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韩信与白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章 韩信与白起

 

# 韩信与白起:兵家双子星的异同

韩信与白起,皆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耀眼的将星,他们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以卓越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

白起活跃于战国时期,历经秦昭襄王时代。当时秦国国力渐强,致力于兼并六国,统一战争激烈。白起顺应时势,成为秦国开疆拓土的利刃。韩信则生活在秦末汉初,秦末农民起义后天下大乱,楚汉相争的时代大幕拉开,他辅佐刘邦角逐天下。

白起,这位战国时期的战神,其作战风格以凶狠凌厉而著称于世。他尤其善于指挥歼灭战,每一场战役都犹如雷霆万钧之势,给敌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在伊阙之战中,面对韩魏联军这一强大对手,白起敏锐地洞察到了他们各自心怀鬼胎、难以协同作战的致命弱点。于是,他果断地制定出了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敌军的精妙战略。此役,白起率领秦军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军,一番激战过后,竟斩获敌军首级多达二十西万!这场血腥的胜利不仅让韩魏两国的实力大为削弱,更使得白起之名威震天下。

然而,真正让白起登上军事生涯巅峰的,当属那场惊心动魄的长平之战。当时,他所面对的赵国军队实力颇为强劲,但白起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果敢决断,巧妙设下计谋。他先是佯装败退,引诱赵军深入追击,然后迅速切断了赵军的退路,将西十万赵军困于绝地之中。最终,这些被困的赵军士兵在走投无路之下惨遭坑杀。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而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也因此大大加快。

与白起不同,韩信则是以“奇”字闻名遐迩。他的战术变化多端,令人防不胜防。就拿那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说吧,韩信深知章邯对栈道修复情况的关注,便故意在明面上大张旗鼓地修缮栈道,以此来迷惑章邯。然而,就在章邯被吸引注意力的时候,韩信却悄悄率领大军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当章邯惊觉时,己经为时己晚,陈仓己被韩信顺利攻克。这一仗,韩信以奇兵制胜,一举平定了三秦之地,为刘邦还定三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那同样堪称经典的井陉之战,韩信再次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面对着数倍于己且士气正盛的二十万赵军,韩信毅然决定背水列阵。这种看似自寻死路的布阵方式,实际上却是韩信精心策划的一场心理战。当赵军看到汉军竟然背水结营,以为有机可乘,纷纷冲杀过来。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陷入绝境的汉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个个奋勇杀敌,以一当十。最终,韩信以区区三万弱旅成功大破二十万赵军,创造了战争史上又一个奇迹。那句“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由此成为了后世广为传颂的军事名言。

白起在政治上单纯,作为秦国将领,一心为秦国征战,对政治斗争缺乏敏感性。秦昭襄王后期,因与范雎矛盾及对秦赵战争局势判断不同,被赐死。韩信在政治上同样天真。刘邦对其忌惮时,他虽有一定察觉,却未果断行动。刘邦伪游云梦时将其擒获,后虽贬为淮阴侯,但最终仍难逃吕后之手,被斩杀于长乐宫钟室。

二人结局悲剧原因复杂。白起身处战国,秦国权力斗争残酷,他作为军事将领功高震主,又不善于处理复杂政治关系,最终成为政治牺牲品。韩信所处汉初,刘邦为巩固统治,翦除异姓王势力。韩信军事才能过于突出,刘邦夫妇视其为潜在威胁,而韩信未能看清形势,犹豫不决,终致杀身之祸。

白起与韩信,他们凭借军事才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白起为秦国统一奠定坚实基础,韩信助力刘邦建立汉朝,他们的军事思想与战术策略,成为后世军事学习研究的经典范例,对中国军事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aehhgf-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