的一种自我肯定。但客观来看,他的统治既有辉煌成就,也存在诸多问题与隐患,这些问题在其后期逐渐显现,并对清朝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aehhgf-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